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普洱市政協主席魏藝紅:民族地區文化是相融的
發表時間:2019-03-16來源:中國文明網
Play
Fullscreen
0:00
/
0:00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Mute

  魏藝紅: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圖騰,每個民族也至少有一首歌,能表達反映一個民族的特點,或者跟黨走的一些信心和決心。比如說大家耳熟能詳的《阿佤人民唱新歌》,這首歌的旋律體現了佤族歌舞的一些旋律,比較奔放、抒情、優美。同時,這個歌里面的內容,表達了佤族人民和全國各族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開心快樂地生活著,表示那么一層意思。再一方面也表達(感謝)黨恩的意思,再一方面也表達了我們這個文明的意思、團結和諧的意思,各族人民要團結起來。當時是毛主席,現在是習近平總書記怎么說,共產黨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干。跟著共產黨,也只有跟著共產黨,道路才越來越寬,人民的生活才越來越幸福、越來越美好。

  民族文化在普洱很和諧,人民和諧,文化也是相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優秀的文化需要不斷傳承和弘揚,拉祜文化,包括佤族文化,現在在網絡上一查能夠看到,都是非?;鸬?,原生態的,非常奔放。而且讓你感覺到這個民族都在以昂揚向上的面貌,用歌舞來展現這個民族的向往,或者他們的幸福感,也感覺到他們對這個國家的感恩和自信,他們的幸福是滿滿的。在整個普洱民族地區,26個民族的文化,都是相的。我們不僅會唱自己民族的歌,還會唱其它民族的。我自己創作的佤山戀》這首歌,也是表達我對自己家鄉深深的熱愛和思念,也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講的,要讓自己的家鄉能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以情歌的形式,表達了我們出門在外,離開自己家鄉,對家鄉的思念,對家鄉的一種期盼和祝愿。

  主持人:能看出來您對普洱的感情,在言語之中就能特別表達出來的感情。

  魏藝紅:少數民族傳統節日非常有意義。我認為這個節日實際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傳統節日我總結有那么幾層意思:

  第一,少年民族每年要給政府拜年,說是拜年,說過節還不如說是一個感恩的日子,感恩黨。很多記者不了解,說都有八項規定了,老百姓怎么還給政府拜年?不是這個概念。每年大年初二到初四,組織大型的少數民族過節聯誼活動,這個活動我認為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最好的一次機會。第二,是弘揚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一個機會。第三,是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機會。第四,是促進農民增收的節日。因為這一天各個村寨的老百姓,都會帶上自己的農產品、土特產品、手工藝品,在這個節日當中去展示等等,有很多方面。所以,這個民族傳統節日必須堅持。我在縣里當縣長的時候,老百姓都給我們提意見了,你們怎么不辦這個節了,我們想唱歌,我們想跳舞。在少數民族地區,歌舞是老百姓內心的需求,是必需的,覺得這是感恩。第五,是年輕人談情說愛的一次機會,大家互相認識的機會,挺有意思的。(記者 張殊凡 攝像 鄧植尹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小偉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