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辦主任賴榮生接受中國文明網專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會議審議通過的規劃《建議》將“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確立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將“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納入2035年遠景目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當前,廣西壯族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正處于加快推進的關鍵階段,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文明辦主任會議精神,按照重在建設、貴在堅持、利民惠民的要求,深入實施文明創建工程,推動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一、夯基固本,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大力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一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域建設深入推進,先后舉辦四場片區交流活動,現場培訓試點縣(市、區)文明辦主任及轄區鄉鎮(街道)宣傳委員350余人。實施精準扶志扶智決勝脫貧攻堅專項行動,推動大化瑤族自治縣等8個全國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圍繞脫貧攻堅專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利用各地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平臺做好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宣講黨的政策、弘揚核心價值觀、推進移風易俗、活躍基層文化等工作,全年開展文明實踐活動31萬余次,直接服務對象超過2900萬人次。二是制定和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工作方案,宣傳貫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志愿服務條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大力選樹和廣泛宣傳黃文秀、梁小霞、張星嶼朵等八桂楷模、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營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三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推進,特別是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桂林市、北流市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堅持“創建為民”理念,一批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表彰大會,對新一批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進行表彰。四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成效明顯。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文明校園創建及扣好人生第一??圩又黝}實踐教育活動,鄉村學校少年宮建管用一體化推進,累計建設2095所各級鄉村學校少年宮,心理健康輔導中心覆蓋自治區、市、縣三級。五是志愿服務蓬勃開展,全區注冊志愿者超過900萬人,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強化思想引領,持續深化重點工作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正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深悟透、融會貫通,轉化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思路舉措和具體行動,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取得新成效。
一是不斷強化政治引領。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精神文明建設最根本的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要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宣傳貫徹,將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宣傳貫徹情況作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園創建的核心指標,列入考核體系,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站。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平臺,深化基層理論宣講,組織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基地專家和基層理論宣傳骨干等結對開展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入心入腦。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制定2021至2023年廣西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三年規劃,找準精神文明創建的結合點和切入點,完善自治區“五大文明”創建指標、測評體系和管理辦法,將全會提出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建設的相關要求納入其中,推動各地各部門全面落實全會提出的目標任務和戰略部署。
二是聚焦重大主題宣傳教育。聚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大主題宣傳,組織引導“五大文明”創建主體運用社會宣傳、圖片展覽、文藝匯演等多種方式,營造喜慶熱烈的濃厚氛圍。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載體,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組織媒體策劃推出“慶祝建黨百年 建設壯美廣西”等主題宣傳,集中展示廣西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成果。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在機關、農村、社區、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整合各行業各領域優勢資源,引導文化、醫療、體育等優質服務項目下沉。針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組織開展清明祭英烈、向國旗敬禮等系列活動,著力傳承紅色基因,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是深化“五大文明”創建活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認真踐行創建為民理念,運用專題培訓、現場交流等方式,引導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園等創建主體及時貫徹中央文明辦最新要求,深刻掌握創建測評體系的核心要義,聚焦解決群眾關注的民生問題,不斷提升規范化、常態化創建工作水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形成共建共創共享的生動局面。加強對全國和全區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動態管理,探索建立精神文明創建管理系統,強化社會監督,鞏固創建成果,對出現負面清單情況的創建主體及時進行懲戒,對創建滑坡的創建主體實行警告和退出機制。學習、總結廣西區內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成功經驗,加強對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精細化、精準化指導,不斷提升創建水平。
三、加強統籌謀劃,全面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結合廣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志愿服務條例》,統籌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志愿服務建設、誠信社會建設、網絡文明建設,不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一是圍繞“兩綱要兩條例”,策劃開展有關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運用公益廣告、環境氛圍營造等多種方式,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加強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的挖掘選樹,組織策劃好宣傳報道。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持續抓好“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薄靶聲r代好少年”學習宣傳、鄉村學校少年宮科技體驗日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發揮全國和自治區“五大文明”創建的示范作用,廣泛開展勤儉節約宣傳教育、愛國衛生運動、家風家教巡講和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文明就餐、文明觀賽等主題實踐活動;以桂林、柳州、北海等全國文明城市及提名城市為引領,在全區持續倡導開展“排隊守秩序”“禮讓斑馬線”“垃圾要分類”“就餐用公筷”等主題活動,引導群眾養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二是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學雷鋒和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打造“鄉村振興”“鄰里守望”“時間銀行”養老、鄉村學校少年宮心理健康輔導等廣西志愿服務項目品牌。三是組織協調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推進文明城市誠信街區、誠信社區、誠信商店示范點建設,推動各行業各領域制定誠信公約,加強誠信建設先進典型的宣傳教育。四是積極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充分利用廣西新聞網、廣西文明網等網絡平臺加強網絡公益宣傳,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眾一些“急難愁盼”的事情,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公益、網絡慈善活動,激發全社會熱心公益、參與慈善的熱情。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倡導網絡文明用語、綠色文明上網方式,推動網絡空間更加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