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預告】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百年清華的精神風骨;
立鴻鵠志、做奮斗者,這是時代新人的青春宣言。
走過百年滄桑,清華精神如何歷久彌新?
40年改革開放,這所百年大學經歷哪些變與不變?
中國文明網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訪談節目《40人對話40年》,8月27日將推出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新聞中心主任覃川專訪節目,敬請關注!
【人物簡介】
覃川,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新聞中心主任
【話題關鍵詞】
校園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改革開放40年 變與不變
覃川(右)接受中國文明網《40人對話40年》節目專訪。中國文明網 段琳玉 攝
【精彩同期聲】
覃川:把思政課和學生的專業結合起來,而不是把思政課作為一種游離在專業之外。比如說思政課的教師針對美術學院的同學教學的時候,其中一項學習的任務,就是要讓他們把思政課內容融入到自己的專業課程中,比如他們用自己的專業來完成一件作品,他為了創作一幅畫,就要去了解中國革命的歷史,比如紅旗渠的建設是在什么背景下,在什么樣的條件之下,了解了這些,他才能創作出一幅合格的或者優秀的作品。
覃川:要讓更多的青年學生把個人的發展、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前途、與民族的命運緊緊關聯在一起。大家可以看到,在清華早期的這些留學者當中,絕大部分最后都學成歸國,成為了中國近現代各個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國家和民族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次,有報效祖國的志向可能還不夠,你還要有報效祖國的本領。所以我們希望現在的青年學生要真正地把握好在校期間的黃金時期,刻苦努力,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本領,還有就是要具有全球化的視野。
覃川為中國文明網網友寄語。中國文明網 段琳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