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柱升:鄉村振興的紫南之路
發表時間:2018-11-26來源:中國文明網
Play
Fullscreen
0:00
/
0:00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Mute

  記  者:潘書記,您好!能和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紫南村名字的由來嗎?
  潘柱升:紫南村的由來是這樣的,原來在佛山有一個很出名的集市,叫紫洞圩,我們紫南座落在這個繁華的紫洞圩的南面。

  記  者:改革開放40年來,紫南村都有什么變化?

  潘柱升:從大的方面來說,紫南村人從挨餓吃不飽到解決了溫飽問題、實現了小康和現代化,這個變化是最大的。從生產生活方式來講,從原來以種甘蔗、養魚、養蠶等農業產業為主,到現在實現了城鄉一體化。我們的路網建設越來越完善,交通越來越發達,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幸福。

  記  者:2017年,紫南村獲得了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的稱號,紫南村在創建文明村的工作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點?

  潘柱升:紫南創建文明村,我們主要做了四個規劃。第一個是城市規劃。從我回紫南工作這天開始,我就沒有把紫南當成農村,規劃、建設、管理,都按照城市標準進行。城市有公交車、學校、幼兒園、醫院、農貿市場等一系列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這些我希望紫南村都有。

  第二個是產業規劃。在改革開放之初,整個珠三角集體經濟發展得很迅猛,鄉辦企業很興旺。所以有很多化工廠、五金廠、塑料廠都在紫南落了戶。我回來工作后把原來25家高污染、高噪音等落后產能的企業關了。一方面想減少污染,另一方面想為紫南騰出空間,引進綠色、環保項目,通過大項目、好項目來帶動紫南產業發展。目前,紫南村有世界500強的企業,有廣東省工業投資最大的項目,有全佛山陶瓷出口量最大的企業。

  第三個是我們制度的規劃,我們修訂了適合紫南自身管理的村規民約,來規范村民行為。

  第四個規劃是文化的規劃。2015年,我們提出要通過“文化立村、文化興村、文化強村”的發展理念,打造“仁善紫南”。當時,紫南已經基本解決了“口袋問題”,要開始“富腦袋”。我們投資了500多萬元,建起了紫南文化廣場和文化長廊。2017年,我們又建了廣東嶺南家訓館、佛山好人館、紫南村史館等文化陣地。同時,我們還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動。

  記  者:都有什么活動呢?

  潘柱升:紫南基本上每月都有活動。1月1日我們有千人健身長跑活動;3月8日,我們有知識問答比賽,我們把村規民約整理出來,打印發放給全體村民,作為復習材料,通過知識競賽這種有趣的方式讓大家自覺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村規民約;每年7月有紫南村運動會;9月1日是小學生的“開筆禮”,我們邀請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一起參與;9月28日“孔子誕辰”是我們村傳統的活動——紫南美德人物頒獎典禮,我們推選出“紫南十大孝子”“紫南孝十戶”“新紫南人”“十大健康老人”“十大仁善家庭”等五類榜樣人物進行表彰。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評選,而是通過我們的《紫南報》、紫南村官方網站、紫南“一門通”APP客戶端來宣傳這些凡人善舉,號召全村人向榜樣看齊。

 

圖為《紫南報》資料照片。

  記  者:您提到了紫南村還有自己的APP客戶端,能簡單介紹一下嗎?

  潘柱升:為什么我們要建紫南“一門通”這個APP客戶端?因為其他的宣傳手段,包括報紙、網站等形式,大部分時候都只有“我們說”,沒有“老百姓說”,我們聽不到老百姓的聲音。我們這個客戶端是實名制,6000名村民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包括對村級管理、財務管理、財務公開等方面,只要你對我們的工作有看法、有建議都可以說。我每天都要花一個小時去處理老百姓反映的問題。我們承諾,反映的問題必須在24小時內解決。

  當初我們建好這個APP后,很多村民不會用,覺得很麻煩。我們就組織了工作人員,專門給大家講解、普及。紫南有1900個家庭,我們要求每個家庭至少有一個人會用APP,奶奶不懂爸爸懂,爸爸不懂兒子懂。這樣,大家有問題就可以及時反饋到我們這里。比如有一個老百姓在等公交車的時候,看到車站旁的水渠里有一堆很臟的“不明物體”,他就拍了照片上傳APP,并留言說,紫南已經實現了污水管網全覆蓋,為什么還有這堆東西?我看到以后馬上去實地查看,了解污染從哪來,立刻安排人打撈處理,并第一時間在APP上給了這位村民回復。如果沒有這個途徑,這些問題處理起來就會慢很多。

  記  者:剛才您聊了很多關于文明創建的好經驗、好做法。那么,紫南村在開展移風易俗和破除陳規陋習方面有沒有什么讓您印象深刻的事?

  潘柱升:我們文化廣場每天晚上都有人去跳廣場舞、打太極拳。有些人在旁邊一邊看一邊嗑瓜子聊天,嗑完瓜子后就將殼隨手扔到地上,第二天地上就一大堆垃圾。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曾通過貼公告、發微信等方式進行提醒,但效果都不太好。我們義工隊就組織了十個人,拿了盤子每天晚上站在剝瓜子的同志面前,也不批評他們,就說:“您把瓜子殼就放在我盤子里吧,我就站在這里,您剝多長時間我就站多長時間?!边@樣,嗑瓜子的人就不好意思了,馬上找個塑料袋把殼放好,走的時候扔到垃圾桶里。這樣,慢慢就沒有人亂扔瓜子殼了。

  記  者:我們來看幾張圖。第一組圖是一張電子收據單,這張圖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圖為潘柱升工資轉入“紫南書記基金”電子收據資料圖片。

  潘柱升:這要從2007年講起,那一年我剛回紫南工作,老百姓都對我不冷不熱。他們說,對我有兩點懷疑:我以前是個企業家,為什么突然自己生意不做,回來當這個村委會主任,是不是有所圖?第二是我能力到底行不行。為了打消百姓的顧慮,當時我就做了四點承諾:第一,任期不收紫南一分錢工資;第二,任期不租紫南半寸土地;第三,任期不在紫南辦一個企業;第四,任期不安排任何一個親戚在村委會工作。不收的工資怎么辦?我們就成立了“紫南書記基金”,把這個錢存起來,用來幫扶相對困難的家庭。

  記  者:再看第二張圖,上面幾名志愿者的衣服上寫著“紫南黨員志愿者”。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紫南村志愿服務隊的基本情況吧。

圖為臺風“山竹”過境后,紫南志愿服務隊走上街頭打掃家園。

  潘柱升:紫南志愿服務隊發展到今天,已經有270多名志愿者,其中有60多人是黨員。我們看到的這個畫面是今年夏天,臺風“山竹”登陸廣東,路過佛山的時候,很多大樹被臺風吹歪、吹倒,攔在公路上。志愿者們看到了,就自發去清理。被吹倒的樹影響了出行,大家都覺得自己作為村里的一員,理所應當要去管。

  記  者:新時代,紫南村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潘柱升:其實我們的經濟總量和分紅,在整個佛山不是最好的,但是紫南的幸福指數在廣東省算名列前茅。紫南這些年沒有把分紅多少作為檢驗發展的唯一標準,我們更在乎其他體系的建設,包括養老、醫療、環境、教育等,我們要讓幾個體系均衡發展。紫南的發展是為了村民,發展要依靠村民,成果更要與村民共享。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農村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是黨和國家對農村、對農民的關心和愛護。如何才能抓住這個機遇?我認為鄉村振興必須先興人,農村干部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只有農村干部的素質提升了,才能帶領老百姓致富,才能在鄉村振興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記  者:謝謝潘書記,也祝福紫南村的發展之路越走越順、越走越好。

  潘柱升:謝謝。

 ?。ㄓ浾撸和跷挠?攝像:劉鯤鵬 高晟寒 編導/剪輯:林和 監制:胡楊 責任編輯:楊學靜)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學靜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