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中國文明網
典型引領 全域創建
記者:忻州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最大的特色有哪些?
朱曉東:忻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突出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這是我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根本動力和最大底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牢記囑托,打造奮進之城。忻州是典型的革命老區、欠發達地區,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忻州視察,并在岢嵐縣宋家溝村發出號召:“請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極大鼓舞了這塊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干部群眾脫貧攻堅昂揚向上的革命斗志,進一步激發了從思想上拔掉“窮根”的內生動力。目前,忻州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280個,創建省級以上文明典型219個,全市1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222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55.6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形成了萬眾一心、拼搏奮進的濃厚氛圍。
二是注重典型引領,打造好人之城。截止到2020年底,忻州的各類好人、先進人物達1.3萬人,星級文明戶超過25萬戶,涌現出劉桂珍、沙萬里、石建華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典型人物。忻州出臺《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不斷提升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水平。建設了山西省首個“好人館”,引導人們崇德向善。在忻州,向好人學習、向好人看齊已蔚然成風。
三是全域創建,打造魅力之城。通過開展“大干城建年”“兩下兩進兩拆雙修一提升”專項行動,徹底改造城市道路設施、地下管網、公共設施,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忻州“隨手拍”網絡問政平臺和“百姓直通車”融媒體平臺,更是回應解決了一大批民生訴求,人民群眾的滿意度逐年大幅提升。
以文促旅 以旅塑文
記者:近年來,忻州市在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方面有哪些實際舉措?
朱曉東:近年來,忻州文化旅游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我們主要采取了三大舉措:
一是活化忻州古城,打造重要文旅品牌。忻州古城立足本土特色文化,傾力打造以秀容書院為標志的忻州古城活化項目,如今忻州古城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新地標和“打卡地”。目前,全市非遺名錄數量和傳承人數量居全省前列,基本形成了脈絡清晰、傳承有序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二是推動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文旅業態。立足忻州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深入挖掘五臺山、雁門關、蘆芽山、老牛灣等地的發展潛力,以文促旅,以旅塑文。
三是聚焦全域創建,建設國際知名旅游康養目的地。通過持續深化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全力塑造“游山西就是讀歷史”和“康養山西、夏養山西”的忻州品牌,真正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全市的戰略性支柱產業,讓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認識忻州、走進忻州、感受忻州,在這里不斷找到愿意來、還想來、持續來的理由。
創建工作永遠在路上
記者:忻州市在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方面還有哪些具體舉措?
朱曉東:我們召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結和鞏固提升再動員大會,建立創建文明城市聯席會議制度,印發了《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常態長效機制的意見》。今年又要開工城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產業項目78個,總投資209億元。全市共推選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示范點67個,以點帶面,著力提升實地創建水平,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向城市社區和鄉村拓展,實現文明創建以城帶鄉,助力鄉村振興。
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永遠在路上。我們將以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為起點,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忻州新征程。我們有理由相信,承載著忻州人民希望與夢想的“文明號”,將繼續激蕩起奮進的澎湃力量,駛向宜居宜業宜創宜游的文明之城、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