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兵團篇 | 歌聲里的兵團-中國文明網

文明中國·兵團篇 | 歌聲里的兵團

發表時間:2024-12-20 來源:兵團日報
字體:
打?。?/a>

  圖片航拍位于一師阿拉爾市的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資料圖片)。 官躍志 攝

  一

  1954年10月,新疆10萬駐軍官兵集體就地轉業,組建兵團。70年來,一代代兵團人用青春熱血書寫對祖國無限忠誠的同時,用歌聲唱出發展、弘揚先進文化的豪邁。

  “白雪罩祁連,烏云蓋山巔。草原秋風狂,凱歌進新疆?!边@是王震將軍的一首詩,后來經王洛賓譜曲,便成了這首氣勢磅礴的歌曲《凱歌進新疆》。無論是詩的意境,還是歌的詠唱,對于兵團人來說,都是無法繞過的情感記憶。崢嶸歲月里鐵流西進的壯舉,意味著特殊使命的開端。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蹦悄瓿醮?,廣袤的南疆墾區已經開始了繁忙的春耕播種。在農一師(現一師)阿拉爾墾區檢查工作的王震將軍,有感于屯墾事業蓬勃發展的勢頭,頗有感慨地寫下了這首詩。如今,這首詩已經成為對兵團前世今生的最好概括,也被當作歌曲《兵團進行曲》的開篇唱詞?!跋蚯?,向前,永遠向前,我們是光榮的新疆兵團?!碑敱鴪F人向每一位遠來的客人熱情地介紹、吟唱這首歌的時候,自己心中也會一次次被感動著、激蕩著,“兵團人”這個稱呼成為70年來與日俱增的榮光。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使命,每一代兵團人有每一代兵團人的責任?;赝麃砺?,一代代兵團人用70年的接力,譜寫出今天的輝煌。

  “我們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場?!币皇住缎陆谩烦?0多年,當初軍墾戰士們對開發新疆、建設新疆、發展新疆的憧憬,如今早已變成了現實。這首歌是著名作曲家劉熾和馬寒冰合作的組歌《邊疆戰士大合唱》中的一首。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首歌的首唱者陶思夢就是“八千湘女”中的一員。1950年,16歲的她從湖南參軍進疆,因為嗓音高亢、音質清純,第二年成為《新疆好》的首唱。后來,年輕的陶思夢唱著《新疆好》參加了首屆全軍文藝匯演,獲得了三等獎。千萬別小瞧這個三等獎,《新疆好》成為新中國成立后新疆第一個獲全國大獎的文藝作品。70年來,這首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傾情傳唱中,將兵團各族群眾對新疆這片熱土的全部美好感情,深深刻進時間和記憶的年輪。今天的新疆,早已是兵地各族群眾共同的家園——“我們美麗的田園,我們可愛的家鄉”。

  圖片四師可克達拉草原之夜風情園一隅(資料圖片)。 據兵團日報資料庫

  二

  “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959年,八一電影制片廠赴新疆拍攝反映兵團屯墾戍邊生活的大型藝術紀錄片《綠色的原野》。為了更好地突出兵團特色,導演張加毅親自撰寫了歌詞,21歲的田歌現場譜曲,在看似不經意間創造了音樂史上的神話。這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東方小夜曲”的《草原之夜》,多年來一直傳唱不衰,成為經典。

  當初,兵團人本著不與民爭利的原則,在風頭、水尾、路盡頭的大漠戈壁開荒造田、屯墾戍邊。漫漫長夜,年輕的軍墾戰士“想給遠方的姑娘寫封信,可惜沒有郵遞員來傳情”。即便如此,他們的夢想從未停滯,堅信辛勞的雙手一定能夠創造充滿奇跡的未來?!暗鹊角Ю镅┫?,等到那草原上送來春風,可克達拉改變了模樣,姑娘就會來伴我的琴聲?!北鴪F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在一首歌中得到充分釋放和展示。

  如今,沿著這首歌中展現的詩和遠方,兵團人把夢想變成了現實。從額爾齊斯河畔到帕米爾高原,從伊犁河谷到石河子、五家渠、阿拉爾、圖木舒克再到可克達拉,從最初的一座城市到如今的12座城市、星羅棋布的城鎮,現代化的新城在當年空曠的草原和荒涼的戈壁之上崛起,那是兵團人不屈的信念、挺起的脊梁。

  “人人都說江南好,我說邊疆賽江南?!北鴪F人喜歡直抒胸臆,愛憎分明,敢于把對邊疆的熱愛唱給全世界,勇于把改造邊疆、建設邊疆的雄心昭告天下。拍攝于1965年的兵團題材紀錄片《軍墾戰歌》播出后,這首由袁鷹作詞、田歌作曲的插曲《邊疆處處賽江南》一夜之間響徹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優美的歌聲、悠揚的旋律把一個社會主義的新邊疆展示給全國人民?!俺既竞?,雪山倒影映藍天;黃昏煙波里,戰士歸來魚滿船?!边@是軍墾戰士生活的詩意寫照,也是社會主義新邊疆獨有的自然人文風光。對腳下熱土的愛,需要用歌聲才能淋漓盡致地表達?!傲謳О倮?,萬古荒原變良田;渠水滾滾流,紅旗飄處綠浪翻……汽車飛奔煙塵卷,棉似海來糧如山?!比绺枞绠嫷谋鴪F,吸引了全國大批知識青年投身兵團、支援邊疆,為邊疆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活力。

  “坐上大卡車,戴著大紅花,遠方的青年人,塔里木來安家……我們熱情地歡迎你,送你一束沙棗花?!边@首李幼容作詞、馬輝作曲的《送你一束沙棗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勾起兩代兵團人的思緒,跟隨記憶回到那個火紅的年代,品味那段火熱的生活?!皝戆?,來吧,年輕的朋友,親愛的同志們!”這親切而又甜美的召喚,激勵數十萬青年義無反顧地告別家鄉,踏上了西行的列車。老一代還健步如飛,新一代又緊緊跟上。如果說歌詞里的描繪在當時還只是一種美好憧憬的話,如今的兵團早已超越了憧憬的歷史階段,實現了改革發展的新跨越。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機械化,建設新中國的優質糧棉高產基地,當好生態衛士,已經成為新時代新征程上激勵兵團人勠力前行的新使命、新榮光。

  圖片魏德友在巡邊(資料圖片)。 據兵團日報資料庫

  三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懊鎸︱暄训慕绾?,背靠親愛的祖國,我們種地就是站崗,我們放牧就是巡邏?!边@首《軍墾戰士的心愿》由安靜作詞、田歌作曲,曾是四師六十二團的團歌。歌詞道出了兵團人衛國戍邊經歷的艱辛困苦和對祖國的赤膽忠心。

  每當歌聲響起的時候,眼前就會浮現出兵團70年來戍邊英雄群體的形象。為了祖國英勇犧牲的英雄孫龍珍,60多年奔波在巡邊路上的魏德友,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衛士的馬軍武等等,這個英雄的群體不斷賦予兵團精神更加豐富的內涵,彰顯出兵團精神的時代價值。70年來,一代又一代兵團人秉承著“國家利益就是兵團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團大局”的初心,在開發建設新疆、增進民族團結、推進社會進步、鞏固西北邊防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圖片七師一二六團戈壁母親廣場一角(資料圖片)。 牛想偉 攝

  “在我的家鄉有座雕像,它珍藏著母親青春的模樣?!边@首《屯墾爹娘》,創作者郭藜、楊淞建都是生活在邊疆的第三代兵團人,他們年輕富有朝氣,接過父輩們光榮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責任,在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默默奉獻,在積極參與維穩戍邊、改革發展的同時,創新創造著兵團人的精神文化產品。這首歌曲榮獲了第十三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成為新時期兵團人唱響的最強音。聽著歌曲,讓人不由得想起八千湘女、山東女兵,想起從全國各地融入兵團事業的一代代青春芳華的女性,想起飽經風霜的戈壁母親。她們在荒原奉獻青春,她們在戈壁孕育生命,她們把兵團人的根須深扎在邊疆的泥土之中,她們用無私大愛給后代創造了新的家鄉。

  “爸爸媽媽在邊疆有了家,之后就有了我和美麗的花?!?019年10月中旬,中國文聯文藝扶貧原創歌曲音樂會在北京二七劇場舉行。當晚,歌唱家們演唱了12首優秀扶貧歌曲,通過熱忱演繹每一首情感真摯的歌曲,謳歌每一片熱情而充滿希望的土地。其中有一首名叫《熱愛》的歌曲,是中國文聯組織詞曲作家韓葆、王曉峰專門為三師五十三團譜寫的。面對時代之問、使命之問,“日月星辰多牽掛,你的笑容是最美的回答”。之后的許多場合,這首歌被一再傳唱,成為新時代兵團題材音樂新經典。之所以能夠快速“出圈”,主要還是這首歌唱出了一代代兵團人對腳下的土地、對深愛的祖國的拳拳赤子之心。

  “在很遠很遠的地方,遠來的客人叫它邊疆。這很遠很遠的地方,早來的我們都叫它家鄉?!边@首飽含真情的《邊疆》,由宋小明作詞、子山作曲,蘊含了兵團人對邊疆這片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深沉的眷戀和對家鄉無比深情的謳歌。這首歌第一次在兵團演唱,是2023年5月在八師石河子市舉辦的中國文聯“新歌唱新疆”原創歌曲演唱會上。還未等歌唱家演唱結束,臺下觀眾的掌聲便雷鳴般響起,經久不息。這其中有“遠來的客人”,更多的則是“早來的我們”。詩人艾青說過,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每一個兵團人談及邊疆和家鄉,同樣都是魂牽夢繞、無法割舍的地方,怎么不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70年篳路藍縷創偉業,70年堅守初心寫芳華?!澳憧茨莵児呕脑?,滄桑變化;你看那大好河山,錦上添花?!边@句歌詞同樣出自半個多世紀前的紀錄片《軍墾戰歌》。那個時候,兵團正處于艱苦創業、發展壯大的關鍵時期,兵團人心懷壯志、揮灑豪情,“邊疆春色美如畫,處處戰歌處處花”。

  70年后的今天,豪情滿懷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的兵團人,信心百倍擔負起維穩戍邊、現代化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新使命新任務。站在新的起點,“若問起邊疆人的心愿”,這道題仍然會一次次擺在每個兵團人面前,相信每個兵團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同一個答案:“身在天山,心懷天下!”

【責任編輯:朱麗晨】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