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邢臺市市長董曉宇:一個城市最美的是市民的笑臉
發表時間:2019-03-15來源:中國文明網
Play
Fullscreen
0:00
/
0:00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Mute

河北省邢臺市委副書記、市長董曉宇在訪談現場。中國文明網 朱麗晨攝 

  記者:邢臺從哪一年開始創建文明城市?您認為創城給邢臺帶來了哪些機遇?

  董曉宇:邢臺是從2016年啟動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2017年獲得了河北省首屆省級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8年,我市又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資格,盡管啟動創城工作的時間沒有多久,但是步子還是比較穩的,也是比較快的。

  通過三年來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我感覺至少帶來方面的機遇:一是加快邢臺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創建文明城市是綜合載體,是對城市發展的全方位檢驗,既補齊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又促進市民素質,提升城市形象,是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二是提高城市影響力的機遇。邢臺3500多年的建城史,華北平原上第一座城市,歷史上涌現出魏征、宋璟、劉秉忠、郭守敬等政治家、科學家,巨鹿之戰、破釜沉舟等眾多歷史典故賦予了邢臺深厚的文明積淀,這里也是著名全國勞動模范呂玉蘭的故鄉。

 

呂玉蘭紀念館。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但是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邢臺處在一個長期欠發達的地區,全市20個縣市區中10個是國定或省定貧困縣。這個時候城市的影響力就非常重要,我們創城就是要邢臺這張亮麗的名片推出去,讓大家更加關注邢臺,支持邢臺,提升城市影響力,從而加快邢臺發展步伐。三是增強市民獲得感的機遇。創城工作全面貫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以人民為中心的科學創城體系,直接關系老百姓身邊的事,包括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教育、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各個方面,把這些事情做好了,老百姓就有自己的獲得感,這才是真正的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記者:您講到第一點機遇,就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候,說到了要補齊短板,我怎么理解這個短板,對于邢臺來說短板是什么?

  董曉宇:邢臺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也是潛力巨大的城市,差距客觀存在,但也是暫時的,主要表現在中心城偏小偏弱。目前,市區建成區100萬人口,面積只有90多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偏小、布局比較局促,舒適度比較低。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由于長期投入不足,水電路氣訊以及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城市功能不夠完善。管理服務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地段停車難、買菜難、交通擁堵以及個別小區“臟、亂、差”等“城市病”不同程度存在。

  記者:如何去積極應對這些短板?

  董曉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城工作,將其作為改變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途徑,核心就是堅持問題導向目標需求導向。

  一方面,加快補齊短板。《邢臺市城市總體規劃》已經獲河北省政府審批,城市總體規模到2030年將擴大到170平方公里。幾年,我們在城市建設上投入的力度很大,新建的邢臺大外環全長79.8公里,拉大城市框架4倍,向外通行的大路網和市區內的微循環已經形成,邢臺歷史上第一座跨越京廣鐵路的上垮橋建成通車,還有2座正在加快建設,我們還打通20多條斷頭路,新改擴建80多條主次干道,相信交通擁堵狀況很快將徹底改變。

環城路107段通車。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蓮池大街上跨京廣鐵路高架橋。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圍繞供水、供熱、供氣、排污、以及公交出行、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實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攻堅行動,三年來鋪設管網260多公里,新建學校62所,全面補齊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短板。

基礎教育三年攻堅戰投入使用的第一所小學——金華實驗小學團結路分校。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另一方面,提升城市形象。堅持公園城市、森林城市理念,主要是了四個方面:抓”,兩年我市拆遷1200多萬平方米,但一塊地也沒有賣,就是搞綠化、游園、綠蔭式停車場,新建游園62處、新增綠地134公頃。

邢臺花海游園。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花海游園綠蔭停車場。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邢臺歷史上叫做百泉之城,后來隨著地下水位的下降,泉水就枯竭了。近年來在中央、省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深入開展地下水壓采和水生態修復,狗頭泉、百泉時隔18年再次穩定出水。我們利用采煤塌陷區建設的園博,通市區東部東關河、南部七里河、北部白馬河和市內四河,形成城水系。

治理后的茶棚溝。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邢臺建城史有3500多年,但有傳說無載體,我們重點在傳承歷史、保護文脈、挖掘資源上下功夫,正在建設的博物館,今年爭取建成并局部開館。我們還啟動新的郭守敬紀念館建設,大科學家郭守敬是邢臺的歷史名人,有一顆小行星和一座月球環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我們還在謀劃啟動邢襄古城的建設,以恢復展示邢州大地的歷史風貌。

邢襄古鎮一期建成營業。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我市與華為公司合作的“云上邢臺”全面上線,打破了部門和行業的信息孤島,20多個部門實現上云,審批服務事項可以通過手機終端等多種方式網上辦理,方便了企業群眾。我們主要通過這四個方面努力讓城市變得更加舒朗,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舒心,讓每一名游客到邢臺來都感覺到更加舒適。

邢臺市華為云上展館。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記者:這三個“舒”,舒朗、舒心、舒適,出發點都是為了人民。文明創建的初衷是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民。在邢臺,怎么樣進一步去落實這樣的初衷?

  董曉宇:您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把創城的本質說出來了。我認為創城僅僅是一個地區、政府的事情,廣大市民是創城的主力軍,我們認真遵循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努力讓每一個市民成為城市的主人,這樣創城真正有了抓手,也真正有了原動力。

  我認為,一個城市是有性格的。這個性格既有一個地區長期的文化文明積淀,也滲透在這個城市的規、建、管各個環節當中,我們著力優化規委會的流程,擴大廣大市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廣大市民一起共同承擔城市規劃的歷史責任,城市建設的現實責任,城市經濟的發展責任。

  我還認為,我們創城就是要努力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怎樣讓生活更美好呢?一定要讓群眾參與到創城當中來。比如,去年我市修建了32座街頭游園,市城管局通過網站面向廣大市民征集游園名字,共征集到4000多條建議,經過專家投票等環節精選出來各個游園的名字。開園時沒有領導出席,而是征名優秀者和游園周邊居民代表出席,所以說32個游園的開園是32個模式,是32種歡樂的氛圍。通過這樣,真正調動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

筑夢園。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我還認為,創城的過程應該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意識的過程。一個城市建設水平,應該與發展水平相適應。財政投入是有限的,但城市文明程度是無限的。現在城市的發展很快,市民的組成也很多元,創城過程就是要努力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識。比如,老舊小區問題,事實上,在一個地區做市長,這個老舊小區是很頭疼的事情。有的小區年代久遠,基層組織相對薄弱,有的物業管理缺失,硬件設施瀕臨破損。創城過程當中,市民對呼聲很強烈。我們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投資近2,對市區515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拆除私搭亂建12萬處,清理垃圾近30萬方,清理小廣告7萬余處,更換垃圾箱50余萬個。像私搭亂建這種問題,因為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有時個別群眾可能會有不同聲音。這時就要借用創城的“勢”氛圍來感染大家,讓群眾自己來評判,這種做法行不行,這樣的環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要求是否契合,我們的群眾就會互相提醒、互相教育、互相幫助,共同配合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同時,政府設置了引導性資金、獎補性資金,大量基層干部辛苦付出,犧牲早晚時間、節假日時間,共同做好各項工作。所以說,創城過程變成市民文明意識提升過程之后,創城就容易”。今年,我們又圍繞省委“三深化、三提升”活動,啟動了203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同時把背街小巷的提升納入重點工作,著力解決設施不完善、環境臟亂差、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正在進行灑水作業的城區道路。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我作為一邢臺市民,每年春節的時候都會利用晚上時間去街走一走看一看,能夠發現老百姓的笑臉多了,城市也整潔多了。即便是在除夕之夜,或者大年初一的晚上,水電路氣訊不管哪里出現問題,維修工人能夠第一時間到位搶修,很多人犧牲了節假日與家人團圓的機會,仍然在守護著這座城市,也是在守護著我們創城的成果。我認為一個城市美不美,不僅是指高樓、公園、道路等硬件設施,最美的是一個城市人民的笑臉。通過創城,越來越多的市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城市文明的實踐者和受益者,人人關心創建、人人參與創建、人人支持創建,人人都在努力爭當城市“美容師”、文明“傳遞員”、最美“志愿者”,將個人力量匯聚成海,推動著城市的文明進程。比如,去年邢臺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期間,5000多名志愿者揮灑汗水,形成靚麗風景線,廣大市民踴躍參與,不僅向外界展示了最美賽道和壯美山河,而且展現了邢臺人民的好客和熱情。

2018“邢臺大峽谷杯”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邢臺市文明辦供圖

  記者:邢臺在創城工作當中,有沒有什么經驗跟大家來分享?

  董曉宇認為不能稱之為經驗,邢臺應該向其他已經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的城市好好學習,也應該向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同行們好好學習。具體工作當中,我們主要實踐探索了個機制。

  現場推進機制,市領導帶隊利用周末時間去現場調研創城工作,創城區域當中市轄區區委書記、區長,以及辦事處書記、辦事處主任都要參加,調研發現做的好的地方,由區辦負責人講一講好在哪里,有什么經驗,做不好的地方,講一講差距在哪里,怎么迎頭趕上。

河北省邢臺市委副書記、市長董曉宇在訪談現場。中國文明網 朱麗晨攝

  問題認領機制,我們專門通過暗訪去拍攝創城工作存在的問題,整理成視頻短片,不加水分,客觀公正,每個月開會播放,片子看完了大家就知道問題在哪、該干什么了,就要當場認領、公開表態、限期整改。

  打分通報機制,我們創城的一項重要抓手,就是采取第三方評定打分。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組織一些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創城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打分,依據打分結果通報講評、排隊亮相、激先促后。

  公開曝光機制,對于指出的問題,不改或是改的慢、標準,我們就會在市級媒體以及網站上進行曝光,全市人民通報是誰在拖創城的后腿,誰是講得好、做得不好,從而形成全民監督的社會壓力、輿論壓力。

  總之,相信通過文明城市創建,通過軟硬件環境的改善,一定能夠推動邢臺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到邢臺做客。(記者:范曼瑜;攝像:趙洋 高晟寒 剪輯:林和;監制:劉鯤鵬)

Scan me!
責任編輯:王小偉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