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您好,歡迎您來到中國文明網。聶老、聶旋風、聶九段、棋圣,我怎么稱呼您更好?
聶衛平:聶老師比較好。三四十年前,那時候人家就叫我聶老師。
記 者:這個稱呼是伴隨著改革開放一路過來的,我們節目的主題叫“40人對話40年”,我們把時間倒回到40年前,1976年的4月19號。
聶衛平:那是我們第一次到日本去比賽,也是我一生中頭一次出國比賽。那天我對戰石田芳夫,日本的本因坊冠軍,人稱“電子計算機”,能力很強。但是我贏了他,而且那天我下得很瀟灑、很出色,不是贏一點兒,大勝。那是非常解氣的一場比賽。
記 者:時隔40多年再去回憶這場比賽,跟當時的感受有沒有什么不同?
聶衛平:當時我年輕氣盛,1976年我只有24歲,就是個毛頭小伙子,天不怕地不怕,其實對手都非常厲害。就在那次比賽之后,日本媒體稱我為“聶旋風”。
記 者:這場旋風一刮就不可收拾,一直到了1985年,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
聶衛平:第一屆擂臺賽不是1985年,是從1984年10月開始,到1985年11月20日閉幕。
記 者:參加這場比賽的時候,您又遇到了一位勁敵——小林光一。
聶衛平:是。這個勁敵跟我同歲,我們倆是畢生的對手。有人說圍棋是棋手的“情人”,那我倆就是“情敵”,一輩子的“情敵”。
記 者:但棋場下您二位是好朋友,是嗎?
聶衛平:對,那當然了。
記 者:從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之后,大家對您和圍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聶衛平:這個是因為當年的中日圍棋擂臺賽持續時間很長,這樣就給了中日雙方媒體很多報道的時間,在中國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和關心。
圍棋熱最瘋狂的時候,聶衛平出門是這樣的。資料圖片
記 者:這張照片是什么時候您還有印象嗎?
聶衛平:應該是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在大學的校園里。我是中間低著頭、穿著風衣的那個,周圍好幾個警察。同學們熱情太高了,我有點頂不住。
記 者:那個時候,您是很多人的偶像。
聶衛平:因為我們當年在中日圍棋擂臺賽為中國爭了光。當時正好是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時期,中國努力趕超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日本。日本發展在我們之前,經濟起飛得比我們早得多,速度也比我們快得多。我們在圍棋比賽中贏了日本,提振了中國人的志氣,可以說是為改革開放加油打氣了。
記 者:您第一次出國是1976年。
聶衛平:對,當時也是去日本。日本給我的震動之大,很難用語言形容,就是覺得各方面都比我們好得太多。那個時候,根本看不到我們中國的路在何方,是改革開放使人民生活從一窮二白,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困苦的境地追上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成為現在這個樣子。我是中國人,所以我很驕傲。
記 者:我相信改革開放給您個人生活應該也帶來了不少變化。
聶衛平:我們每次去日本比賽,回來的時候只能帶一件“大件兒”,比如說電視、冰箱、音響等等。我當時從日本帶回來的第一個比較高級的商品是錄音機。那時在中國,街上有些年輕人為了顯示自己有錄音機,就提著、放著音樂到處走。我雖然沒有把這個錄音機提著到街上走,但是我也很滿足,我是一個有錄音機的人。
那時候我還有一輛錳鋼的自行車,永久牌的,大概200塊錢左右。那時候,在國內有一輛錳鋼自行車顯得很牛,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說起來,你現在有一輛什么牌子的自行車會感到非常驕傲嗎?不可能。這就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變化。
記 者:您作為這個過程的親歷者、見證者,覺得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圍棋事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化?
聶衛平:我們的圍棋水平從改革開放,也就是1978年開始,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國家為鼓勵圍棋事業的發展,給了我們棋手很高的榮譽和很多的獎勵。1988年,第三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我們打敗了日本,當時的國家體委給我頒發了一個“棋圣”的證書,這是很高的榮譽。1979年我們有一個圍棋的比賽,叫新體育杯,是中國體育界第一個國家計劃安排之外的比賽,是有獎金的。我當時得了冠軍,獎金我記得很清楚,是80塊,當時我認為已經很高了,那時候我月工資大概是62塊錢。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實力越來越提高,圍棋比賽的獎金一路飚升。通過改革開放,中國的圍棋事業和棋手也是受益良多。
記 者: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圍棋事業應該說也是“逆風翻盤”。
聶衛平:改革開放這條路太不容易了,太難了。中國的圍棋事業沾了改革開放的光,是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成長起來的?,F在,中國的圍棋可以說已經是站在世界的頂峰了。
記 者:改革開放推動社會飛速發展,但是現在我們發現,傳統文化也非常重要。您看像圍棋,它是最古老的斗智類的競技運動,您接觸過的比較老的棋盤是什么樣的?
聶衛平:我曾看到過17路棋盤,現在都是19路了。
記 者:17路到19路,多了兩道,您覺得是更難了嗎?
聶衛平:更難了,難多了。有人猜測將來圍棋會不會發展到21路,就是橫是21、豎是21。假如真有那一天,那今天的圍棋理論全部得推倒,得重新來,但我估計得幾百年以后才有這種可能。
記 者:您怎么看待圍棋精神或者圍棋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呢?
聶衛平:圍棋本身非常有魅力,它可以提高人的智力,人學會了就會對圍棋愛不釋手,就離不開圍棋了。關于圍棋的變化,以前華羅庚做過一個比喻:從地球開始排,排到太陽也排不完,變化就這么多。圍棋的變化是一個無限大的數字,你鉆研進去之后,自然就特別喜歡它。圍棋普及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就會變得更有趣,我真的是衷心希望中國所有的小學有一天都能開設圍棋課,這是我的夢想。
記 者:您為了這個夢想,在20多年前就開始努力了。您那時建立了聶衛平圍棋道場,這個道場現在很有名,有沒有計算過大概培養出了多少圍棋冠軍?
聶衛平:中國現在得世界冠軍的棋手,差不多三分之二都是出自于我們這個道場,前后加起來大概有十幾個人。
聶衛平圍棋道場。資料圖片
記 者:照片上這些小孩子年齡都非常小。
聶衛平:基本都是10歲以下。
記 者:學圍棋是不是越早越好?
聶衛平:我有一個徒弟——常昊,他6歲學棋。我聽說現在還有更早的。
記 者:您覺得圍棋入門難嗎?
聶衛平:非常容易。我這么說一點兒都不夸張,入門15分鐘肯定可以會下了。但是,下好圍棋就比較難了。陳毅元帥寫過一首詩,就很精確地點出了圍棋的這個特點——學很容易、精很難。
記 者:所以按照這個說法,其實圍棋有可能作為一個大眾普及型的競技運動。
聶衛平:競技運動是要比賽,其實大家作為娛樂性的活動下一下,不用比賽,不下完、不分輸贏也沒關系,只要大家喜歡下就可以了。圍棋是兩個人之間的斗弈,但同時也是維系兩個人感情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記 者:前不久,您還去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指導那里的人下圍棋。
聶衛平指導服刑人員下棋。資料圖片
聶衛平:這是黑龍江呼蘭監獄,那里關押了很多服刑人員。為了讓這些服刑人員更好地進行改造,出去以后能過上新的生活,監獄里搞了圍棋比賽。當時參加比賽所有的服刑人員,我給他們都下了“車輪戰”。
記 者:您覺得下圍棋對于這些服刑人員來說有什么作用?
聶衛平:圍棋是正能量的,學圍棋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養,從而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我建議全國所有的監獄都應該推廣一下圍棋。
記 者:改革開放以后,互聯網的發展也越來越迅猛了,您怎么看待互聯網對于圍棋的影響?
聶衛平: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帶來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棋手。人類的棋手是絕對下不過頂尖的機器人棋手的,而且差得很遠。但是它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它的很多下法是以前的棋手不這么下的。
記 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您覺得圍棋對于推進體育強國來說有什么樣的作用?
聶衛平:圍棋是體育強國一個組成部分。下圍棋可以提升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養,我希望通過努力,能帶動更多的人喜愛圍棋,從而達到體育強國的目的。
記 者:這是您的圍棋夢,也是您的中國夢。感謝您做客中國文明網。
?。ㄓ浾撸悍堵?nbsp;編導/剪輯:高晟寒 攝像:林和、趙洋 攝影:朱麗晨 監制:姚杰 責任編輯:桑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