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廣西篇丨百色平馬鎮百谷村:文明新風浸潤紅軍村
百色市田東縣平馬鎮百谷村有一個特別的名字——“紅軍村”。革命時期,全村85戶131人參加了農民協會、赤衛隊或紅軍,村里還走出了一位共和國少將。新中國成立以后,百谷村不斷傳承紅色基因,在村里建起了紅軍陳列室、紅軍路、紅軍大門、紅軍學校等。經過多年的發展,百谷村已成為全國聞名的“紅軍村”,被列為國家100個紅色旅游點。
如今的百谷村不僅因紅色文化而家喻戶曉,也因移風易俗成效顯著被更多人熟知。
百谷村有一支享譽全國的合唱團,目前已創作了40余首膾炙人口的經典革命歌曲。最近兩年,合唱團的創作曲目有了新的“靈感”,歌手們將新時代文明新風譜成新曲,在群眾中不斷傳唱。
資料圖:百谷村合唱團用紅歌向群眾宣傳移風易俗理念。新華網發(百色市融媒體中心 梁力升 攝)
“美麗鄉村人人建,家家戶戶都受益……”這是當地壯語歌曲翻譯而成的歌詞?!艾F在我們把移風易俗‘五個統一’要求融入革命歌曲的曲調里,反復為群眾演唱,希望能引導大家摒棄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焙铣獔F成員、百谷紅軍村陳列室講解員談志玲說。
談志玲今年67歲,對百谷村的發展變化如數家珍。她向記者說起了過去村里群眾的生活習慣:“以前百谷村群眾買輛小轎車都要宴請四五桌人,鞭炮響個不停,大壽、入伍、上大學、紅白喜事都要大操大辦?!?/p>
為破除陳規陋習,2023年,百谷村按照“五個統一”要求,將辦多少桌、上多少菜、封多少錢、誰去管理、如何監督等問題納入了村民代表大會的議題中,最終群眾一致通過,決心改變大操大辦、盲目攀比的陋習。
“五個統一”制定后,百谷村村“兩委”多管齊下,成立了由鎮掛點領導干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村“五老”、大學生等組成的移風易俗勸導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移風易俗志愿宣傳服務活動。
平馬鎮百谷村黨總支部書記李海波說:“去年以來,我們開展了多項移風易俗活動,現在大家都自覺抵制陳規陋習,紅白喜事宴請一桌不超過500元,隨禮不超過200元,婚喪嫁娶活動不超過2天,村里還把‘弘谷餐廳’作為操辦紅白喜事宴席的場所,大大減輕了群眾的負擔?!?/p>
如今,移風易俗新理念在紅軍村蔚然成風。談志玲說:“打破陳規是我們百谷村一直以來的光榮傳統,未來,我們還要向群眾普及革命烈士勤儉樸素的良好家風,將文明鄉風與紅色宣講教育深度融合,讓百谷村的紅歌越唱越響亮,讓文明之風在百谷村長成參天大樹?!保ā拔拿髦袊敝黝}采訪報道組:張倩 芮靜 梁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