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長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劉琳接受專訪
編者按
1月6日至7日,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國文明網“文明會客廳”專欄,分享各地工作經驗和思考打算。
對話嘉賓
山西省長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孫劉琳
記者:長治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有哪些經驗與我們分享?
長治市2000年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2011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以來,一直保持這個榮譽稱號。多年來,始終堅持“市委主抓、政府主創,干部擔當、群眾共建”,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幸福長治,以“全域文明創建、全域文明實踐、全域文明提升”為目標,大力實施文明培樹、文明優居、文明聯創、文明惠民四大工程,收到廣大市民的良好贊譽。
文明培樹,就是著眼培育時代新人,樹立尚德之風。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文明素養,根植于深厚的道德土壤里,體現在鮮明的價值追求上。長治市堅持以傳承弘揚太行精神為抓手,凝魂聚氣、強基固本,堅持不懈開展市縣鄉村評好人、各行各業樹先進、百萬市民選楷?;顒?,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省級市級道德模范等各級各類道德典型2萬多人,形成了以“長治好人”引領城市文明、以道德典型塑造城市之魂的鮮明創建底色。
文明優居,就是著眼創優文明環境,打造宜居城市。環境優美、舒適宜居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長治市著力攻堅克難,推動全民參與,大力實施“十大完善行動”“十大整治行動”“十大提升行動”,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環境整治,常態推進包街共建、包小區共建,圍繞創建難點問題定期召開協調會,面對面商量解決辦法,明確時限、督辦整改,有效提升了創建水平,優化了文明宜居環境。
文明聯創,就是著眼聯動市縣城鄉,推進全域創建。打造內外兼修的全域文明,體現了長治矢志不渝、敢為人先的文明追求。長治市堅持市縣同步、城鄉一體、各方參與、協同發力,從市區到縣鄉,從大街到小巷,從社區到小區,從樓棟到單元,不斷推動基層文明全面提升,長子縣“六聯三化”工作經驗、“公益紅娘”和上黨區“長廊故事匯”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案例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肯定。截至2020年底,長治市連續四屆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長子縣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所有縣區邁入省級文明縣城行列。
文明惠民,就是著眼普惠全市人民,增進民生福祉。長治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積極回應群眾關切,下大力氣解決群眾身邊問題,辦好一件件、一樁樁民生實事。市委著力解決人情消費、人情負擔過重的痛點問題,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的意見,大力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將鄉風文明建設與鄉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實現了在服務群眾中教育群眾的良好效果。持續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十大行動,出臺《長治市創新生態建設30條》,積極推進主城區擴容提質,新建改建市政道路、架設天橋、河道治理、污染防治、見縫插綠等工程取得突破性成效,拆違新建了一批“口袋公園”、“城市驛站”,推窗見綠地、出門入公園、抬頭看藍天、駐足觀遠山,成為長治市民的美好生活圖景。
以人為本,把文明城市創建融入民生建設,做成民心工程,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方向。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道路上,長治市堅持道德引領、文明提升、全域實施、群眾受益,形成自己的創建經驗,也收獲了難得的寶貴財富,實現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全面進步。
記者:展望2021年,長治市精神文明建設戰線將如何實現新實踐、新作為?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長治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轉型出雛型的重要起步年。 長治市將積極適應新的形勢任務,認真落實全國、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和文明辦主任會議提出的“三個著力”要求,堅持守正創新、加強整體謀劃、服務中心大局,以“五抓五強化”為重點,不斷充實文明創建內涵,提升全域文明水平。
一是抓思想引領,強化文明根基。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首要政治任務,不斷深化面向基層、入腦入心的思想理論武裝,不斷激發黨員干部學理論、懂理論、用理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干部、教育群眾、推動發展、引領風尚。
二是抓主題宣傳,強化文明培育。緊緊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一主線,統籌內宣外宣和線上線下資源,組織好“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百年逐夢啟新程”等重大主題宣傳,舉辦好主題展覽、文藝展演和群眾性文化活動,多形式、多渠道講好黨的百年奮斗故事,堅定全市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強共筑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
三是抓常態保持,強化文明創建。著眼鞏固成果、健全機制、實現常態,著力攻克創建工作的重難點、打磨創建內容的“閃光點”、“擰緊”創建過程的關鍵點,持續推進背街小巷改造、老舊小區提質、智慧停車管理、架空線路整治、服務行業監管等十余項工程,開展文明交通、文明游園、包街共建、結對社區共建等志愿服務行動,實行每月工作提醒、每月實地督查、結果掛鉤考核等考評辦法,實現城市建設、志愿服務、考核考評“三個常態化”。
四是抓志愿服務,強化文明實踐。深入推進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整合、依托各類平臺資源,開展內容形式多樣、融入社會治理、服務百姓民生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深化公民文明素質提升工程,廣泛開展“文明旅游”“文明觀賽”“文明出行”“文明上網”等活動,讓愛心和文明在上黨大地蔚然成風,讓文明長治、志愿之城更加靚麗。
五是抓工作聯動,強化文明提升。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堅持高起點謀劃、嚴標準要求、精細化落實,堅持領導干部帶頭、部門聯動發力、包街共建督辦,共同推進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高效落實、穩步提升。新的一年,長治市精神文明建設戰線將緊緊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圍繞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征程,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提升全域文明創建水平,為在新的歷史起點推動美麗幸福長治建設再上新臺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