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天大德為上
發表時間:2018-08-21來源:中國文明網
Play
Fullscreen
0:00
/
0:00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Mute

  記者:首先想跟雷書記聊一聊,您做教師工作多少年了?

  雷鳴:我進入教師行當已經23年了。

  記者:當時為什么選擇教育工作呢?

  雷鳴:我想這可能和我的家庭有關系,因為我的母親就是一名教師,從小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當中長大,對教師這個職業非常熱愛,所以在畢業的時候就首選做一名教師,而且很幸運地就留在了天津大學。

  記者:您也是天津大學的學生?

  雷鳴:是的是的。能留到學校里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我感到非常幸福和幸運。

  記者:您如何理解“教書育人”這四個字呢?

  雷鳴: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最基本的職責和工作任務。習近平同志指出,高校的核心任務就是立德樹人,在人才培養方面關鍵是教師,所以教師一方面要傳授知識和技能,但更重要的是要在這個過程當中去培養學生的正確觀念、對待人生的態度以及如何做人和做事等等。

  記者:天津大學歷史特別悠久,前身是北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改革開放四十年,天津大學取得很大的進步,同時也有很多的變化。那么這個過程中,變化的是什么?不變的又是什么?

  雷鳴:您這個問題非常得好。應該說回顧學校123年的辦學歷程,學校的發展歷史也見證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這所學校成立之初正是國家危難、民族危亡之際,興學救國、興學強國是這所大學的精神原始,也是當時一大批陸陸續續誕生的中國高校所遵循和追求的最重要的精神。

  應該說改革開放四十年,學校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無論是校容校貌、師資隊伍還是科研條件都發生了變化。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學校啟動了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比如說我們的新工科,我們的2030的人才培養改革方案,一流大學建設方案等等,學校事業發展確實迎來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

  也許我們的校址幾經變遷,我們的教師幾經更迭,學生也是來來往往,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大學的精神、大學興學強國的初心、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愛國奉獻的傳統以及矢志創新的追求是始終不變的。所以我想變化當中,也蘊含著不變,這兩種是相輔相成的。

  記者:融為一體的。就像我們天津大學的?;找粯?。

  雷鳴:對。

  記者:?;帐遣蛔兊?,但是我們大學的內涵是不斷升級的。

  雷鳴:對。其實我們這個?;账睦锩嬗昧恕氨毖蟆边@兩個字,寓意著它是從北洋大學脫胎而產生的,1895年建立,之后建成了天津大學。在這個過程當中,“實事求是”的校訓是從1914年、1915年,我們的老校長趙天麟總結辦學20年的歷史,辦一所理工科的大學最重要的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從我們的實際當中去追尋真理,追尋科學的發展規律。

  記者: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天津大學又有一個好消息,被中央文明委評選表彰為“首批全國文明校園”之一,我想這個榮譽應該是來之不易的。

  雷鳴:是的。

  記者:我們在“全國文明校園”創建方面有什么好的經驗、做法,給我們介紹一下。

  雷鳴:去年我們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校園”,這個榮譽對于我們全體師生和校友來說,都是一份非常沉甸甸的榮譽。文明校園創建,還有一些根本的遵循,比如說辦大學要辦什么?最核心的還是立德樹人?,F在強調的“六個好”,歸根結底還在于我們能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是否把學生放到最核心的位置,在整個辦學環境的構建過程當中,他們能夠獲得什么樣的成長,這是這些年我們特別堅持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導向。在辦學當中,學生的獲得感、學生的成長是我們最終的追求。

  同時,在創建過程當中,我們知道一所大學還有很多其他的任務,要有科研,要有很多的學術活動。所以這些年圍繞著國家的重大需求,也圍繞著世界的科技發展前沿和國民經濟主戰場,天津大學在不斷地調整學科布局,不斷地去考慮和設計新的科研項目,應該說成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知道教師是關鍵,所以師德師風的建設是我們學校這些年來最最重要的,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所以在這方面在很早的時候,我們就提出了對師德師風的理解——即“十六個字”的建設目標,希望我們的教師首先要忠誠不倦,一定要圍繞著黨的教育方針來培養我們的學生。同時要求業務精湛,要有好的科研,同時又能把好的科研帶到我們的教育教學當中,讓學生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到我們的這種科技前沿是什么。還要求一個教師和學生之間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所以教師一定要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所以叫摯愛學生。更重要的一點是,率先垂范,通過我們的行為,通過一些實際的行動,來影響和帶動我們的學生。

  這十六個字,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四個統一”,強調的“四有”教師,實際上都是一脈相承的。

  記者:這些點點滴滴相當于是我們這塊含金量很高的榮譽的核心。

  雷鳴:謝謝。

  記者:我在您的個人微博上看到您發的一組圖片,應該也是天津大學一個著名的傳統了,每年的海棠季的時候,會把師生的手稿、筆記作業拿來做一個展覽,這個展覽辦了多少年了?

  雷鳴:應該是從2012年開始,我們就舉辦“做天大精神的另一種寫法”活動。120多年的大學肯定是有自己的特色,因為我們是一個理工科見長的學校,特別強調的是嚴謹、認真扎實的學風和教風,最終形成好的校風。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有一些物化的東西可以去承載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學生和教師真的都是深深被打動,雖然我們很多的表達方式可能過去是用毛筆,后來用鋼筆,現在可能是用電腦,但是這種專注認真的工作態度,要體現在我們學習的點點滴滴當中。所以我們從2012年開始,在辦海棠季的過程當中辦展覽。海棠季是一個重要的學校和社會交流的開放日活動,每到4月份,天津大學老校區大概有將近2000株的海棠盛放,那段時間學校很美。

  記者:是開放的?

  雷鳴:對,是開放的,有一周的時間向市民,向所有愿意到學校來看的人開放。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開放我們的實驗室,也開放我們的校史館,也搞很多的校園文化活動,讓我們的市民、中學生都來體驗。在參觀校史館的時候,很多的學生對我們的筆記作業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們是2014年開始,持續在推好筆記、好作業、好設計等這樣一些展覽??吹浇裉斓拇髮W生,還依舊在傳承著一百多年前的一些優秀的傳統,我們在想,今天我們所書寫的筆記是我們未來人的歷史。

  記者:留下的可能是筆記,是手稿,但是傳承的是天大精神。

  雷鳴:對,是這樣的。

  記者:天津大學是理工類的一流院校。請問,天大的學生需要什么特殊的要求嗎?

  雷鳴:其實我想首先還是一個一般性的要求,大家要按照國家的培養要求,大家要努力學習,要全面發展,我們要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這是很重要的。對于天津大學而言,我們在一百多年前,當時我們老校長就提出來了,叫“形上形下、達材成德”,這是對我們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學生的全面發展,既要能夠學會知識,更要學會學習的方法,同時還要學會我為什么要學習,我為誰而學習。進入新的世紀,我們對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又做了進一步的修訂,除了形上形下、達材成德之外,我們還要求我們學生一定要有家國情懷。

  記者:家國情懷?

  雷鳴:對,家國情懷是一個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另外一種表達,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表達。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我們在學校的章程制定的時候,把它固化下來了,這是天津大學人才培養最重要的規格。

  記者:結合了新時代的要求。

  雷鳴:對。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還特別強調,我們學生除了學習這些理工科的自然科學知識之外,很重要的一點,他們還是要理解中國,同時要熟悉這個世界。所以這些年我們也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美育、體育、跨國的國際交往能力等等方面,我們都要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條件,讓他們能夠有更好的學習機會。前兩天我們校長就帶隊到深圳很多企業,像華為、騰訊等等去做調研,他們對天大學生的評價是,非常務實,非常勤奮,在工作當中穩扎穩打,所以他們的工作成效是非常顯著的。比如說在華為,大概有1600個校友,他們都做著研發等非常重要的工作。企業給的評價就是,這些工作給到他們放心。所以我想沒有比“放心”這兩個字更好的評價了。在我們整個創新的過程當中,其實還是需要能夠十年磨一劍、扎扎實實地做相關的工作。很多的教師和學生也在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來踐行著他們的追求。

  記者:而且我們的老校長吳詠詩也曾經說過,辦大學就是辦氛圍。

  雷鳴:對。

  記者:我們120多年凝心聚氣沉淀下來了的這種文化底蘊也是我們的文化自信。

  雷鳴:對,是我們的文化自信,也是我們的文化堅守。是能夠影響我們一代一代的學人不斷去追求的一種最重要的精神動力。

  記者:如何傳承呢?

  雷鳴:如何傳承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但是它又一定要體現在我們所有的工作細節當中。一方面,這些年來天津大學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是非常重視的,這種文化一定要形成文化習慣。比如說嚴謹治學的校風,我們真刀實槍做我們的畢業設計。我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對青年教師加以培養,比如說在很多的師生互動方面,良好的導學關系的構建方面,實際上我們都在做著這樣一些工作。除此之外,這些年通過我們的師德建設工程,把很多老先生,老專家的故事挖掘整理出來。我們有一個學者檔案計劃,就是把很多的先生的默默無聞的、感人的故事挖掘整理出來,所以我們也是持續地在做這樣一個校園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我們要把它傳承下去,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個氛圍就是體現在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當中。

  記者: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天津大學有什么好的做法嗎?

  雷鳴:教師的水平確實是決定大學的辦學水平,應該說多年來,天津大學始終把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作為我們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一項任務。我們在1895年成立這個學校的時候,當時第一份中國大學的章程上面就明確了大學辦學當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要素,第一個就是延攬人才,第二個是招收優秀的學生。當時就在章程當中非常明確地把它寫出來了,歷代的掌校人都把能夠邀請到最優秀的教師作為他的首要職責。改革開放四十年給了我們更好的機會、平臺和條件,能夠為我們的青年人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一方面很重要的一點,還是要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培訓。我們天大成立了教師工作部,下面有一個教師發展的中心,在這里面為所有的教職員工提供全職業生涯周期各個不同階段的培訓,包括教學方面的,科研方面的,國際交流方面的,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和溝通方面的,以及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等等各種各樣的培訓,我想這個非常重要。

  記者:其實也是通過我們給老師的實踐機會,傳達了一種讓他們不忘初心,不忘當初我們選擇的教師這個職業。

  雷鳴:教師的神圣使命一定和國家的需要結合在一起,和時代發展的需要結合在一起。我想這是我們必須要通過創造機會,帶給我們青年教師的。我們通過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才能夠讓中國的發展訴求在他們的身上慢慢得到體現,我們的大學發展的這樣一種期待在他們的身上能夠得到實現。

  記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

  雷鳴:沒錯,是的。

  記者:馬上要到9月份了,9月份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應該是一個特殊的月份,在這里提前祝您節日快樂。

  雷鳴:謝謝你。

  記者:又有一批滿懷著憧憬的年輕人要步入我們大學的校門,今天想請您在這里給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和莘莘學子說幾句。

  雷鳴:好的。首先要祝我的同仁們節日快樂。也希望我們在工作崗位上,要切實地去踐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和使命,能夠為這個時代去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人。對于青年學生而言,接下來要入校的主體都是00后了,千禧年之后的青年人,未來的世界是你們的。希望你們能夠正確地對待你們的人生選擇,在大學期間既獲得知識也能獲得成長,更重要的是明確自己的方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夠走得更加穩健,能夠走得更加堅實,能夠找到自己人生出彩的機會。

  記者:我們也期待著天津大學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的人才。感謝書記接受我們的采訪?。ㄓ浾撸狐h建 攝像:劉鯤鵬 林和 趙洋 編導/剪輯:高晟寒 監制:鄧植尹 責任編輯:王小偉)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小偉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