袁守根,男,1941年7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老科技工作者協會顧問。1969年,袁守根從湖南邵陽帶回156株臍橙苗開始試種,潛心鉆研、反復摸索,不斷攻克臍橙種植的難題,將臍橙育苗、定植、施肥、整枝、病蟲害防治等知識和經驗全部奉獻給了贛南的果農。經過多年的培育、推廣和發展,如今贛南臍橙已成為贛州的重要支柱產業,成為百姓的“致富樹”。袁守根曾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江西省道德模范、“江西好人”等榮譽。
發軔引種 試種臍橙成大業
“華臍”,袁守根的微信名。這是“華盛頓臍橙”的簡稱,也是他當年引種臍橙的主要品種。1963年,出生于浙江諸暨的袁守根從江西共大(江西農業大學前身)畢業后分配到信豐縣林墾局,1969年調信豐縣園藝場任技術員。從此,信豐便成了袁守根的第二故鄉,他把自己奉獻給了這片土地,奉獻給了臍橙事業,
贛南與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同在一個緯度,佛羅里達州能生產出享譽世界的“新奇士”“華盛頓”臍橙,贛南是否也可以呢?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袁守根的腦海。抱著試一試的想法,1969年底,袁守根從湖南邵陽引種了156株“華盛頓臍橙”苗開始試種。試種期間,袁守根細心觀察、精心侍弄,從每株臍橙樹的發芽、開花、掛果、落果到編號,他都詳細記錄,從“控制夏梢,提高臍橙著果率”到“山地果園套種優良綠肥”,一個個難題都被他攻克。經過3年的呵護,“華盛頓臍橙”在贛南紅土地上開花結果,并誕生了“贛南臍橙”。袁守根也因此被譽為“贛南臍橙引種第一人”。
從1969年156株到2021年178萬畝,在近半個世紀的努力下,“贛南臍橙”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還推動贛州市成為種植面積世界第一、產量世界第三、全國最大的臍橙主產區。臍橙產業帶動26萬種植戶、80萬果農增收致富,果農年人均收入9560元,解決了100萬農村勞動力就業?!摆M南臍橙”商標估值50億,品牌價值達到681.85億,居全國水果類產品第一?!摆M南臍橙”發展成為全國三大產業扶貧典范之一,累計帶動贛南老區100萬人脫貧增收。
敬業守望 一生鐘情“一棵樹”
在信豐縣安西鎮中國贛南臍橙產業園,有3棵“母親樹”罩起了紗帳,搭起了平臺,被重點保護了起來。這3棵“母親樹”,是袁守根50余年前最早引進的臍橙樹繁衍而來,見證了贛南臍橙的發展歷程。
“我認為,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錯了?!痹馗f。每每說到臍橙,袁守根的臉上總是神采奕奕,還時常笑得像個純真的孩子。今年81歲的袁守根,無論身處何地,終不忘心之所向,雖然已退休20多年,但他總是愛往果園里鉆,喜歡和果農們分享種植技術。他說臍橙是他生命之根,他愿把一生奉獻給臍橙事業。退休期間,袁守根從不同層面,提出建言獻策文章30多篇達10余萬字,對臍橙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發揮了有效的指導、參考和促進作用。他把免費顧問的“業務”做得很廣,只要是關于臍橙技術的問題,從來都是有求必應,甚至主動幫扶。
無私奉獻 堅守“贛南臍橙之根”
果農盧培金是袁守根技術指導最多的貧困戶果農之一,2013年,他放棄漂泊的打工生活,回到老家種植臍橙。6年多來,袁守根每個月都會前往盧培金的臍橙基地指導,沒有順風車就搭乘農村班車前往,有時身體不適就通過微信視頻了解臍橙長勢,并在第一時間給予指導。如今,盧培金夫婦倆蓋起了樓,買了小轎車和農用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盧培金說:“是袁老鼓勵指導種植臍橙,讓我走上了致富路?!?/p>
2012年,袁守根提出“做強臍橙產業,加快臍橙品種選育和改良,推進標準化、有機果園建設,支持貯藏、加工、物流設施建設”的建議,被寫入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建設世界最大的優質臍橙產業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特色農產品、有機食品生產與加工基地。贛南臍橙產業又迎來新一輪發展的春天和熱潮。2013年,“柑橘癌癥”黃龍病給贛南臍橙產業發展帶來很大沖擊,袁守根提出防控柑橘黃龍病的三大有效措施,即“種無毒苗木、消滅木虱、挖除病樹”,在關鍵時刻為贛南臍橙產業“保駕護航”,贏得廣大果農的贊譽,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如今,袁守根“桃李滿天下”,徒弟遍果園,提起“袁師傅”,個個豎起大拇指。
“目前,脫貧攻堅取得了全面勝利,鄉村振興號角已經吹響。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痹馗f,雖然他早已退休,但趁現在身體還好,盡最大努力指導果農管理好果園,把臍橙產業做大做強,助力鄉村振興,幫助更多的人在臍橙種植上增收致富,續寫更多的“橙色”傳奇。(責任編輯:郭雯 汪增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