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文明辦主任羅鳳存談2021年工作規劃和展望
編者按
1月6日至7日,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期間,中國文明網記者對與會代表進行專訪。
對話嘉賓
甘肅省文明辦主任 羅鳳存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沖刺和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發展穩定大局,甘肅精神文明建設戰線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上下一心,攻堅克難,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具體可以用“12345”來概括。
1: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個重點,推進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
一年來,我們統籌推進、分類施策,一方面督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2個全國試點和第一批16個省級試點在深化拓展、完善機制、培植特色上下功夫,一方面激勵推動新增的第二批省級試點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在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增強工作針對性上做文章。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12個,省級試點63個,86個縣(市、區)已全部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文明實踐所1388個、文明實踐站16383個,組建志愿服務隊伍30082支、擁有志愿者161.2萬名,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82.6萬場次,真正實現了有機構、有隊伍、有活動、有內容,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實實在在有了抓手。
2:抓好學習貫徹和具體實踐兩大抓手,提高思想認識、夯實理論武裝。
一方面,通過“牽頭抓總”抓好學習貫徹。“牽頭”就是抓住領導干部和黨政機關的學習這個“牛鼻子”。通過加強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的學習教育,落實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干部教育培訓、研討交流等學習制度,在學習上帶好頭、做表率。“抓總”就是抓好廣大干部群眾的學習這個“總開關”。積極調動全省精神文明系統各類宣傳平臺、宣傳資源、宣傳手段,綜合運用多種方式,聚焦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重要論述,深入淺出闡釋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黨報黨刊發表學習文章近200篇,在甘肅文明網、“文明甘肅”兩網一微刊載新聞報道、理論文章、專家訪談、相關視頻400多條,切實把中央的政策和精神講活講好講透徹。
一方面,理論結合實際推動工作。全省精神文明建設領域將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工作始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隊伍、文明創建活動,積極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聲”“文化大篷車”“農民夜校”“等宣傳教育和主題實踐活動,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落到實處。
3:打好“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三大戰役,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疫情防控全民動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甘肅省文明辦、省志愿者服務聯合會迅速啟動,組織動員全省25000多個志愿組織、隊伍和100萬志愿者,積極投身戰“疫”一線,全面參與聯防聯控、移風易俗、文明勸導、政策宣傳、知識普及、物資發放、防疫消殺、心理輔導、愛心送餐和捐款捐物等活動,有796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出色完成任務,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脫貧攻堅全心助力。發動全省精神文明領域“想辦法、出高招、挖窮根”,組織開展“禮贊中國·聚力脫貧”“抵制高價彩禮·倡導婚戀新風‘大篷車’”“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網絡扶貧博覽會”“直播帶貨”等主題活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志”和“扶智”工作,激勵和引導貧困群眾既“富口袋”也“富腦袋”,靠自己的努力改變貧困面貌。目前,甘肅所有縣區已全部脫貧摘帽,最后的17.5萬貧困人口如期全面脫貧。
服務發展全情投入。充分發揮精神文明領域宣傳引導作用,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扎實做好筑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從嚴治黨等主流輿論宣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主題宣傳,“六穩六保”等政策宣傳,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等形勢宣傳。
4:實施弘揚文明新風、移風易俗、誠信建設、志愿服務四項行動,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人。
大力弘揚社會新風。頒布實施《甘肅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并通過舉行新聞發布會、組織“文明行為大家談”、創作漫畫海報、制作公益廣告、印發《條例》手冊,推動《條例》落實落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法治建設。印發《甘肅省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若干措施》,對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供制度約束。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窗明幾凈”“村莊清潔”“垃圾不落地”“化解糾紛、和睦家庭”“拒絕高價彩禮”“公筷公勺”“光盤行動”“禮讓斑馬線”“隴原好網民”“今天我是青年志愿者”等在內的“做文明有禮甘肅人”十大文明行動,倡導社會文明風尚,實現文明行動常態化。
深入推動移風易俗。制定開展全省婚俗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意見,組建“道德模范”“蘭州好人”“最美家庭”等“特邀頒證員”,倡導推廣文明節儉婚俗禮儀。提倡綠色環保生活方式。清明前后,全省建立網絡祭掃平臺72個,推動社會形成文明祭掃新風俗。指導各地加快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制定婚喪報備制度和禮金“限高”措施,引導群眾自覺遵守。
積極推進誠信建設。持續推進“誠信建設萬里行”活動,開展“信用交通省”建設、“誠信興商宣傳月”、蘭州市“十大誠信單位、誠信群體、誠信個人”評選等系列宣傳活動,推動形成履約踐諾、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充分發揮省級社會信用信息平臺的“總樞紐”作用,與國家平臺、40多個部門單位、13個市州信用平臺和網站,以及臨夏州的數據通道實現了數據共享信用和互聯共通,省級社會信用信息平臺累計歸集各類信用信息3230萬條。持續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共執結執行案件13.74萬件,執行到位金額110.48億元。深入實施誠信“紅黑榜”新聞發布制度,省級層面,定期召開“共筑誠信·德潤隴原”誠信“紅黑榜”新聞發布會,發布“紅榜”名單342個、“黑榜”名單283個、懲戒措施38條;市州層面,全年公布“紅榜”名單4266個、“黑榜”名單3112個、懲戒措施456條。不斷提升失信聯合懲戒水平,“鼎立信·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成為法院、媒體、金融機構三方聯合打擊“老賴”的專門平臺,金融案件實際執結率大幅提高。
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截至目前,全省共標識志愿服務組織660家,注冊志愿者234.04萬人,注冊志愿服務團體1.8萬個,開展項目8.36萬個。舉辦全省志愿服務培訓班,累計培養1200名志愿服務信息系統管理員。在全省政務大廳、賓館、銀行、景區、醫院、機場車站碼頭等各級各類窗口單位廣泛設置學雷鋒志愿服務崗,通過為廣大群眾提供免費問詢、暖心幫助、普法宣傳、安全知識普及等內容,用小陣地做活大服務。緊扣學雷鋒月、環境日、助殘日、端午、中秋等重要節日節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全省志愿服務熱潮涌動。
5:聚力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五大創建,提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成效。
為在國家層面“五大創建”中實現新突破,本創建周期內,我們總結以往經驗,著力在“查漏項、補短板、夯實內功”上做文章。認真落實全國文明城市幫建機制,不斷深化嘉峪關、金昌創建成果,切實提升蘭州等12個提名城市創建質量。深入推進隴原鄉村文明行動和“八個一”示范工程,縣級以上文明村鎮超過7000個。嚴格規范文明單位準入退出機制,對第一至十三批1521家省級文明單位全面進行復查。充分發揮文明家庭示范帶動作用,開展“傳家風、揚家訓”活動近400場,“我為文明家庭拍張照”攝影巡展深受群眾喜歡。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對325所省級文明校園強化督導,成立甘肅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中心。
經過不懈努力,甘肅省蘭州市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嘉峪關市、金昌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47個村鎮榮獲“全國文明村鎮”、56個單位榮獲“全國文明單位”、12個家庭榮獲“全國文明家庭”、21所學校榮獲“全國文明校園”。此外,前不久,甘肅省還對906個榮獲省級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道德模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的地區、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這標志著甘肅省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面對“十四五”,甘肅精神文明戰線將在五個方面著重發力,一是力爭“五大創建”取得好成績,二是進一步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建設,三是鞏固深化移風易俗工作成效,四是統籌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五是以“隴小飛說文明”為代表,繼續創造性地推進各項道德實踐活動,力爭以優異成績為“十四五”守正創新、再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