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礦社區:“微更新”帶來“大幸?!?,老社區煥顏“睦鄰新家園”-中國文明網

川礦社區:“微更新”帶來“大幸?!?,老社區煥顏“睦鄰新家園”

發表時間:2024-12-17 來源:新華網
字體:
打?。?/a>

  走進四川綿陽江油市三合鎮川礦社區,智能垃圾分類投放,機動車有序停放,道路干凈整潔,花草郁郁蔥蔥……穿梭在其中,能感受到老社區煥發的新活力。

  而在幾年前這里還是基層治理工作中一塊“難啃的骨頭”——基礎設施老化、衛生環境臟亂、物業入駐困難。

  川礦社區是2009年國企社會職能剝離后移交地方管理組建的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面積1.2平方公里。川礦小區是川礦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居民樓55棟,居民2840戶,其中80%以上為川礦集團退休職工和家屬,是典型的國企改制型小區。

  短短幾年間,川礦小區如何實現華麗轉身?一切的改變,還得從川礦社區探索“眾托管家、賢能持家、薪火傳家”小區治理“家模式”說起。

  近年來,川礦社區注重黨建工作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川礦歷史文化和工匠精神,采取繪制初心墻繪、完善居民公約、選樹社區先進典型等方式,將川礦精神融入文明實踐陣地,讓一個龐大的老舊社區轉變成煥發新活力的“睦鄰新家園”。

  老樹抽新芽,社區生活大變樣

  漫步川礦社區,火車頭、路橋等幾面承載著川礦集團歷史的墻繪引人注目。川礦集團原名四川礦山機器廠,最輝煌時有上萬職工,生產的破碎機、提升機、索道在當時領先全國。提及川礦集團的歷史,居民們言語間滿是自豪。

  社區居民大多是川礦集團退休職工,是有著共同川礦記憶的工友。建立起凝聚居民情感的紐帶,激發居民歸屬感和認同感,成為推進川礦社區這類國企改制小區治理的“關鍵一招”。

  “以前,物業、水電氣都由單位管,不用操心太多?!薄靶^居民工作生活圈子重合度高,彼此熟識,普遍認為‘三供一業’移交前的生活很方便?!薄耙平恢?,面對陌生的物業公司,以及還不太熟悉的社區干部,大家心理上多少有些不適應?!薄ǖV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周瓊華回憶起以前說道:“在最初如何培養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認同感和信任感,是亟須解決的難題?!?/p>

  轉型從喚醒“川礦人”互幫互助的精神內核開始。社區黨委依托小區閑置房產,招募具備各項生活技能的“礦孃孃”“礦叔叔”,打造了一個共享便民生活鋪,分為共享工具區、公益理發區、自助服務區、便民信息區4個功能區。

  綿陽江油市三合鎮川礦社區共享便民生活鋪。新華網發(綿陽江油市三合鎮川礦社區供圖)

  在這里,居民既可以享受低于市場價的理發服務,也可以免費獲取便民服務信息、借用便民共享工具,還可以協助老年人開展各種代辦服務。居民不出社區就能解決生活中的微小需求,社區將服務延伸到了“最后100米”,居民互幫互助更溫暖了人心。

  2021年,社區居民劉延素報名成為一名社區理發能人。單剪3元,洗吹4元,洗剪吹5元,空閑時還可根據預約提供上門服務。居民得到了實惠和便利,劉延素的退休生活“也找到了意義”。

  2023年,川礦社區通過民意調查、意見收集、組織發動、共同參與的方式,建成投用便民共享晾曬場,將服務做到了群眾心坎上。

  2024年初,川礦社區又多了一家平實溫馨的愛心食堂,面積不大,但每天前來就餐的居民絡繹不絕。社區居民劉大爺作為愛心食堂的???,他點贊道:“每天都會在居民群里和食堂小黑板公布當日菜單,菜品豐富、價格實惠,我們老兩口經常來這里吃飯?!?/p>

  小事雖小,卻辦到了社區居民心坎上,溫暖了人心。周瓊華表示,川礦社區生活大變樣,社區治理越來越順,居民的信任感和歸屬感不斷增強。

  綿陽江油市三合鎮川礦社區愛心食堂。新華網發(綿陽江油市三合鎮川礦社區供圖)

  探索自治模式,解決“關鍵小事”

  如今川礦社區煥發新的生機,得益于“因地制宜”地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經過社區黨委多次深入社區走訪群眾需求,川礦社區走出了一條“對癥下藥”的治理道路——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

  川礦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多功能廳內安放了一張長桌,這里承擔著矛盾糾紛調解、心理疏導、網格化服務等多重功能。

  綿陽江油市三合鎮川礦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服務站點。新華網發(綿陽江油市三合鎮川礦社區供圖)

  “川礦社區采取業主自治的管理方式,以退休黨員為骨干,組建起了‘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小區自管小組’的管家隊伍,其中退休黨員占70%以上?!敝墉側A向記者介紹著社區自治模式,充分借助“壩壩會”、小區議事會等協商平臺,引導居民自主協商。小到居民區晾曬和保潔,大到場地規劃、社區改造,只要是關系街坊鄰居生活的,都可以拿到小區議事會議一議。

  今年69歲的劉主和是川礦社區業主自治委員會主任和自管小組組長,也是第一、二屆“社區好人”獲得者。劉主和退休前曾擔任川礦集團的工段長,退休后仍在社區發揮余熱——居民樓改造時,精通機械制造的劉主和承擔起監工職責;下水道堵塞時,作為技術能手的劉主和到每一個現場指揮疏通工作;矛盾糾紛發生時,熟知川礦社區大事小情的劉主和為調解雙方擺事實、講道理,劉主和始終把小區事務當作自己的事來辦。

  “第三屆‘社區好人’還要推舉我時,我堅決拒絕了,川礦社區還有很多好同志值得這個榮譽?!闭劶皹s譽稱號,劉主和非常謙虛,他表示,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這是他從生活中獲得成就感的秘訣。

  在以劉主和為代表的68名“銀發黨員”、5支“小區管家”志愿服務隊伍的帶領下,川礦社區居民們積極參與到小區的環境整治、設施維護等各項工作中,形成了良好的自治氛圍,環境衛生徹底改善,鄰里和諧互助,社區居民滿意度、生活幸福感不斷攀升。

  “社區事務大家管,我的小區我作主?!北娡泄芗易灾文J骄燮鹆嗣裥?,激發居民對川礦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逐漸成為一張靚麗的名片,推動川礦社區治理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借時代東風,激發社區文化與經濟活力

  如果把川礦老社區煥新比作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目前已闖過保留記憶和提升品質這兩道難關,那么如何乘著時代發展東風、激發社區文化與經濟活力,是川礦社區未來發展需要思考的問題。

  礦孃孃編織社是川礦社區為煥活社區經濟、融入時代發展所培育的一張“王牌”?!拔彝獬鰧W習考察,看到沿海城市組織社區能人巧匠、創立自主品牌,就想到我們社區的孃孃們打毛線、做編織的手藝也不差?!敝墉側A介紹著編織社的組建經歷。

  綿陽江油市三合鎮川礦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新華網發(綿陽江油市三合鎮川礦社區供圖)

  社區通過提供匠心坊平臺,將社區內廣大手工藝愛好者、下崗職工、退休孃孃、全職媽媽、特殊困難居民等組織起來,提供編織技能、產品設計等培訓,探索“社區經濟+社區公益”的方式,嘗試“線上+線下銷售”,推動編織社的各類手工產品變現。

  據周瓊華介紹,編織社目前除了線下售賣手工藝品,也在積極探索拓展線上電商銷售渠道,“礦孃孃們有了可持續發展的事業,學習新技藝的積極性很高,生活也更有奔頭了”。

  鄰里劇場則是川礦社區激活社區文化的另一項重要舉措。明亮寬敞的小劇場,既是宣講理論政策的陣地,又是社區文藝愛好者排練展示的舞臺,還是老年大學開設藝術課程的教學點。

  “我以前要走很遠去老年大學上課,現在下樓就能享受各種文娛活動?!贝ǖV社區退休居民李和林對鄰里劇場豎起了大拇指,“老年大學的老師會過來授課,我去年報了合唱班,今年報了聲樂班,退休生活很充實”。

  通過與江油市老年大學共享教學資源,共同組織參與多種文藝比賽,鄰里劇場為川礦社區居民的退休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與此同時,鄰里劇場也為其他社會組織提供活動場地支持,以川礦社區為點輻射周邊地區,打造共榮、共享、共建生活圈。

  隨著社區治理的不斷深入,如今的川礦社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芭f貌換新顏”的川礦社區已成為江油“引鳳筑巢”的重要一環——川礦小區中部分國有房屋被打造成全綿陽首家面向藍領技術工人服務的人才公寓,藍領公寓成為一批初來乍到的年輕建設者融入川礦社區、融入江油的第一站,“新鮮血液”入住實現了“老居民”與“新居民”的融合,更推動了川礦社區融入時代發展新浪潮。

  從曾經的“難啃骨頭”到如今的幸福家園,新時代的川礦故事仍在書寫,不變的是川礦社區居民們對幸福生活的堅定追求和不懈奮斗。(采訪報道組:楊方彧 彭紫薇)

【責任編輯:王泓凱】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