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中國文明網
三重挑戰,迎難而上
記者: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您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劉非:第一重挑戰,基礎設施薄弱。多年來,我們綜合實施道路提質改造、打通“斷頭路”、背街小巷改造、老舊小區改造、農貿市場改造、文化廣場與小游園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廣場)建設等項目,城市功能日益完備,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大長沙拓展區和滬昆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
第二重挑戰,脫貧攻堅任務艱巨。2014年,婁底貧困人口總數和貧困發生率在湖南省均位列第五,是全省扶貧開發任務較重的8個一類市州之一。多年來,婁底廣大黨員干部、社會各界和貧困群眾積極投身脫貧攻堅。特別是2020年決戰決勝之年,我們以超常規的舉措,深入開展“脫貧質量提升行動”。到2020年底,婁底市所有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全部摘帽出列。
第三重挑戰,2020 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第一時間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僅用23天實現確診病例零新增,在全省率先組織復工復產。同時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0%。我們積極克服疫情影響,堅持在防控中抓創建、在創建中促防控,全市7000多支志愿服務隊伍、14萬名志愿者踴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急難愁盼,百姓為盼
記者: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您認為最重要的經驗是什么?
劉非:我認為就是一句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我們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一切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入手,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比如,為化解“大班額”問題,僅2020年婁底市就實施學校新改擴建項目58個,增加學位37925個,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1666個、普通高中大班額433個,有效化解了“讀書難”問題。
還有老舊小區改造,2018年我們啟動試點,目前已全面完成49小區10479戶的改造;2021年17個片區13303戶正在進行改造前期工作。
再有化解“無籍房”辦證,我們在全省率先開展“無籍房”辦證,2020年有50478戶業主拿到房屋不動產權證書。
我們還積極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法路徑,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課堂打造德育品牌,所有鄉鎮都建設了鄉村學校少年宮。
另外,我們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目前婁底市形成了一大批志愿活動品牌,有的還榮獲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讓發展成果惠及人民
記者:下一步,婁底將如何建設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
劉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今年,我們在《婁底市“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先進制造業強市、產教融合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文明幸福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p>
接下來,我們要在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基礎上,乘勢而上,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要繼續解決好群眾各項“急難愁盼”問題,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抓好教育、醫療、衛生、社保、房地產市場管理等各項民生事業,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