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余紅嵐接受專訪
編者按
1月6日至7日,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國文明網“文明會客廳”專欄,分享各地工作經驗和思考打算。
對話嘉賓
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余紅嵐
記者: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和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被厥走@極不平凡的一年,湖北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2020年,是湖北歷史上極不平凡、極不容易、極其難忘的一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服務大局,堅持守正創新,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深化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壯大正能量、培育新風尚,為戰疫、戰洪、戰貧作出了積極貢獻。文明城市創建取得歷史性突破,6個城市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其中十堰位居全國地級城市綜合成績第一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高質量推進,出臺《湖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標準(試行)》,縣(市、區)基本實現全覆蓋;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120萬名志愿者為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構筑堅強防線,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深化新時代志愿服務工作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意見》,志愿服務深度融入社會治理;社會文明程度全方位提升,開展“講文明、去陋習,我是健康生活行動者”主題活動,推行公筷公勺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在浴火重生的荊楚大地,崇尚文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同追求,踐行文明已經成為人們的行動自覺,“英雄人民”“道德高地”的形象更加彰顯。省委、省政府隆重召開全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對精神文明戰線予以充分肯定。
記者:2021年,如何站在更高起點建設美麗文明湖北?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歷經大戰大考、實現跨越發展,基礎更為堅實、氣場更加強勁,為在更高起點上建設美麗文明湖北創造了良好條件。邁入建黨百年大慶之年、“十四五”開局之年、新一輪創建周期起步之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文明辦的部署要求,聚焦我省“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目標定位,當主角、抓主線、重主攻,大力實施“五大工程”,為提高全省社會文明程度賦能添彩。
一、實施精神文明創建工程。近年來我省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提質,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積極響應,下一步我們要因勢利導、乘勢而上,以更大力度統籌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程。著力舞好龍頭。以文明城市創建為龍頭,實施《湖北省文明城市創建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開展思想道德鑄魂、公民素質提升、健康生活倡導、人居環境提質、公共服務創優、社會治理創新、志愿服務助力七大行動,建設“文明高原”、打造“文明高峰”。深化文明村鎮創建,持續擦亮“十星級文明戶”創建品牌,促進農村治理現代化,助推鄉村振興。著力完善機制。全面修訂完善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的管理辦法,建立湖北省文明單位實時管理系統,進一步改進考評方式,促進常態化創建。著力深化內涵。既突出“創”的過程、也抓住“建”的根本,既抓活動載體,也抓價值引領,通過創建活動深化思想道德建設。今年要重點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條主線,唱響“緊跟共產黨、奮進新時代”的主旋律,引導人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二、實施文明實踐推廣工程。堅持統籌推進、依法推進、全域推進,建強建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動文明實踐活動蓬勃開展。注重抓陣地覆蓋。統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建設,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在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全面覆蓋,由農村地區向城市社區逐步延伸,構建橫向到邊全覆蓋、縱向到底無盲區的工作網絡。注重抓建設標準。落實《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依法靈活采取縣聘鄉用、派出制等形式配齊配好實踐陣地工作力量。對標《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手冊》《湖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標準(試行)》,指導各地“按圖施工”“貫標建設”,健全完善中心(所、站)的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制度、基本保障。注重抓實踐活動。統籌整合職能部門志愿服務資源,發揮社會志愿服務組織作用,緊扣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常態化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推進移風易俗等方面的活動,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形成持久生命力。
三、實施志愿服務關愛工程。著力打造適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特色志愿服務工作體系,推動志愿服務更好走進百姓日常生活、更好服務省域治理現代化。大力推進制度化。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新時代志愿服務工作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意見》,發揮全省志愿服務工作聯席會議、湖北省志愿服務聯合會平臺作用,統攬各方面力量推動志愿服務實現新發展。大力推進社會化。落實《湖北省志愿服務激勵嘉許辦法》,打通整合志愿服務信息平臺,籌建湖北省志愿服務基金會,推進“志愿之城”建設,開展“志愿服務關愛行動”,進一步完善志愿服務資源整合、權益保障機制,不斷壯大志愿服務隊伍。大力推進專業化。建設科技、教育、文化、醫療、救災、法律援助、心理疏導、救護轉運、后勤保障等拉得出來、頂得上去的專業志愿服務組織,健全省、市、縣應急志愿服務指揮協調機制,提升志愿服務專業化水平。
四、實施文明新風培育工程。廣泛開展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浸入式教育,引導人們厚植文明理念、弘揚時代新風。持續推進移風易俗。發揮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自治組織督促推動作用,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帶動作用,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在全社會倡導勤勞節儉美德,破除鋪張浪費、大操大辦、薄養厚葬、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持續開展專項治理。強化監督促進文明旅游,創建文明景區;聚焦重點治理交通秩序,促進交通出行遵章守紀;強化監管建設網絡文明,打造網上清朗空間;建立健全征信體系,依法依規實施聯合獎懲,形成文明行為促進齊抓共管、緊抓不放的工作態勢。持續培育健康理念。進一步加大個人衛生、飲食衛生、環境衛生等知識普及力度,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持之以恒倡導出門佩戴口罩、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推廣分餐公筷、看病網上預約等良好社會風尚。
五、實施先進典型引領工程。廣泛深入開展先進模范評選表彰、學習宣傳活動,不斷放大“湖北群星”效應,引導人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要健全選育機制。進一步健全縱向省市縣鄉村、橫向省直部門行業聯動的選樹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荊楚楷模和湖北好人“蓄水池”的作用,厚植道德典型產生的土壤。圍繞抗擊新冠疫情、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慶祝建黨百年,深入挖掘、大力選樹道德模范,努力保持我省全國道德模范數量在全國領先的良好態勢。要弘揚模范精神。綜合運用新聞宣傳、社會宣傳、文藝宣傳、新興媒體等方式,組織開展“新時代之光”模范走基層、道德模范致敬禮、“故事匯”巡演、事跡展覽,多渠道挖掘、多形態呈現、多途徑傳播湖北好人、荊楚楷模、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讓好人有好報、好事傳得開。要加強幫扶禮遇。認真貫徹《關于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管理的暫行辦法》,建立經常聯系道德模范的工作機制,幫助解決工作生活上的實際困難,邀請道德模范代表參加建黨100周年慶?;顒雍托麓?、國慶活動,彰顯對道德模范的關心禮遇。
今年我省精神文明建設的“施工圖”已經確定,關鍵在于抓好落實。我們將謀定早動,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精神狀態推進工作,早動手、早落實,抓好先機、把握主動;要謀定快動,圍繞“宣傳工作機制創新年”要求,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對想明白的工作決不畏手畏腳,對定下來的事情決不懈怠拖延,大膽創新實踐、力求出新出彩;要謀定真動,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防止脫離實際、浮于表面,真正出實招、用實勁,把工作做實在、抓到位,力爭交出一份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