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好項目送下鄉 精準幫扶暖民心
發表時間:2022-01-24來源:廈門日報

  送理論、送文明、送服務、送人才……1月19日,2022年廈門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服務活動(以下簡稱“三下鄉”活動)項目簽約暨捐贈儀式在同安區五顯鎮舉行。

  據介紹,今年“三下鄉”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文旅局、市科技局、市衛健委等22家單位牽頭主辦,市總工會、市慈善總會、市紅十字會、市殘聯等60家單位聯合協辦。

  受疫情影響,今年“三下鄉”活動不舉行大規模的集中示范服務活動,改為舉行分散式下鄉服務,但82家主辦、聯辦單位下鄉服務的熱情不減、力度不減、成效不減。

  老舊供電設施提升改造、基本醫療器械購置、健身公園修復提升、體育設施升級改造……項目簽約暨捐贈儀式上,一個個好項目正式簽約;年節物資、輕便生活物資、常用藥品、科普書籍、米面糧油……豐富實用的捐贈物資,被送到農民群眾身邊。

  “三下鄉”活動著眼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幫助解決群眾的身邊事、困難事、煩心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各單位各部門緊貼農村實際和農民需求,主動幫扶,精準對接,共籌集資金、項目、物品(折合人民幣)1175.338萬元,其中,資金358.1萬元,項目752.46萬元,物品(折合人民幣)64.778萬元。

  市委宣傳部表示,將持續推動“三下鄉”活動與精準幫扶緊密結合起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三下鄉”活動全過程,豐富內涵、擴大覆蓋、增進實效,真正做到惠民利民、改善民生,把“三下鄉”活動辦成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民心工程。

  項目簽約暨捐贈儀式后,“迎新春送愛心”走訪慰問活動隨即開展。市委宣傳部及部分主辦、聯辦單位代表攜慰問金、糧油、年貨禮包等走進竹壩農場新村、竹壩劉厝里困難家庭,為他們送上關愛和祝福。

  多措并舉推動“三下鄉”常態化制度化

  主題更突出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是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

  在廈門,“三下鄉”活動已蓬勃開展20多年,內容形式不斷豐富,活動實效不斷提升,深受群眾歡迎,已發展成為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品牌項目,成為廈門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響亮品牌和民心工程。今年,廈門著力將“三下鄉”活動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更好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市委宣傳部表示,今年“三下鄉”活動將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送理論下鄉;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送文明下鄉;聚焦農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送服務下鄉;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送人才下鄉。推動“三下鄉”活動常態化、制度化的同時,不斷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和鄉村文明程度,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廈門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內容更豐富 

  豐盛“大餐”送到居民身邊 

  今年的8支巡回小分隊分別是文化服務、科技服務、醫療衛生服務、理論宣講、鄉風文明、金雞電影展映、融媒體宣傳以及金融服務小分隊。

  19日,現場授旗后,8支巡回小分隊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深入五顯鎮各村莊,開展小規模、分散式的下鄉服務活動,為老百姓送科技、送知識、送服務,把豐盛的科技、衛生、文化“大餐”送到居民身邊。

  文化服務小分隊把經典的高甲戲、歌仔戲等地方戲帶到群眾身邊;科技服務小分隊入村開展科技下鄉和農技培訓;醫療衛生服務小分隊整合全市醫療衛生資源,抽調全市醫療專家隊伍和精干力量開展巡回醫療服務;理論宣講小分隊率領理論宣講輕騎兵開展理論宣講,送理論下鄉,生動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鄉村振興等內容;鄉風文明小分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送文明下鄉,持續推進文明村鎮創建工作;金雞電影展映小分隊帶著金雞獎獲獎影片開展戶外展映;融媒體宣傳小分隊全方位宣傳分散式“三下鄉”活動,擴大活動覆蓋面,增強活動影響力;金融服務小分隊把市級各大銀行金融服務優勢特色與百姓理財需求、農業產業創業需求等緊密結合起來,讓金融知識直達鄉村鄰里。

  對接更精準 

  各項幫扶落地落實 

  幫扶項目精準對接機制是廈門市“三下鄉”的一大亮點。市委宣傳部提前組織力量深入主會場——同安區五顯鎮實地調研,摸清當地急需幫扶的項目,牽頭組織市科技局、市衛健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體育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政園林局、國網廈門供電公司等部門與區、鎮、村精準對接,通過反復調研、召開對接協調會等形式,充分掌握當地迫切需要幫扶的事項,先后達成10個具體幫扶項目,總預算額超過700萬元。

  這其中,包括價值高達468萬元的五顯鎮老舊供電設施提升。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將在五顯鎮投資新架設高低壓線路、變壓器、表箱,進行老舊設備改造;市農業農村局將幫助四林村整治灌溉池;市水利局將幫助修復布塘村美安里水毀工程;市市政園林局將幫助搭建三秀山垃圾分類棚;市交通運輸局將支持竹山道路修復。

  為進一步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市委宣傳部將助力僑安社區宣傳陣地建設,在社區百姓大舞臺安裝一臺大型彩色LED顯示屏;市體育局將幫助五顯鎮多個村莊提升體育設施,包括更新籃球架、修復破損橡膠、修復提升健身公園;市衛健委則為五顯衛生院提供基本醫療器械。此外,市委宣傳部還將加強指導和跟蹤協調,推動各項幫扶落地落實。

  服務更常態 

  貫穿全年 實現常下鄉常在鄉 

  “三下鄉”貴在常下鄉、常在鄉。多年來,廈門不斷加強“三下鄉”志愿服務隊伍建設,送人才下鄉,推動服務常態化、制度化。

  據介紹,今年“三下鄉”活動將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和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的作用,動員黨政機關和學校在職人員、科技特派員、科普信息員、醫療服務隊、新鄉賢、文藝志愿者、科技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創業返鄉人員等人才投身鄉村建設。鼓勵各類志愿者服務隊伍圍繞文化、科技、醫療、健身等群眾生產生活需求開展志愿服務。

  “三下鄉”活動不是撒胡椒面,在加大對農村群眾文化、醫療、科技支持的同時,廈門市還將積極組織農業、科技、法律、醫療衛生等方面專家學者,面向農民經常性開展知識和技能培訓,培養技術骨干和致富帶頭人,為農村留下一支“三下鄉”人才隊伍。

  記者從市委宣傳部了解到,今年“三下鄉”還將持續組織開展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活動,鼓勵各區各單位依托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中國醫師節、農民豐收節等,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的前提下,開展各類“三下鄉”專場活動,將“三下鄉”活動中的品牌服務項目貫穿全年、覆蓋四季,實現常下鄉、常在鄉。(記者 林欽圣)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學靜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