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月6日至7日,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國文明網“文明會客廳”專欄,分享各地工作經驗和思考打算。
對話嘉賓
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 馬岱良
記者:2020年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哪些進展成效?
2020年,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戰線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全力推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文明培育,全力以赴戰疫情、戰復工、戰貧困、戰洪水,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充分展現了全戰線奮發向上的良好面貌,有力助推了重慶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堅定了主心骨。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首要政治任務,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分級分類推動區縣開展試點,87%的區縣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配備事業編制212人,中心、所、站配備專兼職人員1萬多人;以“理論+”為主要形式,啟動“六講”志愿服務,招募骨干志愿者943人,累計開展活動1.5萬場,全市2萬多名黨員干部參與,涌現出“小院講堂”等品牌,引導市民凝聚在新時代偉大思想旗幟下。
二是匯聚了正能量。第一時間啟動“阻擊新冠病毒、我們共克時艱”志愿服務行動,94萬名志愿者挺身而出、同心抗疫。成立心理援助志愿服務隊40支,錄制15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微講座短視頻,得到中央文明辦肯定,播放累計達4700多萬次,堅定了抗疫信心。構建評選、禮贊、關愛先進典型體系,推出“戰疫英雄”、“重慶好人”等市級先進典型529名,進一步樹立德者受尊、好人好報的鮮明導向。
三是提振了精氣神。深化“志智雙扶”,細化任務清單60項,建立跟蹤問效工作機制;推出“時代楷?!泵嗔?,開展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治理1.1萬起,推動流動文化服務進村3.2萬場,深化“我們一起奔小康”、“愛心進農家”等活動、339萬人次受益;征集脫貧、扶貧、減貧故事265篇,推出“謝謝你來了”脫貧攻堅特別節目3集,收視率在全國省級衛視中排名第9;開展“身邊的脫貧故事”微訪談7300余場次,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災害,240余支青年志愿者隊伍聞“汛”而動,積極投身群眾轉移、排水疏通、災后清淤等工作,為抗洪搶險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弘揚了新風尚。累計注冊志愿者62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9.7%。做響“山水之城 美麗之地”主題志愿服務品牌,開展“文明新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2500余場;舉辦“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8300多場;“吃得文明”、“行得文明”、“游得文明”等主題活動蓬勃開展,“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深入人心。創新成立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聯盟、勞動教育聯盟,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
五是實現了大提升。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4個、文明村鎮53個、文明單位72個、文明家庭14戶、文明校園15所,均創歷屆新高。堅持系統觀念,創新啟動精神文明建設“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梳理重大任務5項、主要指標45個、重點項目25項。制定出臺《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高票通過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有力夯實了精神文明建設法治保障。
記者:在推進重慶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如何布局發力?
2021年,“十四五”開局,我們黨迎來百年華誕,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市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范例起步。特別是1月27日,陳敏爾書記、唐良智市長親切會見我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代表,市文明委召開全市精神文明創建總結表彰大會,對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首要政治任務,緊緊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條主線,聚焦奮斗“十四五”、奮進“新征程”,著力圍繞“11358”工作思路出實招、下實功、求實效,奮力推進全市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
抓實一個首要政治任務,就是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按照學懂弄通做實要求,扎實開展“學習新思想、點贊100年、奮進新征程”微宣講活動,采取“理論+”形式,深化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六講”志愿服務,突出抓好青少年理論宣傳教育,努力讓新思想傳得更開、傳得更好。
緊扣一條工作主線,就是突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力營造萬眾一心聽黨話、堅定不移跟黨走的良好氛圍。廣泛開展“永遠跟黨走”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深入推進“黨在我心中”微訪談、“文明單位傳黨史”活動,扎實開展“網上重走長征路”“童心向黨”“青春心向黨”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強化三大保障,就是規劃牽引、法治推動、陣地支撐,進一步增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系統性和實效性。編制好精神文明建設“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對標對表中央和市委有關精神,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經論證、報審后印發實施。實施好《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綜合運用宣傳教育、專項治理等手段,推動條例落地落實。推進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著力在強隊伍、抓項目、建機制、促常態上下功夫,真正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后500米”。
深化五大創建,就是推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提質擴面,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向往。實施文明創建工程,突出為民惠民導向,突出日常、經常、平常,注重務實、求實、真實,在智能化、扁平化、實時化管理上下功夫,同時加大暗訪抽查、互評互查力度,鞏固提升創建成果,積極爭創典范城市,始終保持常態長效,讓市民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開展八大主題活動,就是系統開展文明風尚行動,引導市民爭做文明風尚的培育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深刻把握“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目標定位和“行千里·致廣大”價值定位,一體推進“說得文明”“吃得文明”、“住得文明”、“行得文明”、“游得文明”、“購得文明”、“樂得文明”、 “上網文明”等八大主題活動,系統培育文明風尚,全面唱響“文明重慶”,讓文明新風吹遍巴渝大地,積極營造“近悅遠來”良好環境。
通過落實“11358”工作思路,努力建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引導市民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為全市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良好社會環境,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