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青海篇丨格爾木:統籌推進 融合發展 文明之花綻放昆侖山下
亮麗整潔的街道、安全暢通的交通、文明有禮的市民、停放有序的車輛及一抹抹隨處可見的“志愿紅”……青海省格爾木市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大力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文明實踐成果豐碩。
育紅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夏靜 攝
精準服務群眾 聚力美好生活
“老李,你今天是要畫畫還是和我們一起跳舞???”
“今天有個醫保知識講座,我先去聽聽,然后再和你們一起跳舞?!?/p>
在格爾木的育紅巷社區門口,幾位阿姨聚在一起談論著今天跳舞選用的曲目;一些帶著小朋友的年輕夫妻,把孩子放在社區里的幼兒活動室里,讓孩子在這里玩耍,等他們忙完了再來接。
“社區服務很好,我們有時候特別忙,顧不上孩子,就可以把孩子放在社區的幼兒活動室,來這兒的小朋友挺多的,工作人員陪伴他們也很有耐心,把孩子放在這里,我們工作起來很安心,社區的這項服務真是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表n女士說。
育紅巷社區的居民正在社區活動室書寫“?!弊?。夏靜 攝
育紅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面向轄區居民開展理論宣講、主題教育、文化傳承的有形陣地,以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活動,將文化服務送到群眾身邊,為精神文明不斷加碼。站內設有幼兒閱讀室、活動室等,孩子們可以聽故事、做游戲,老年人在這里跳跳舞、練練書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理論宣講活動,展示出居民對新時代幸福生活的熱愛。
在育紅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諸多活動,只是格爾木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深化全域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育紅巷社區工作人員在兒童之家里陪伴轄區的孩子們閱讀書籍。夏靜 攝
格爾木市積極深化拓展文明實踐陣地,提升志愿服務能力,實現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重點打造未成年人心理關愛服務、“三紅”服務、“三個一”、“五心”、“一巷八戶長”等文明實踐社區服務品牌,整合全市優勢資源、盤活閑散陣地、激發志愿活力,圍繞“服務老、愛護小”服務內容,推動形成全覆蓋、菜單式的文明實踐活動服務網絡,真正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奧體廣場的城市書房里市民在讀書、學習、工作。馮春梓 攝
夯實民生基底 提升文明水平
隨著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文明之風吹拂過格爾木的每個角落。
正要去體育場城市書房里看書的市民秦棟告訴記者,現在找個安靜的地方看書或者寫點東西都很方便,家門口就有城市書房,環境也很好。這兩年,政府還修建了很多的小公園,晚上和家人吃完飯,可以帶孩子去玩一會,自己也能鍛煉下身體。
近年來,格爾木市不斷在基礎設施、市容市貌、交通秩序、人居環境等方面下功夫:裝修設計時尚、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文化空間惠及群眾;“口袋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農貿市場規范有序,“臟亂差”難尋蹤影;街區環境改造提質,群眾出行更加通暢;沿街建筑店鋪整潔亮麗,城市形象煥然一新。
“文明的樣子”在格爾木隨處看得見、摸得著。
“現在各主干道的路口處,能看到紅馬甲的身影,有時候還能看到他們在撿垃圾,市民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亂扔垃圾、橫穿馬路、車輛不禮讓行人的現象越來越少,環境衛生變得越來越干凈?!笔忻癯堂粝颊f道。
格爾木市還依托文明實踐中心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日、“公民道德宣傳日”等集中宣講活動,邀請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分享工作經驗,講述生活中的故事;組織開展第三屆“格爾木好人”評選,進一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傳遞社會正能量。
長江源民族學校的學生們正在做廣播體操。馮春梓 攝
文明之花朵朵開 春風化雨潤無聲
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氛圍濃厚的校園文化……在格爾木市長江源民族學校里,不僅有瑯瑯的讀書聲,更有浸潤人心的文明之風。
長江源民族學校提出“源頭一滴水 世界一條江”的辦學理念,并積極推進文明校園創建。
學校不僅每學期都會開展以“文明伴我行”為主題的活動,每周還要組織一次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文明餐桌的評選活動,積極打造文明教師隊伍,促進教師文明從教、以德育人,樹立先進典型。同時,學校還設置了“長江小衛隊”環保課程、民族團結教育課程、藏詩歌課程、藏書法課程等品牌課程,以及“一心四全八陣地+民族團結”“小手拉大手、生活更美好”“雛鷹爭章 實現夢想”等工作品牌,讓文明之光照亮教育理想,讓文明之花芬芳美麗校園。
長江源民族學校的學生們正在進行漢字聽寫比賽。高晟寒 攝
“學校讓我們從自身做起,保護生態環境,愛護校園的一草一木,不亂丟紙屑、垃圾,從小事做起,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使用文明用語,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好學生?!睂W生白尕拉毛說。(采訪報道組:高晟寒 鐘奕 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