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月6日至7日,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國文明網“文明會客廳”專欄,分享各地工作經驗和思考打算。
對話嘉賓
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郭真
記者:恭喜嘉善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回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有哪些感悟?
嘉善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交界處,是杭嘉湖地區典型的江南水鄉,歷史上因地嘉人善而得名?;厥讋摻ㄟ^程,我們做到了“三個轉變”。
一是由“對標達標”向“品質提升”轉變。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始終把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作為奮斗目標,建設人民滿意之城,聚焦民生熱點,投入資金22億元,實施創建項目485個。其中,實施老舊小區改造95個,惠及居民4.16萬戶;新建36個停車場,道路車位應劃盡劃,新增車位1.6萬個;全面整治背街小巷20余條;商業集中區13個;對21家農貿市場實施改造提升,星級市場率達100%,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建設幸福宜居之城,精心打造一批特色公園、健身綠道、社區鄰里中心和公共場所母嬰室,城市公共服務功能日趨完善。建設文化厚重之城,重點推進老城區梅花坊城市客廳、東門大街文化街區建設,高標準建成圖書館、博物館,建成富有“江南韻”的城鄉文化圈。
二是由“一時文明”向“時時文明”轉變。我們下足“繡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堅持“法治化”,出臺《物業管理規范“十五條”》《執法進小區十九項清單》《交通安全嚴管十條措施》等,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堅持“一體化”,建立健全城市保潔“一把掃帚掃到底”、 城市亂張貼清理“一把鏟刀清到底”等“七個一”城市管理機制,實現長效管理全覆蓋。同時,始終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大力推進,以“五張清單”夯實責任(問題清單、項目清單、責任清單、制度清單、特色清單)、“五個一”機制推動落實(日曝光、周督查、月評議、季述職、年考核)、“四色督辦”強化整改(“綠燈”銷號、“黃燈”預警、“橙燈”警告、“紅燈”問責)、績效考核傾力保障,不斷提升創建水平。堅持“智慧化”,建成“五平臺一中心”的數字城管(基礎平臺、公共服務平臺、行業監管平臺、應急指揮平臺、拓展平臺和數據中心),實現24小時城市管理,城市智慧停車云平臺讓停車管理規范有序。
三是由“外提顏值”向“內修氣質”轉變。我們堅持價值引領,推動文明風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致力于打造“善文化”地域人文品牌,先后出版全國首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書籍《論善》、全國首部核心價值觀地方特色校本教材《善的教育》,每年舉辦善文化節,每季度選樹善人善事,大力弘揚“堅韌不拔、敬業爭先”的嘉善精神。致力于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高標準建成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踐所、站實現全覆蓋,拓展延伸實踐點348個,構建“15分鐘文明實踐圈”。創新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出臺志愿服務禮遇關愛十條,形成“禮堂茶館”“智慧廣播”“幸福傳播社”等一批實踐品牌,以“五善五實踐”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嘉善樣本。致力于提升文明素養,深入實施十大文明好習慣養成工程,制止餐飲浪費、使用公筷公勺、禮讓斑馬線、垃圾分類等逐漸成為嘉善人的生活新時尚。
記者: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嘉善有哪些具體舉措?
聚焦建黨百年,我們將扎實開展迎百年、頌百年、話百年系列主題活動(百場巡演迎百年、百首紅歌頌百年、百部經典讀百年等),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實施“八大航站”(鑄魂領航、善思興航、能力續航、改革導航、創優競航、服務暖航、肅紀護航、人文助航)行動,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教育學習,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進一步打響“理響嘉善”理論宣講品牌,統籌抓好“善講名家”理論骨干講師團、“鄉音善行”百姓講師團等“3+N”宣講隊伍建設,推廣“幸福傳播社”“禮堂茶館”“智慧廣播”等宣講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新時代的文明新征程中,嘉善將彰顯出最活躍的“文明脈動”,繪就出最出彩的“文明底色”,著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化高品質文明城市,讓城市更文明,讓生活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以不懈奮斗獻禮建黨百年。
記者: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方面,有哪些新探索?
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深入打造“五善五實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嘉善樣本,努力從“全國試點”走向“全國示范”。出臺《嘉善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規范》,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責任清單、項目清單、機制清單、品牌清單,建好人才庫、資源庫、項目庫,實施志愿服務“百千萬”(培養百名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員,千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萬名文明實踐志愿者骨干)工程,全面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聯通融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和社會輿情中心,升級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2.0版,用數字賦能提升文明實踐效能,創新建立“善融瞭望”工作體系,用“互聯網+”打造文明實踐“智慧網”。探索成立長三角新時代文明實踐聯盟,實現資源共享、活動共辦、文明共育,打造“示范區”文明實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