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山東篇丨文明鄉風吹沃野——看山東濰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如何憑“新”而變
鄉風文明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與手段。近年來,山東濰坊融合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創新實施文明鄉風促進工程,打造新載體、探索新模式、挖掘新動力,倡導移風易俗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農民文明素養,使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等在鄉村蔚然成風。
把婚禮搬進蔬菜大棚
昌樂縣五圖街道庵上湖村是全國文明村,大棚蔬菜產業發達,以“庵上湖放心瓜菜”聞名全國,該村在抓好經濟發展過程中,狠抓鄉風文明建設。
結婚典禮一般都在酒店辦,庵上湖村的年輕人卻把婚禮搬進大棚,村里的講解員擔任司儀,村內大鼓隊、秧歌隊義務助演,田園婚禮新潮又省錢,一年內就有5對新人選擇在大棚內辦婚禮。村里給年輕人提供免費的結婚場地,辦當下時髦的田園婚禮,家門口現成的大棚和鄉村振興學院餐廳、多媒體設備等都派上了用場,村干部和志愿者還全程義務參與婚禮服務,為新婚喜主省心省錢,贏得群眾擁護。
“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看到庵上湖村不僅倡導婚事新辦,還在村規民約中約定“厚養薄葬”,禁止喪事鋪張浪費,提倡生前厚養,弘揚孝善文化。在重陽節,村里還隆重評選“最美家庭”“最美老人”“好媳婦”“好婆婆”,在“孝善榜”上公示,以榜樣示范弘揚孝善文化。
庵上湖村設置村規民約積分,掛鉤年底評優分紅,搭建“一戶一碼”線上管理平臺,變傳統公開欄為門前懸掛帶二維碼的小木牌,“碼”上公示,激發村民開展移風易俗的積極性。村紅白理事會對喪葬嫁娶的儀式流程、隨禮金額等給出明確標準,達標即可以賺取積分,選擇理事會操持的也可以賺取積分。理事會成立16年來,每年為農戶操持婚喪嫁娶等事宜十幾次,平均每戶節約支出2萬多元。
正是有了村規民約和積分舉措,“簡婚、厚養、薄葬”已在庵上湖村成為新風尚。
濰坊青州市南馬蘭村的“美德超市”積分兌換區。新華網發(濰坊青州市文明辦供圖)
不比吃穿比美德
青州市高柳鎮南馬蘭村將積分制作為提升鄉村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把村民文明善舉量化為“美德積分”進行“存儲”和使用,推動美德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與鄉村治理共融互促、有機結合。
為確保積分制順利進行,該村制定了可量化的“美德積分”正、負面清單,將村民主動參加村莊清潔等志愿服務納入正面清單;對村民未履行“門前三包”、破壞村莊環境等行為納入負面清單,并以此為依據,對村民相關行為相對應地進行加分、減分。在月度匯總的基礎上,每季度以戶為單位出具一張“美德榜”,對綜合排名前50的戶進行表揚。
南馬蘭村黨支部整合村內志愿公益力量,成立“美德積分”理事會,統籌推進積分制相關事項,以及志愿者隊伍管理。積分不僅用于排名,還可以在村辦的“美德超市”里兌換物品。積分高的家庭或個人能在參加村里評選時享受優先政策,還能享受農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的優惠貸款政策。2023年,該村共為126戶“美德高分戶”發放3萬元表彰獎品,有7戶享受了優惠貸款政策。
開展積分制以來,南馬蘭村的村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村莊建設和鄉村治理中,在長者樂堂、助老食堂、休閑公園等場所里,在文藝村晚、美德宣講等活動中,處處都有村民開展志愿服務的身影?!安槐瘸源┍让赖隆背蔀樵摯宓娘L尚。
志愿服務困難群體
近日,在濰城區軍埠口綜合項目區大崖頭村一名現役軍人的家里,幾位“紅馬甲”正在走訪慰問,幫忙清掃衛生?!傲私獾竭@家孩子正在部隊服役,只有父親一人在家且身體不好,我們便組織志愿者定期來幫扶,讓前方服役軍人安心,讓后方家人暖心?!敝袊萌?、濰坊市美生社工理事長、濰城區志愿服務聯合會會長王明秀說。
這是濰城區創新推行“教育引導+關愛幫扶”文明實踐新模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區積極引導社會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及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組織發揮自身優勢,下沉鄉村一線,對“一老一小”等特殊困難群體精準服務,從解決群眾的身邊小事著手,力所能及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將溫暖及時送到群眾心坎上。
“一老一小”是現在鄉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解決好他們的教育、照料、就醫等問題,不僅能切實幫扶困難群體,還能迅速凝聚民心民意,提升鄉村文明程度。
近年來,濰城區組織各村居廣泛組建群眾“家門口”的文明實踐服務隊伍,引導退休干部、老教師、退伍軍人等有事干、愿參與,履行社會責任,有力地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和美鄉村注入澎湃動能。(“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普韻喬 肖樹梓 李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