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起,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尋古中國》第二季在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開播。
節目以全面的考古證據,全景式系統梳理中華大地上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發展脈絡。節目有諸多首次披露內容,如首次拍攝亞長牛尊的青銅器澆鑄與凝固復原實驗,河南鄭州商代王城遺址核心區書院街北片區遺址,以及長江口二號沉船上發現存放中藥的陶罐、甲午海戰沉艦裝載60枚霰彈的炮彈箱、秦始皇陵百戲俑坑里的鉛磚等。
本季節目中首個播出的《水下考古》系列共5集節目,將分別展示“南海Ⅰ號”古沉船、漳州圣杯嶼沉船、“長江口二號”沉船、南海西北陸坡一號和二號沉船、甲午沉艦考古發掘和歷史研究新成果,揭開從宋朝到清朝一個又一個沉船之謎,并從沉艦考古視角揭示甲午海戰真相。節目突出反映我國40余年水下考古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節點、重大事件,充分展示水下考古與創新科技緊密結合的世界水下考古壯舉。
本季節目持續深化“思想+藝術+技術”融合傳播,充分利用AI新技術、VP虛實融合技術、3D數字孿生技術、微痕修復技術、多模態驅動技術等,營造沉浸感、震撼性的超現實視覺奇觀。(記者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