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陳爐人,我有責任有義務講好我第二個故鄉的故事……”戴著遮陽帽,身上背著擴音設備,這位穿梭在游客中間、身材瘦小的老人,就是吳歡喜。他每天都會在巷子里用生動的語言為游客們講解陜西銅川陳爐古鎮的歷史。
陳爐是我國古代著名瓷窯“耀州窯”的窯場之一,因“陶爐陳列”而得名,陶瓷燒造歷史悠久,有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美譽。罐罐壘墻,瓷片鋪路,窯洞層疊,古鎮的建筑風格極具特色,吸引著游客們前來觀光。
2012年起,古鎮居民吳歡喜專職講解耀瓷文化、陳爐古鎮人文歷史。他獨具特色、詼諧幽默的語言受到游客的喜愛,不少人慕名而來,專程來聽他的講解。

吳歡喜向游學的孩子們講解耀瓷文化。受訪者供圖
昔日“修鞋匠”到今朝“講瓷人”
說起吳歡喜的講解員工作,要追溯到20世紀的90年代。吳歡喜是渭南富平人,與陳爐陶瓷廠工人李菊鳳結婚,自此定居陳爐古鎮。1997年,吳歡喜在陶瓷廠門口擺臺修鞋?!瓣悹t古鎮是宋元以后耀州窯唯一尚在制瓷的舊址,其將耀州窯爐火延續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形成‘爐山不夜’的獨特美景。更因‘陶爐陳列’而得名,作為陜西乃至西北最大的制瓷窯場,被譽為‘東方古陶瓷生產活化石’?!蹦菚r候,這樣的講解詞天天在吳歡喜耳畔回響。
作為當地居民,他覺得這樣知識化的講解詞不夠生動和吸引人,熱心的他就做起了義務講解。時間長了,偶爾也有游客請他當向導。就這樣,他萌生了做講解員的念頭。
那時的吳歡喜還是個“門外漢”。在妻子的影響下,吳歡喜開始了解到一些頗為專業的陶瓷制作信息。為了彌補知識欠缺,吳歡喜又閱讀了大量專業書籍,逐漸深入了解陶瓷文化,做講解員的念頭愈發強烈。通過不懈努力,終于在2012年正式成為陳爐古鎮的全職講解員。
在全面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吳歡喜從游客的角度精心打磨講解詞。面對不同的游客群體,吳歡喜采取靈活多樣的講解方式。對于普通游客,他重點介紹古鎮的陶瓷文化與民俗文化,特別是“罐罐壘墻譜歷史,瓷片鋪路寫文化”的獨特景觀,以及層層疊疊、狀如蜂房的獨特民居,讓他們充分感受耀瓷文化的魅力。而對于藝術家與寫生團隊,則帶領他們發現古鎮中最美的寫生點,感受罐墻在陽光下的絢麗色彩與詩情畫意。
陳爐古鎮猶如鄉村畫廊,畫中有畫,畫中有趣,畫中有味,畫中有情。為了做好講解服務,吳歡喜常常事無巨細地忙活,做方案、備課、聯系接待服務……小到十人的研學活動,大到二三百人的研學之旅,他量身打造活動方案。近年來接待研學團隊百余個,讓學生們從欣喜而來到滿載而歸,被游客稱為“陳爐古鎮第一講”。
積極踐行文明實踐 助力文化傳承
一城之美,始于文明。銅川市組建宣講志愿隊伍,培養“百姓名嘴”,瞅準群眾關心的“身邊事”,開展“黨的聲音進萬家”“微講堂”等活動,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繪聲繪色宣講,讓“黨的聲音”走進老百姓心里,落地生根。吳歡喜便是宣講志愿隊伍的一員,2022年被評選為全市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
吳歡喜還積極投身到文明實踐中去?!奥飞先硕?,景區人多,不開英雄車,不開賭氣車。安全到家才是最近的回家路,千百年的陳爐不懼雨雪風霜……”今年國慶節期間,吳歡喜和銅川市交警支隊在陳爐古鎮網絡直播,給大家宣傳交通法規,傳遞文明交通理念。多年來,如果遇見游客非常多時,他就作為安全協管員一邊講解,一邊疏導交通。
自被銅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聘為銅川市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員,吳歡喜每到法定節假日,就會在各視頻平臺,以快板兒或者順口溜的形式提醒大家。
2023年3月,吳歡喜被聘為中國工農紅軍陳爐紅軍小學校外輔導專家?!叭缃裎覀兊纳畋让厶?,莫忘當年創業苦。我們要時刻牢記紅軍的革命奮斗品質,勉勵自己學習上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難……”作為校外輔導老師,他用生動形象的話語,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深地扎根在小學生們幼小的心靈里。
做“正能量”導游 多渠道講好“陳爐故事”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社交媒體成為新的宣傳途徑,吳歡喜認識到,口口相傳的講解方式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必須不斷創新,才能適應變化。2019年8月,吳歡喜注冊了“陳爐古鎮第一講”的視頻賬號。沒有專業策劃、拍攝、剪輯和運營,五年來,吳歡喜憑著一腔熱血和不懈努力,拍攝短視頻七百余條,古鎮風貌、制瓷工藝、風土人情、特色美食等都呈現在他拍攝制作的短視頻中,獲贊36.4萬次,被網友稱為“導游網紅”。
通過網絡慕名而來找吳歡喜講解的游客絡繹不絕。每逢旅游旺季,他每天從早忙到晚,時常顧不上吃飯?!斑@是罐罐壘墻的最佳拍攝地。您站在那個地方,我幫您拍張照?!眳菤g喜一邊講解一邊幫游客拍照。很多游客把照片和他講解的視頻轉發在互聯網平臺上,大大提升了陳爐古鎮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我拍攝的視頻最高播放量達一百多萬,這個比傳統的口口相傳的方式更快了。講好家鄉故事是我的使命擔當,傳播好‘陳爐聲音’是我的責任?!眳菤g喜鏗鏘有力地說道。
陳爐古鎮,這片依山而居的歷史小鎮,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與人文景觀,吸引著無數游客的目光。吳歡喜在這里等待著每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希望通過講解,能讓更多人了解陳爐、愛上陳爐,讓古鎮的爐火不熄、故事永傳。
文明實踐如春風化雨,時代新風浸潤人心。吳歡喜作為一名群眾身邊的講解員,腳踏實地,勇敢追夢,憑著對這片土地的滿腔熱愛,傳播耀瓷文化,助力文化的傳承,為講好陳爐故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采訪報道組:王爽 張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