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月6日至7日,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國文明網“文明會客廳”專欄,分享各地工作經驗和思考打算。
對話嘉賓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明辦專職副主任 楊柳
記者: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指出:“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是激勵我們奮勇向前、克難制勝不竭的力量源泉”。寧夏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主題主線,突出主基調,高揚主旋律,夯實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保精神文明建設各項任務落地落實落細,讓人民群眾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全力防控疫情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和良好社會環境。主要成效體現在:
一是思想理論武裝更有向心力。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入行工程,全區上下跟進時政,根據不同人群針對性系統謀劃,采取“研討+謀劃”“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的方式,廣泛開展宣傳闡釋、基層宣講、主題實踐,廣大干部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進一步增強。
二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更有推進力。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中央文明辦安排部署,多形式多渠道加強防疫知識宣傳普及,組織發動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并結合文明創建廣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為社會秩序恢復和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8個集體和個人榮獲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暨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榮譽稱號。緊緊圍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這條主線,貼近“六穩”“六?!比蝿章鋵?,增強文明實踐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聚焦靈活就業人員、創業大學生、中小微企業、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指導專業志愿服務組織開展精準對接。廣泛整合資源,把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機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建設之中。
三是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更有影響力。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大力加強“四德”建設,強化先進典型選樹,以榜樣力量引領社會風尚,涌現出一批感動中國的模范典型。2020年,先后有22人榮登“中國好人榜”,為歷年數量之最;靈武高韶宇被評為2020年度全國“新時代好少年”,這在寧夏尚屬首次;組織推薦的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獲評“時代楷?!?。連續舉辦了7屆寧夏公民道德論壇,積極開展身邊好人現場交流、道德模范基層巡講等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社會氛圍。在此基礎上,我們立足實際,持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制定出臺文明行為、志愿服務等條例意見,以法治的剛性和硬度推動文明習慣的養成,為規范、持續、長效提升公民素養,構建文明社會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四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更有帶動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我們牢牢把握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工作目標,充分整合資源,廣泛組織發動,建立了聯席會議、掛點指導和工作月報等制度,穩步推進試點建設工作。目前,全區試點工作已擴展到188個鄉鎮、880個村(社區),整合三級公共服務場所6757個,實現了縣區全覆蓋。培育了“六盤山下紅色書院”“黃河岸邊生態講堂”等群眾歡迎、特色鮮明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特別是吳忠市利通區的“蘭花芬芳”志愿服務品牌,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行勝于言”的高度肯定。
五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更有凝聚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眼提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質量和規范程度,在加強管理、健全機制、保持常態上下功夫,文明創建氛圍日益濃厚,凝聚人心的作用日益凸顯。在去年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我區20個村鎮、49個單位、6所學校、8戶家庭和9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及個人獲得表彰;銀川市、石嘴山市順利通過復檢驗收,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特別是經歷了銀川市的停牌復牌,我們對保持“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有了更深的認識,對創建工作全面動員、全員參與、動態管理、不進則退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記者:2021年,如何持續推動寧夏回族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之年。立足“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將嚴格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對標對表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對標對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條主線,聚焦奮斗“十四五”、奮進新征程,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公民道德建設,統籌推進文明創建工程,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著力弘揚共筑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以實實在在的精神文明建設成果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深透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實踐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建黨百年、開啟新征程開展系列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風尚引領活動,切實增強文明實踐活動的號召力、凝聚力、感染力,把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工作做得更為扎實有效。
二是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加強“四德”建設,重點圍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慶祝建黨百年等重大事件,積極關注各行各業涌現出的影響大、示范帶動性強的先進典型,做好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和“中國好人”推薦和自治區第七屆道德模范、第五屆“寧夏好人”評選工作。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關愛關懷機制,完善禮遇幫扶制度,形成德者受尊、好人好報的鮮明導向。
三是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在現有基礎上,充分優化宣傳、教育、文化、科技、體育等各類資源,并積極探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從農村地區向城市社區延伸,構筑“布局合理、便捷高效、出戶可及”的文明實踐陣地網絡,推動文明實踐常態長效發展??茖W制定寧夏志愿服務“十四五”規劃,健全完善志愿服務獎勵嘉許、評估評價、關愛保障、孵化培育等制度,推動重點行業加快組建專業化志愿服務隊伍,廣泛開展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等志愿服務活動。
四是深耕細作文明創建工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自治區黨委“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有關要求,著手制定自治區“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目標。近期,中央文明辦公布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寧夏有五座城市獲得提名,我們將積極主動適應考核規則變化,進一步加大創建力度,為屆期內工作打好基礎,力爭在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中取得好成績。同時,積極推動現有全國文明城市向創建文明典范城市努力。
五是深入淺出開展文明風尚行動。聚焦常態化疫情防控,持續加強精神文明教育,鞏固和發揚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形成的文明行為和良好風尚。及時總結疫情防控期間的經驗做法,在廣泛征求民意基礎上研究探索出臺相關制度規定予以強化,推動形成健康文明的行為規范。結合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扎實開展“反對浪費、崇尚節約”文明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大力普及健康知識,努力營造健康文明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