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預告】
這里有走出國門、屢獲盛譽的農民樂團;
這里有精美絕倫、香飄四溢的手工香包;
這里有層出不窮、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節;
中國文明網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訪談節目《40人對話40年》,9月10日將推出徐州市馬莊村原黨委書記孟慶喜專訪節目,敬請關注!
【人物簡介】
孟慶喜,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原黨委書記
【話題關鍵詞】
文明村鎮,廁所革命,文明家庭,文明鄉風,非物質文化遺產
孟慶喜(右)接受中國文明網《40人對話40年》節目專訪。中國文明網 朱麗晨 攝
【精彩同期聲】
孟慶喜:光抓經濟,即便一時發展了,也不會長久。我們確立了文化立村、文化興村、文化育民、文化惠民的發展戰略。為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1988年10月,我們組建了江蘇省第一支農民銅管樂團。第一次登場,就贏得了滿堂喝彩,一下子就把馬莊村給宣傳了出去。從此以后,在招商引資時,我們再也沒有參加過什么洽談會,都是大家慕名到馬莊來。我們也由原來的招商引資變為招商選資,高污染、高能耗的項目我們堅決不要。
每年,我們還有很多節慶活動,像大年初一的農民運動員,正月十五的元宵燈會,三月初八的古廟會,五月一日的農民藝術節,八月的啤酒狂歡節。村民們通過參與活動,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品位,提升了自身修養。
孟慶喜:從1988年開始,我們村就實行了家庭檔案管理責任制,每家每戶都有一份檔案,這個檔案內容包括各家完成生產任務的情況,參加社會活動的情況,清潔衛生、門前三包的情況,還有家庭是否和睦,是否尊老敬老,是否鄰里團結,甚至對雞、鴨、豬、羊的管理,我們都逐項登記、逐項打分,每月一公布,到年終的時候進行評比,是否是先進文明戶就看你全年的總積分,差半分都進不了先進行列,這極大地調動了大家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