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偉:注重弘志立德 創建文明校園
發表時間:2018-08-03來源:中國文明網
Play
Fullscreen
0:00
/
0:00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Mute

  記者:李校長您好,歡迎來到中國文明網。我們這次訪談的主題是《四十人對話四十年》,對于改革開放您有什么印象?

  李志偉:我那個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我1999年來到這所學校,那個時候我們剛開始用投影,就用實物投影給學生上課。就是有一個投影機,你把畫畫好了,或者把一個東西放在這兒,它就投射到黑板上或者是投射到一個白屏上,學生就可以看,那個時候我們覺得很先進。再后來的時候,我們年輕人就學會了做PPT,現在說的這個PPT,那個時候實際上就是把我們要寫的字打在上面,老教師都覺得太新鮮了,說居然可以用這樣的手段,原來沒有過。

  記者:學生也很歡迎這樣的方式。

  李志偉:學生也想看看,比如我們那個時候講《荊軻刺秦王》,說荊軻大概長什么樣,我們有的老師就給畫上,或者到網上去搜,說可能是長這個樣子,學生就覺得太新鮮了。但是現在的這種計算機,網絡,大數據,包括AR、VR,都進入到校園里邊了,所以說這樣的一些變化是年輕人帶到學校當中來的,也是國家的變化,社會的變化帶給學校的一種沖擊。

  記者:您從大學一畢業就到廣渠門中學工作,應該說教育事業是伴隨著您很長一段時間的。在您心中,一名優秀的青年教師應該是一個什么樣子?

  李志偉:優秀的青年教師,我想,現在國家提的新時代教師的標準特別準確,就是應該做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老師。我最敬佩的一個老師已經退休了,他說我這么多年,從來沒有說第二遍教書的時候還看原來的教案,有的懶的人,反正也教過了,教案都是精打細磨的,我再看過去的教案就行了。那個老師告訴我,每一屆學生都是新的,每遇到的一個問題都是新的,所以你要不斷的自我更新。這三個詞是我自己感受最深的,我也在用這個標準來要求我們學?,F在的老師。

  記者:去年年底中央文明委評選表彰了首屆全國文明校園,廣渠門中學恰巧也在其中,您理解當中什么是全國文明校園?

  李志偉:首先說我們得了這個獎項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我理解就是我們能夠參評或者入選文明校園,最后也拿到了榮譽,我個人感覺它更注重的就是這個學校的一種文化的傳承或者說這個學校呈現出來的整體的精神風貌,這是我的理解。

  記者:剛剛您談到了精神風貌。關于什么是文明校園這個話題,我們也特別采訪了幾位廣渠門中學的學生,講的非常生動,看到老師學生都會主動跟老師問好。

  李志偉:對。

  記者:您在這樣一個氛圍當中是不是也覺得特別幸福呢?

  李志偉: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學校有非常濃郁的一種人文氣息,你在這里邊生活會覺得很幸福、很快樂。我們關注兩點,第一關注教師在這里工作幸不幸福,第二關注學生在這里生活和學習的滿意度有多少,每一個老師你是一個優質的生命狀態,你就會給學生以優質的生命狀態。所以每一個老師所展現出來的那種精神樣態,那樣的一種生命樣態,就是帶給這個學生最積極的影響。學校其實就是培養人的精神風貌,當你把他的這種靈魂,內在的氣質培養出來了,我想他外顯的東西一定與眾不同。為什么說在人群當中我能認出來是我的學生,那一定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的,所以您看到的這個視頻里很多人都說廣渠門的學生跟別的學校的孩子就是不一樣。

  記者:這個不一樣在哪兒?

  李志偉:我覺得走出校園以后的行為是不一樣的,很多年前我在學校管招生的時候,有一個家長就找到我,說我特別想讓我的孩子上你們學校。我說為什么?他說我是外地人,來這兒打工的,我不知道哪個學校好,我就在我知道的每個學校門口蹲了一個星期,我就看哪個學校的孩子出來以后是不一樣的,說你們學校的孩子尤其與眾不同,他們是個學生樣兒。我當時也很感興趣,我說那您告訴我什么是學生樣兒?他說他們的書包是雙肩背的,他們在聊天的時候聊的都是你們今天講的是什么,你看了什么呀。他說學生的用語非常文明,而且他們的穿著打扮也像個學生樣兒,同學之間的交往,你也覺得讓人很舒服,

  記者:可以理解“文明”兩個字已經深深地扎根在了廣渠門中學的學生身上了。

  李志偉:對。

  記者:這次成功創建了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有什么獨到的經驗跟我們分享一下?

  李志偉:獨到的經驗不敢說,但之所以能成功,還是學校的歷史文化積淀使然,其實就是因為我們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種學校文化。

  主持人:潛移默化給他們的一種影響。

  李志偉:對。

  記者:在廣渠門中學的校園廣場上有一面墻,墻上刻的是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當時建這個墻的初衷是什么呢?

  李志偉:這個墻,我如果沒記錯的話,建起來大概也有十幾年的時間。我們是2004年搬回到這個校區,2005年或2006年的時候這面墻就建成了。當時的老校長說,人要有精氣神,這個精氣神對于孩子而言你一定要讓他知道他往哪兒去。我們培養來,培養去,就是培養我們的孩子,現在說教育實際上就是要搞清楚你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和怎么培養人的問題。我們當時就想說“少年中國說”,覺得它氣勢恢宏,讀起來瑯瑯上口,特別振奮。想讓它成為學生的一種最上位的追求,因為我們學校有一個宏志班,就是沒有這種黨的政策就不會有宏志班,那么在宏志班的志向上面,我們實際上一直是特別關注學生為什么學習,為什么要給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未來要發展成一個什么樣的人。到了高中階段,我們覺得孩子們應該能夠在價值觀方面幫助他澄清,讓他知道應該往哪兒走。當然這個時候對人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少年中國說”其實是結合著我們宏志教育,對全校學生提出來的一種發展期待,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多一些家國情懷。

  記者:您提到宏志教育,我們了解到1995年的時候廣渠門中學創建了全國的第一個宏志班。

  李志偉:我們叫“華夏第一班”。

  記者:現在20多年過去了,咱們早期畢業生的現狀怎么樣呢,您有了解過嗎?

  李志偉:我是第五屆宏志班的班主任。我是1999年大學畢業來這個學校,特別幸運接的是第五屆宏志班,那種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就油然而生。我當時了解到的信息就是那些孩子是90%幾的一本率,就是當年。

  記者:相當厲害了。

  李志偉:小二十年前90%幾的一本率,后來我們這屆,就拿上大學而言,宏志班早就已經是100%的一本了。然后從就業來講,我更敬佩的是這些孩子,宏志班的教育帶給他們一種精神的強大。其實作為他們的老師,我還是跟他們學了很多東西,因為我大學畢業就當班主任,其實是這群學生成全了我。我們班的學生就很特殊,有個小孩,他父親是腦癱患者,媽媽是盲人,這個小孩上高中的時候,父母都在養老院,然后他在學校住校。后來他高二的時候父親去世,整個喪事處理的過程當中都是他一個人去做。他當時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醫科大學,然后幫助他父母一樣的人去看病?,F在他在我們特別知名的一家醫院做大夫,也是小有名氣了在這個領域,個人發展的也特別好?,F在宏志生像這樣的孩子很多,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是精英。我們也接觸到一些,比如一些國企,一些央企,他們有的人看到我們就說,你是廣渠門中學的校長,說我們單位就有你們宏志班的畢業生,他們干得特別好。

  記者:您聽到這樣的評價有沒有覺得特別驕傲?

  李志偉:我就覺得那就像夸我的孩子,夸我的親人一樣。所以宏志生,其實我們覺得它是這個學校的財富,特別是能夠跟他們一起成長的同齡人,對于他們的影響太大了。

  記者:您說他們是這個學校的財富。但是對于他們來說,他們這樣精神的形成是宏志班給予的,同時也是廣渠門中學給予的。

  李志偉:對,是這樣的。

  記者:我們了解到廣渠門中學有一個理念,叫“打造好人學校”,這個“好人學?!睉撛趺慈ダ斫??

  李志偉:好多人都不明白,因為我們每次說的時候,包括也有一些外單位的人來參觀學習,都會對這個好人畫一個問號,我們就說這個好人學校是2009年提出來的,契機是我們很巧合一個機會了解到學校有一個魏發疃老師,魏老師十幾年做志愿服務,十幾年的時間幫助了70多個人,他就是學校一個普普通通的體育老師,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講過。所以知道這個事情以后,我們很感動,我們覺得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應該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他就是難得的一面旗幟。所以這就是因為魏老師我們提出來打造好人學校,但是這個好人的概念不是做好事的人就叫好人,而是有一種內在的自我追求的人,這樣的人他一定錯不了。所以我們說老師和學生都要去爭做好人。我們總覺得人對了,世界就對了。

  記者:是,沒錯。好人就在我們身邊,好人就在廣渠門中學,也需要我們不斷去發掘,去宣傳,然后向他們去學習。

  李志偉: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就在我們身邊,不用你去尋找。你一回頭,就會發現就在你的周圍。所以我們也總跟學生說,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誰在一起,你跟著這樣的好人同伴去成長,你也一定長得錯不了。

  記者:所以其實我們是讓好人文化浸潤到整個校園的氛圍當中。我們有個小環節叫“我有問題問校長”,之前也采訪了幾個學生,想請您向我們的志愿服務團隊說一句話,您有什么最想對他們說的?

  李志偉:魏發疃志愿服務隊是今年還是去年成立的,其實它也是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呼聲當中成立的。我想跟同學們說,志愿服務隊魏老師是一個符號,是學校的一個精神符號,是一個上位的精神符號,這個符號今天我們有幸接觸了,我希望它能夠成為每個學生身上的標簽,成為每個學生能夠進入到他們靈魂當中去的一種精神符號,就是在廣渠門中學遇見了,離開廣渠門中學的時候帶走它,然后一生都把它作為自己身上的標簽和符號。

  記者:也成為他們身上一份非常寶貴的財富。

  李志偉:對。

  記者:好的。有一位來自宏志班的同學,他想問您的是,現在的宏志班跟過去的宏志班相比有什么不同嗎?

  李志偉:應該說現在的宏志生和過去的宏志生有了很大的區別,可能要回到我們剛開始說的那個話題,就是國家的這種變化,國家越來越好了,社會越來越好了,我們宏志生的這種眼界、見識跟過去也不一樣了,過去我們更多是解決個人的命運,解決家庭的命運,然后讓家庭因為我而改變。現在的宏志生站位和起點就會很高,他可能一出手的時候就把家國情懷系在了身上,背在了肩上,所以他們的志向會更加高遠。所以孩子們有了這種變化,實際上是給了我們更多的、更高的要求。

  記者:廣渠門中學有個校訓是六個特別,您怎么理解這六個“特別”?

  李志偉:這六個“特別”原來是宏志班的班訓,現在是廣渠門中學的校訓,最早的時候,宏志班這個班訓只有四個特別,就是特別有禮貌、特別守紀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我覺得宏志生要做到前四個特別不難,因為他可能從小或者他在家庭外在的空間不允許他不吃苦,不忍耐,但是我們更多的是后天學校給予的,你要引導著他的志氣,引導著他的作為,要給他一種高層面的引領,所以把它作為現在廣渠門中學的校訓。我們感受到其實每一批人,每一代人都需要精氣神,都需要志氣,都需要作為。

  記者:您對教育的理解,從最初的傳道受業解惑,到現在變成了立德樹人。

  李志偉:對,可以這樣理解。

  記者:您猜您在學生們當中的形象是怎么樣的?

  李志偉:我們學生跟我都挺好的。

  記者:平時跟他們的交流多嗎?

  李志偉:我們會有校長午餐,然后他們想提一些意見或建議的時候,就會約我吃飯。

  記者:學生主動約您吃飯?

  李志偉:對,會約我吃飯,然后帶著一堆的意見和建議來,也會到我的辦公室,他們有一些研學課程,也會做一些訪談。

  記者:我們也采訪了一些學生,看看在他們的眼中李校長是一個什么樣的校長,學生們說的非常平實,特別是一位宏志班的學生,他說因為您,因為廣渠門中學給了他一個不一樣的可能。謝謝李校長,同時我們也祝福您,祝福廣渠門中學的未來能越來越好。

  李志偉:謝謝。(記者:范曼瑜 攝像:高晟寒 趙洋 編導/剪輯:林和 監制:劉鯤鵬 責任編輯:原茵)

Scan me!
責任編輯:原茵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