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為市民修理電器
“臺燈鼠標吹風機,大學生活三件套,‘紅帽子’免費修,志愿服務不打烊,天天都是‘雷鋒’樣?!痹谥貞c市西南大學北區樟樹林舉行“雷鋒精神在西大60年”活動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該校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的十余名隊員,一邊仔細檢查同學們送來維修的電器,一邊提醒大家在宿舍內要規范使用電器,務必注意用電安全。
無論是在西南大學的校園內,還是在校園外的社區街鎮,甚至是廣西、河南、江西、四川等地,提起“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當地人都會豎起大拇指。
60年來,穿戴著標志性的紅帽子、紅馬甲的“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隊員,把傳承雷鋒精神視為使命,服務了成千上萬的人。
他們說:“人人都能學雷鋒,如果每個人都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幫助他人達成一個小小的心愿,也是快樂和充實的?!?/p>
“紅帽子”,最親切的稱呼
“‘紅帽子’來了!”在北碚家里,退休多年的原西南師范大學物理系主任羅世全用手做成喇叭筒狀,身子探出陽臺,模仿自己當年當志愿者時,社區居民向左鄰右舍大聲提醒的樣子。他說,“從教多年得過許多榮譽,也有很多頭銜,但感到最親切的,莫過于這一聲稱呼?!?/p>
1963年,當時的物理系響應號召,組建學生小組開展學雷鋒活動;1964年,學雷鋒服務小組正式成立。羅世全是物理系1959級學生,也是第一批“學雷鋒服務小組”的成員。
“當時,我們主要是在校內外開展以維修家電為主的志愿服務活動?!绷_世全說,“那時,‘學雷鋒服務小組’的成員要求上手快、動手能力強,所以只招了10個人?!?/p>
他回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普通居民家里的小家電主要以收音機、電風扇、電視機、電飯煲等為主,使用時間長了,經常出現短路、電板燒壞或者線路老化等問題?!皩W雷鋒服務小組”由學校的專業老師指導,學生參與,利用課余時間為師生、居民百姓“排憂解難”。
“我們服務從來不收一分錢,有的時候需要更換一些零件,也是老師們自己倒貼錢?!绷_世全說,當時大家外出統一戴紅帽子、穿紅馬甲,主要是為了遮擋戶外的太陽,好辨認、好管理。
因為“學雷鋒服務小組”技術好,深受社區居民歡迎。后來,社區居民一看到服務隊員出現,就開心地相互傳遞消息:“‘紅帽子’來了!‘紅帽子’來了!”
為了方便服務更多人,當時物理系所在的物理大樓還專門開辟了一塊地方,設為家電維修中心。遠近市民慕名而來。因為人手不夠,羅世全和組員們一起修理家電到半夜兩三點是常態。因為修理技術過硬,那時候的名牌“長虹電視”“阿里斯頓冰箱”等,還把那里作為定點維修服務站之一。
有一次,一個70多歲的老奶奶從北碚區龍鳳橋街道專門步行到學校,拿出一個表面已經被磨得發亮的收音機,問羅世全能不能修。羅世全檢查后發現,問題很簡單,就是電池接觸不良,稍微擦拭后,收音機又“生龍活虎”了。
臨走時,老奶奶十分感激地說,這是一個老朋友離開重慶時送給自己的禮物,雖然不值錢,但是卻很珍貴。每天聽著它,就好比和好朋友說著話。
聽到老奶奶的一番話,羅世全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義。他說:“‘紅帽子’全心全意為市民提供服務,這就是對雷鋒精神最好的繼承和發揚?!睘榱税堰@項工作做扎實,當時,學院還專門安排了分管工作的黨委副書記、輔導員、班主任,帶著志愿服務隊,一起走進街鎮、社區,把志愿服務送到有需要的地方。
就這樣,“學雷鋒服務小組”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紅帽子”。1994年,“學雷鋒服務小組”正式更名為“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2005年,西南師范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組建為西南大學,“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依然堅守初心,在校園、社區傳承雷鋒精神。
“紅帽子”注入時代特色
小鋼球為何能穿“墻”而過?你們知道聲音有形狀嗎……日前,在北碚區朝陽小學,西南大學“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給學生們帶去了一堂有趣的“物理魔法”體驗課。
“大哥哥大姐姐們經常來,給我們演示了很多有趣的實驗!”四年級的“物理迷”何昊開心地說。
“如今的家用小電器越來越智能,廠家的售后服務做得越來越好,市民維修的需求逐漸減少。我們就把志愿服務的內容做了進一步擴充,例如科普知識講座、科普宣傳等?!蔽锢砜茖W與技術學院創新創業指導中心負責人譚興文說,進入新世紀后,“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愈加關注青少年科普教育。2017年,學院設立“科普空間站”,進一步豐富了“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的內容,也為“雷鋒精神”注入了時代特色。
“當我們在臺上做實驗時,臺下的小朋友們頓時安靜了下來,幾十雙眼睛全神貫注地盯著我們的手搖發電棒?!被貞浧鸬谝淮卧诔栃W開展“科學表演秀”活動時的場景,“紅帽子”成員、“科普空間站”社團成員劉夢露和蘇日古嘎記憶猶新。
劉夢露說,在做科普志愿活動時,她們會給每一個科普小實驗取一個有趣的名字,并且自己動手研發各種“小道具”,如電磁小車、藍牙音箱、電磁炮等。雖然就地取材,外表看起來不夠精致,但每一件都包含著淺顯易懂的物理原理。每一年的科普日,前來學?!翱破湛臻g站”體驗的小朋友絡繹不絕。
此外,“紅帽子”還聯手“科普空間站”共同舉辦科普晚會、開設科學體驗營、組織游學體驗活動,為孩子們科普“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物理知識。
近年來,“紅帽子”志愿服務活動將重心放在社區和中小學,除了打造“科學體驗營”品牌活動,還利用周末、寒暑假時間,到全國各地支教服務,讓更多青少年兒童了解科學、熱愛科學。
人人爭當“紅帽子”
“近五年來,每逢寒暑假,我們便到全國各地去開展‘紅帽子’志愿服務活動?!蔽锢砜茖W與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寒假期間,52名“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按照生源地劃分,組成16支小分隊,分赴廣西、河南、江西、四川等11個省區市,深入社區街道、村莊和敬老院,面向低保戶、困難職工、貧困學子、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開展“紅帽子送溫暖”志愿服務活動。從此,這項活動便一直堅持下來。
“每一次招募志愿者,報名現場都爆滿?!蔽锢砜茖W與技術學院團委書記、“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指導教師賀穎說,在學院,基本上每一位學生大學期間都參加過“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牽頭組織的活動。
60年的發展,“紅帽子”已由成立初期10個人的小分隊,發展成為以黨員、團員為骨干,每年在校生參與人數超過500人的隊伍,并打造了家電維修、義務獻血、義務支教、市民學校四大品牌項目。
看起來瘦瘦弱弱的2021級物理學(師范)5班女生元浩,如今是“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的負責人。每一次參加志愿活動,她總是提著裝滿電烙鐵、萬用表、螺絲刀的工具箱先期抵達現場。接過一代又一代“紅帽子”傳遞下來的“接力棒”,她表示既有壓力,又感到信心滿滿,“我深深感到雷鋒雖然離我們遠去,可他的精神依然感召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幾十年過去了,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正在通過努力實踐著自己的人生價值?!?/p>
袁維一、劉夢露、蘇日古嘎、陳星宇……這些大學四年戴著“紅帽子”參加了數不清的志愿服務活動的學生,即將在今年夏天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基層的物理教師。他們將把奉獻和服務精神帶到新的學校,把雷鋒精神代代相傳。
“‘紅帽子’從雷鋒精神中汲取成長的力量,從‘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中感受為善的力量,再過10年、20年、50年、60年后,我們還會讓‘紅帽子’一直活躍在西南大學,活躍在服務人民的第一線?!蔽髂洗髮W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汭雪說,“紅帽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學雷鋒行動,將一直延續下去。(供稿:重慶市文明辦 重慶日報 記者李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