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長喜清江在訪談現場。中國文明網 賀子桓攝
記者:喜市長參加今年兩會,主要關注哪些問題?
喜清江:首先,非常感謝中國文明網能給我這樣一次機會,讓我與文明網的廣大網友交流,與大家一起分享文明吳忠的一些故事。我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這是一個唐朝著名詩人韋蟾就稱為“塞北江南舊有名”的地方。我是一名基層代表,最關注的還是“兩會”釋放出的經濟發展“好信號”,民生改善 “大禮包”。
首先關注的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是欠發達地區,更要有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緊迫感??偫淼膱蟾嬷攸c聚焦改革創新,提出了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清償拖欠企業款項、公正市場監管、緩解企業融資難題等一系列具體舉措,使我們對完成目標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有了更強的信心,更足的干勁。
吳忠市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吳忠市文明辦供圖
其次關注的問題是民生改善,改善民生是人民群眾的期盼向往,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責任,總理在報告中提出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等措施都是真金白銀,都是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好鋼用在刀刃上,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感到我國的發展有溫度、人民的幸福有質感。
第三關注的問題是脫貧攻堅,吳忠是寧夏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貧困人口比較多??偫淼膱蟾嬷忻鞔_要求“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睂ξ覀儊碚f,既是鼓舞,也是鞭策。特別是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的講話精神,為我們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增添了強大動力。
塞上農民新居。吳忠市文明辦供圖
第四關注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吳忠是西部欠發達地區,基礎設施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特別是鹽同紅交界處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飲水、道路交通等還很不完善。我們高興的看到報告中提出“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這次我提的建議中,就有懇請國家部委支持建設陜甘寧革命老區供水工程、支持吳忠市創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示范城市的有關建議,希望進一步改善欠發達地區基礎設施條件。
記者:如果用一句話推薦一下吳忠,您覺得哪句話最合適?為什么?
喜清江:吳忠地處寧夏地理幾何中心,現轄利通區、紅寺堡區、青銅峽市、鹽池縣、同心縣5個縣(市、區),總面積2.07萬平方公里,人口143.7萬,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奶牛養殖基地、釀酒葡萄產業基地和中國灘羊之鄉、甘草之鄉。吳忠的特色很鮮明,優勢也很突出,哪方面都能概括出幾句話,有人說“塞上江南”合適,因為塞上江南最菁華、最靚麗的地方就在吳忠。有人說 “黃河金岸,水韻吳忠”合適。黃河金岸,講的是地理位置和資源;水韻吳忠,說的是生活環境和質量。如果非要讓我用一句話推薦,我想用“吃在吳忠”。別小看吃,迎求美食也是人民生活幸福的體現。吳忠的吃有歷史、有文化、有特色。
一是“吃在吳忠”有歷史。吳忠歷史悠久,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以“水旱碼頭·天下大集”聞名遐邇,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今天也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新亞歐大陸橋沿線的重要節點城市,南來北往的商旅都來吳忠。京藏、福銀等5條高速公路縱貫市域,包蘭、寶中等4條鐵路穿境而過,城際鐵路、銀西高鐵正在建設,今年將迎來“高鐵時代”。
二是“吃在吳忠”有文化。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吳忠將各種飲食文化融匯其中,傳統與現代,南來到北往,吳忠美食以其特有的魅力迎接四方賓客、香飄萬里。寧夏有五寶,枸杞是其中一寶,現在吳忠的枸杞已經銷售到美國和歐盟,我們確確實實做到了枸杞的高品質、高端化。手抓羊肉、西施羊雜、炒糊餑、油香、馓子等美味佳肴回味無窮,培育了許多國字號名店名菜,有民族飯莊、鹽池賓館等21家“中華餐飲名店”,手撕土雞等41道“中國名菜”,燴小吃等12道“中華名小吃”,牛舌酥、盤絲餅等17道“中國名點”。 國強手抓、杜優素羊雜碎先后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特別是早茶拉面令人印象深刻,一碗拉面一壺茶,一盤牛肉一碟菜,熱氣騰騰的早茶拉面刺激著食客的味蕾,拉近著人們的距離,讓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可以說,吳忠人的幸福一天是從早茶拉面開始的。
吳忠特色早茶喜迎四方賓客。吳忠市文明辦供圖
三是“吃在吳忠”有特色。自然、綠色、簡潔、干凈、安全是吳忠美食獨有的優勢。吳忠風光獨特,景色秀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得城市和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這幾年,我們實施生態立市戰略,森林覆蓋率達16%,空氣優良天數在80%以上,綠色、宜居成為吳忠的一張靚麗名片。吳忠大氣、土壤、灌溉水等都沒有受到污染,農產品品質高、無公害、綠色、有機,灘羊、手抓肉等美食的烹飪注重用材講究、調料簡單、風味自然。
黃河金岸 阡陌縱橫 良田萬頃。吳忠市文明辦供圖
記者:您是第一次來到中國文明網,我們的宣傳語是“文明,讓生活更美好”,您怎么理解這句話?
喜清江:文明這個詞聽起來很抽象、高大上,但其實也很具體,很實在,尤其與我們的工作、生活聯系起來,就更接地氣、更有人氣。城市環境美不美,生態環境好不好,凡人善舉多不多,都屬于文明的范疇。
文明讓生活更美好。有人說,一個城市的文明,不是看這個城市的熱鬧繁華,而是看這座城市有多少志愿者,有多少溫暖的故事在上演。我覺得這句話說的真好。在我們吳忠,就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自發組織起來,眾人合力,一點一點積攢善款,為困難群眾送去愛心;他們熱心公益事業,在社區開設公益課堂,在鄉村宣講移風易俗,在學校弘揚傳統文化;他們心系弱勢群體,為貧困家庭孩子送溫暖,給留守兒童贈書包,凝聚小力量,匯聚大善意……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個民族、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們用具體行動踐行志愿精神,傳播文明理念,讓城市充滿正能量,也為我們的創城工作注入了新的文明活力。
“蘭花熱心小組”長期開展扶貧幫困、衛生清掃、義診、家政維修、巡邏護綠、糾紛調解等志愿服務,先后幫助社區群眾解決難事實事2000多件,營造了“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當志愿者”的濃厚氛圍。成立于2016年的吳忠市吉財慈善協會,吸納志愿者超過400人,與68戶弱困家庭結成對子,累計籌集和發放慈善物資500多萬元,受益群眾逾萬人。
無論是蘭花熱心小組,還是吉財慈善協會,都只是我市志愿服務中的一朵浪花。截至目前,全市共組建各類志愿服務隊998支,實名注冊志愿者達17.2萬人,培育和打造了唐灘巾幗志愿服務隊、月月有光彩志愿服務隊等一大批志愿服務品牌。他們用一個個充滿愛的故事,讓志愿服務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行為習慣,讓吳忠這座城市越來越文明、越來越美好。
“志愿之城”創建活動啟動儀式。吳忠市文明辦供圖
同時,我覺得城市也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漫步吳忠,你會感受到舒朗、自然,安寧和祥和。實話說,過去我們理念跟不上,總想多蓋房子,多修路,一味追求高樓大廈、寬廣馬路,但其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群眾的生活質量,影響了城市宜居度。這幾年,我們轉變理念,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順應百姓期待,建設美麗宜居城市。實施棚戶區改造、城市雙修、水系連通等工程,做到了湖中有城、城中有景;建設城市數據運營中心,用大數據智慧應用保障民生服務;運用市場化機制治理城鄉環境,街道衛生無死角,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城市干凈整潔;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城區綠化覆蓋率提升到42.1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1.56平方米。我們加快市轄區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城市管理科學、井然有序;探索社區網格化治理、娛樂場所 “三色”制度管理,“平安吳忠”“雪亮工程”的建設,即使是夜色深現,您也可以安全放心的仰望星空。生活在吳忠的人們高度自律,共同維護著這座城市的美麗,城市一派安寧、祥和。
鳥瞰吳忠。吳忠市文明辦供圖
記者:吳忠坐落在黃河之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傳承城市歷史文脈、打造城市特色風貌方面,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喜清江:正如主持人所說,吳忠是一座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的城市。早在三萬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鴿子山遺址見證了吳忠古文明,被評為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引黃古灌渠哺育了寧夏黃河兩岸兒女,寧夏九大古渠系渠首都在吳忠,寧夏引黃灌溉古渠系已經于2017年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歷史文脈需要延續,優良傳統需要繼承。近年來,我們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傳承與創新并舉,彰顯風貌、體現特色,全力打造更富底蘊的塞上名城?,F在當您來到吳忠小住幾日,就能深切感受到:
吳忠是人文富集的精華之地。吳忠黃河文化、西夏文化、紅色文化交相輝映,積淀深厚。有蓮花山青苗水會、口弦、花兒等12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些優秀歷史文化瑰寶在吳忠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下,保留了城市的歷史記憶、凝結了群眾智慧、傳遞了人間情感,體現了地域風格,并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孕育、勃發,2018年,吳忠成為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文明城市創建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吳忠是凝聚力量的愛心之城。漢、回、滿等28個民族和諧共處,1936年,紅軍西征,吳忠兒女與紅軍將士相扶相持,留下了軍愛民、民擁軍的佳話,吳忠連續多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市。我們將慈善事業發展與扶貧開發、救災救助、扶危濟困等有機結合,經過多年的發展,建立了六大類143個子項的公益慈善項目庫,高效實施了一批“金牌”慈善項目,多次獲評“七星級慈善城市”,第二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發布典禮在吳忠成功舉行,吳忠還入列“中國城市公益慈善百強榜”。
吳忠是風景秀美的生態之都。吳忠境內有綿延數百里的古長城遺址、青銅峽108塔等多處古跡,有中華黃河壇、黃河樓、鹽州古城和哈巴湖、羅山自然保護區,景色宜人,風光秀麗,讓每一位游客感到神奇,稱贊不已。近年來,吳忠市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十佳綠色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成為城市發展靚麗的名片。
黃河樓遠眺。吳忠市文明辦供圖
吳忠是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2018年,我們實施城市“雙修”工作,統籌兼顧舊城改造與新區建設,優化教育、醫療、文化、商業布局,完善市政基礎設施,重點打造了賀蘭山東麓葡萄酒風情街(福林商業廣場)、茶茗文化街(羅湖商業廣場)、光耀美食街(光耀榮城)、文玩街(馬月坡寨子)和健康養生體驗街(福林商業廣場)五個街區。同時,積極爭創全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按照低碳理念規劃建設城市交通、能源、供熱等基礎設施,著力構建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提升城市承載力和生活舒適度,使城市變得更有品味、更加宜居、更宜創業。
記者: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近些年吳忠在公民道德建設方面做了哪些有成效的亮點工作?
喜清江:時代進步離不開精神文明的引領,社會和諧少不了道德建設的正能量。近年來,吳忠市堅持把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工程,深入開展“德耀吳忠”行動,涌現了一大批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引領全社會持續崇德尚善、向上向好,讓道德光芒閃耀在這座濱河水韻之城之上。
翻開吳忠的道德“群英譜”,每一頁都令人感動。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英勇戰斗,壯烈犧牲的烈士顧金海;一心為公,忘我工作的“鐵黨員”金占林;不畏艱難,擋住沙魔的勞模白春蘭;大山里的“公道人”、優秀人民調解員康有喜;熱心公益,創辦“蘭花熱心小組”的大媽王蘭花;80后青年民警的楷模海小平;生命最后一刻還堅守在工作崗位的優秀人民法警白永勝……一個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筑起了吳忠道德建設史上一座座豐碑。
還有,26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盡心撫育子女長大成人的杜雪梅;照顧智障小叔子四十載不離不棄的好嫂子蒯自琴;35年來始終如一地照看一個與自己非親非故的精神病工友的李舉峰;路遇歹徒搶劫孕婦,挺身而出、鮮血一路拋灑的見義勇為者納振東、李瀟;忠誠堅守旱塬三十五載,獨自撐起“一個人的稅務所”的稅官馬忠斌;冒著生命危險,從三米多深的冰窟窿里救起兩名落水兒童的賀生福;因心肌梗塞不幸殉職,倒在扶貧工作一線的“中國好人”李進禎。一個個動人的事跡,演繹出新時代吳忠文明新風尚,凝聚了全社會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身邊好人的數量一次又一次刷新,“典型培養”正在讓源源不斷的好人走進人們的視野,“吳忠好人”正在成為吳忠公民道德建設的代名詞。截至目前,吳忠市共選樹出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12人、中國好人29人,評選自治區道德模范472名,市級道德模范和最美吳忠人483人,形成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良好社會風尚。
吳忠市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現場交流禮遇晚會。吳忠市文明辦供圖
記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吳忠是怎樣落到實處細處的?
喜清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強國之基、民族之魂。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讓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的要求,從三個方面入手,積極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是在制度設計上想辦法,固化于制。研究制定了《吳忠市“雙筑”工程行動規劃》和《吳忠市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規劃(2018—2020年)》等政策措施,明確目標任務,將核心價值觀體現在社會各行業、生活各環節。
二是在豐富活動上下功夫,實化于行。以“主題季”活動為抓手,廣泛開展“踐行核心價值觀,爭做文明有禮吳忠人”系列活動1000余場次,受眾人數達18萬之多。同時注重文化引領,舉辦了四屆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大賽,評選出《無“禮”的幸?!返葍炐阄㈦娪?2部,弘揚了文明新風尚,傳播了社會正能量。
三是在培塑品牌上求實效,成化于果。穩妥推進國旗、憲法和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四進宗教場所”活動,打造了核心價值觀進宗教場所品牌,該經驗入選《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選編》。開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工作,引導群眾摒棄高價彩禮、高額人情、厚養薄葬等陋習,總結提煉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吳忠經驗”。
吳忠市社區鄰里節,各族群眾共度傳統佳節。吳忠市文明辦供圖
記者:吳忠從哪一年開始創城?關于未來的文明城市創建之路,市委市政府有什么打算?
喜清江:吳忠市2015年就啟動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經過第一輪創建,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市形象得到展示、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好人效應正在形成,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大力實施理想信念提升、社會治理提升、城鄉面貌提升、市民素質提升、交通秩序提升、志愿服務提升、學校德育提升、社區服務提升、窗口形象提升“九大工程”,優化“八大環境”,努力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
一是圍繞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打造崇德向善吳忠。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銘記在心的崇高精神,是中華民族靈魂深處的高尚品德。我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的實踐中凝聚力量、展現作為。大力宣傳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基本內容,推動核心價值觀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進軍營、進宗教場所,引導全市人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信譽至上、誠實守義”的誠信精神,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咬牙苦干、一往無前的創業精神,凝聚精氣神、匯聚正能量,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新吳忠而共同奮斗。
二是圍繞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打造文化厚重吳忠。文化代表和反映著城市的特質品位和形象風格,既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精神食糧,也是一個城市區別于其他城市的獨特魅力所在。我們將把城市的文化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氣質。進一步提升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水平,實施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和戲曲振興計劃。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和“文化進萬家”系列文化惠民活動,深入推進戲曲、非遺、傳統禮儀等進校園、進鄉村等“六進”活動。加大文化領域優秀人才扶持力度,激發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活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圍繞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指數,打造和諧宜居吳忠。建設和諧宜居的美麗家園,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題中要義,也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必然要求。我們將對照創建標準,重點抓好城市建設管理軟硬環境兩個方面。硬環境方面。全力配合銀西高鐵、吳忠至中衛城際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突出抓好棚戶區改造和城市道路建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公共服務、生態保護、市政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提升城市整體品位。軟環境方面。加大聯合執法力度,集中開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場環境、餐飲服務、小區管理等專項治理,努力讓城市更加文明整潔。積極開展全民誠信教育,深化“平安吳忠”建設,營造尊法守法、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運用市場化手段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形成長效治理機制,營造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記者:范曼瑜;攝像:趙洋 高晟寒 剪輯:林和;監制:劉鯤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