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委文明辦副主任胡紀美:德潤文明三秦 禮贊厚德陜西
發表時間:2021-02-05來源:中國文明網
Play
Fullscreen
0:00
/
0:00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Mute

 

陜西省委文明辦副主任胡紀美接受中國文明網專訪

  編者按

  1月6日至7日,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期間,中國文明網記者對與會代表進行專訪。

  對話嘉賓


陜西省委文明辦副主任 胡紀美

  精神薪火相傳,文明生生不息。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堅持守正創新、固本開新,推動全社會樹立文明觀念、提高文明程度、培育文明風尚,為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了堅強思想保障、強大精神力量和豐潤道德滋養。

  堅定理想信念 筑牢精神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黨的十九大以來,又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全省精神文明建設戰線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更高政治站位和有力工作舉措,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廣大干部群眾理想信念愈加堅定。

  三年來,我省運用多種形式,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理論著作,三秦大地形成學習熱潮;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中,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組織宣講團深入宣傳黨的最新理論方針政策,推動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學校課堂上、鄉間地頭里、工廠車間內……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聲音此起彼伏,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等宣傳文化陣地,大力弘揚延安精神、西遷精神、抗疫精神,三秦百姓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強。

  踐行核心價值觀 培育時代新人

  全省上下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大力弘揚真善美、廣泛傳播正能量,為培育時代新人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營造了向上向善向好的濃厚氛圍。

  凡人善舉,一件一樁折射美德陽光,一點一滴匯聚榜樣力量。我省以“厚德陜西”建設為抓手,深入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讓“中國好人”“陜西好人”成為最親切的稱呼。

  三年來,我省197人(組)榮登《中國好人榜》,“中國好人”總數達608人(組),上榜人數全國排名由三年前的第10位上升至現在的第7位。4次承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6次在全國層面的會議上交流經驗做法。同時,積極與社會熱點、群眾關注點相結合,推選126名抗疫先進典型為“陜西好人”,授予支援湖北醫療隊的1204位同志為“陜西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美醫務工作者”榮譽稱號。定期發布《陜西好人榜》,626人(組)榮登《陜西好人榜》,總數達1216人(組),“陜西好人”已經成為我省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最為閃亮的道德品牌。

  “陜西好人”中,面對窮兇極惡的持刀搶劫犯,不顧自身安危,英勇搏斗的梁濤;始終為殘疾人提供一流優質服務的賈智龍;長年堅守公益事業展現優秀企業家高尚情懷和大義擔當的陳笑……

  道德典型是鮮活的價值觀、有形的正能量。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自強勵志……層出不窮的“中國好人”“陜西好人”,成為“厚德陜西 善行三秦”的真實寫照。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我省把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來抓,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清明祭英烈”“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堅定信念、樹立夢想,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3人被評為“全國新時代好少年”,5人被評為“全國最美孝心少年”,125人被評為“省級美德少年”。

  對待道德模范的態度,事關崇德向善的社會價值取向。我省常態化開展關愛禮遇幫扶道德模范活動,省委文明辦每年安排專項經費走訪慰問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美德少年,傳遞黨委政府和全社會對道德典型的崇高關懷,“好人有好報、有德者有得”成為社會共識。

  深化文明創建  幸福百姓生活

  11月20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延安、銅川、彬州、吳起4個市(縣)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我省受到表彰的還有40個全國文明村鎮、81個全國文明單位、14個全國文明家庭、20個全國文明校園、13個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進單位和個人,是歷屆以來受表彰數量最多的一次。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展現了全省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如今漫步銅川街頭,寬闊整潔的路面,四通八達的交通,安靜優美的背街小巷,設施齊全、煥然一新的老舊小區,公園內游人如織、景色宜人,文明宣傳標語隨處可見……通過文明城市創建,這座昔日“煤城”變成了天藍水綠、花團錦簇的宜居新城,“全國文明城市”的榮譽稱號名副其實。

  三年來,我省在文明城市創建中,始終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質、解決群眾關心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為目標,治理能力日益增強、歷史文脈得到延續、公共服務更加便捷、生活環境愈發美麗。7個城市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位居西部地區前列。

  文明創建為城市賦能的同時,也讓鄉村舊貌換新顏?!拔覀儓猿治拿鞔彐倓摻ㄅc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的路子,算是走對了,不光富了‘口袋’,也富了‘腦袋’,村民文明素質和村鎮文明程度顯著提升?!比珖拿鞔彐偂蛑菔刑傛傞L徐建峰說。

  文明之花競相開放,三秦勁吹行業新風?!白鳛樾鹿诜窝谆颊叨c救治的主戰場,我們以文明創建為動力,積極履行抗疫職責,圓滿完成了本土病例救治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笔〖壩拿鲉挝粯吮靼彩械诎酸t院黨委書記李學敏自豪地說。

  三年來,我省各級文明單位按照內外環境優美、員工素質優良、工作業績優秀、人民群眾滿意的創建目標,立足行業特點,為廣大群眾提供優美風景、優質服務,從“有沒有”“夠不夠”到更加注重“好不好”“美不美”,行業新風愈發凸顯。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吧罟潈€、用心做事,一直是我們郝家的家風,幾十年來就是傳承著這個家風走過來的?!标兾魇〉诙梦拿骷彝ゴ砗率懒嵴f。

  三年來,我省將“注重家庭、注重家風、注重家教”貫穿文明家庭創建之中,引導人們修身齊家,以好家風筑牢社會文明基礎,撐起了社會好風氣。

  推進文明實踐 弘揚時代新風

  “新婚禮文明不失喜慶,莊重不失熱鬧!”這是西安市藍田縣三官廟鎮馮嶺村小伙馮翔對自己婚禮的評價。馮翔口中的“新婚禮”,是2019年10月藍田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探索推出的文明實踐品牌活動。與傳統農村婚禮不同,他們將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方針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扎實推進移風易俗五項內容,巧妙融入“新婚禮”誦鄉約、頌黨恩、立家訓、送文化、伴手禮等5個環節中,打通了宣傳教育服務引領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8月以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和中央文明委《關于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召開一系列會議,出臺一系列文件,建立一系列舉措,拿出1400萬元支持24個縣(市、區)開展全國試點。試點地區圍繞群眾需求,從“小切口”入手,做活文明實踐大文章,探索形成了“藍田新婚禮”“志丹文明大篷車”“城固鄉賢說事大院”等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經驗做法,為深化拓展建設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提供了陜西路徑。

  “舌尖上的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4月17日,省委文明辦組織召開全省“文明餐桌”實踐行動協調會,推動革除餐桌上的陋習,培育文明健康的用餐習慣,形成簡約適度、綠色環保、健康文明的飲食方式。

  隨后,《陜西省“文明餐桌”實踐行動方案》《陜西省“反對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工作方案》《陜西省餐飲服務業“公筷公勺分餐”行動實施指引》《陜西省“文明餐桌”進家庭行動方案》……飛入各行各業、進入千家萬戶。

  各地陸續開展“文明餐桌”示范單位、“文明之星”服務員評選活動;餐飲企業紛紛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周到細致的服務員溫馨提醒食客適度消費、打包剩餐;廣大消費者主動打包、“光盤”離席……“文明餐桌”從認知到認同,從跟隨到習慣,正在成為社會大眾的共識和自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陜西省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一時間發出《疫情面前,強信心、筑同心、暖人心倡議書》,引導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依法依規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協查排查、文明勸導、設施消毒、關愛老人等志愿服務,5000多個志愿服務組織、120多萬名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線,一抹“志愿紅”扮靚了基層防疫主戰場。

  三年來,我省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志愿服務活動蓬勃開展。截至目前,全省實名注冊志愿者280多萬人,志愿服務組織2.7萬余個,志愿服務項目17萬余個,累計志愿服務總時長6410多萬小時,“志愿紅”成為最為亮麗、最為溫暖的顏色,“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被廣為弘揚。

  文明花開香滿園,同心掬得滿庭芳。

  面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壯闊征程,全省精神文明建設戰線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擘畫的宏偉藍圖,著眼“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的目標任務,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為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注入不竭動力。

Scan me!
責任編輯:劉 鯤鵬 林 和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