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江西篇|景德鎮市陶陽里:一眼千年 瓷都新韻-中國文明網

文明中國·江西篇|景德鎮市陶陽里:一眼千年 瓷都新韻

發表時間:2024-12-10 來源:新華網
字體:
打?。?/a>

  每到節假日,景德鎮市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都會開啟“人從眾”模式。今年國慶期間,單日最高接待游客8萬人次。曾經的皇家御窯,如今已成為國內外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

  “珠山”與“珠峰”

  千年瓷都景德鎮有著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底蘊。在談及故宮和景德鎮的淵源時,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這樣說道:“故宮收藏的1862690件(套)文物里面,367000件(套)是陶瓷,而這些陶瓷里面,90%來自景德鎮的官窯瓷器?!碧贞柪?,位于景德鎮老城區,毗鄰昌江,由御窯廠遺址、御窯博物館、明清窯作群等組成。這里不僅承載著古代帝王的審美,更代表了中國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

位于江西省景德鎮市城市中心地帶的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景德鎮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珠山,御窯廠遺址內的一座小山丘,山并不高,卻堪稱瓷器界的“珠穆朗瑪峰”。在這座看似不起眼的山丘之下,埋藏著許多御窯瓷器碎片,象征著中國制瓷工藝的最高峰。

  御窯廠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歷經明清兩朝,生產出精美絕倫的瓷器,被譽為瓷國皇冠上的明珠。御窯廠外,便由“皇家”步入“民間”,周邊里弄中,老窯磚也仿佛時刻在向游人述說著瓷都的故事。民窯燒造的景德鎮瓷,自宋元時期起,便沿著昌江、長江,走向世界,成就了“陶瓷之路”。

  “保護”與“守護”

  隨著封建王朝的覆滅,御窯廠的輝煌一度被“遺忘”。自1982年景德鎮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稱號起,陶陽里的保護工作便拉開了序幕。2015年景德鎮加快了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內御窯廠遺址的系統性保護。近年來,秉承“保護第一、修舊如舊”的理念,對遺址范圍內13.1公頃核心區、80公頃延伸區、240公頃“陶陽十三里”老城區進行改造。

  吸取了不少歷史文化名城整體保護力度不足的教訓,景德鎮嚴格遵循“把保護放在第一位,以文物資源為核心,整體保護文物本體和改善周邊環境,合理保存傳統文化生態”的原則,在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中,針對不同狀況的傳統風貌建筑,運用修繕、維修改善、保留、整修改造、拆除5種不同方式,確?!安宦浼苄蘅槨?,最大化保護不同時期的建筑。并通過“點線面”結合,把老里弄、老街巷、老窯址、老字號、老房子等串聯起來,實現了連片打造、有序傳承、整體保護。目前,已完成修繕開放46條窯磚里弄,保護修繕古民居590棟,形成獨特的老城格局。

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圖。(景德鎮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改造過程中,為防止文物流失、遺址受損,景德鎮對御窯廠遺址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主動性發掘和20余次搶救性發掘,探明了各時期遺跡,出土瓷器殘片數十噸。同時,考慮街區周邊的風貌環境與地形,搬遷市政府辦公樓,拆除近10萬平方米的占壓建筑。2024年1月,陶陽里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項目作為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案例,入選第一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景德鎮下足了微改造的“繡花”功夫,修舊如舊、保留原貌,讓文化遺產有了“煙火氣”。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的“守護”這份城市記憶,各級政府先后頒布實施了多項文物保護法規,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建立文化遺產保護信息共享和線索互通機制,檢察機關與文物管理部門共同研究解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推動了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為避免火災事故和自然災害,景德鎮將文物安全工作列入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檢查重要內容,并在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更新中,創新建立了智慧消防系統和群防群治機制,妥善處理好了修繕歷史文化保護與消防安全的關系。

  “歷史”與“當代”

  “御窯廠和周邊里弄都極大地保持了當時的原貌,讓我們有種穿越歷史的感覺,非常棒?!薄霸?,挺好的體驗感?!庇浾吡私獾?,為了相對完好的保存歷史文化肌理,相關人員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邀請老師傅憑著當年的記憶,重修徐家窯,還原當年的生產生活場景;堅持保護第一、修舊如舊,聘請專家,對每一棟建筑進行精細化修復,將往事與時光定格;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在陶陽里落成,并于2021年正式對外開放,讓從御窯廠遺址區域挖掘出的6000多箱瓷片和數千件瓷器,有了一個更好的家……

  景德鎮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企業的“煞費苦心”,在廣大市民“愛景德鎮”和游客“愛上景德鎮”的認可中,有了一絲甜意,御窯廠的創新傳承,也讓大家有了新的期待。

  2022年,“御窯天下·青花秘境”陶瓷展覽吸引了30多萬海內外游客前來參觀,10余萬人參與線上互動。該展覽以全域、跨界、數字共生為理念,將景德鎮陶陽里御窯景區里的考古遺址展示區和歷史文化街區全部納入展覽之中,通過“線上+線下”的互聯互動,讓古陶瓷不僅能“說”會“動”還“好玩”,為觀眾帶來奇妙的、沉浸式的觀展體驗。同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球首個古陶瓷基因庫在景德鎮御窯博物院掛牌,通過對古瓷片進行成分分析和數據采集,解析陶瓷文明的起源、發展和變遷,喚醒沉睡在地下的陶瓷文明記憶。

  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依托御窯廠遺址和周邊108條老里弄、明清窯作群以及近現代陶瓷工業遺產,融合人文、科技、時尚等元素,發展文旅新業態,注入街區新元素,豐富文化新內涵,實現了老城區改造向文化創意產業、旅游服務業成功轉型,使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既有“書卷氣”,更有“煙火氣”。

  近兩年來,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累計開發了3000余種旅游商品,舉辦了400余場文旅活動,連續霸榜社交媒體熱點榜單,并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2023年,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共接待游客442萬人次,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226萬人次,其中“90后”、“00后”年輕游客占比57%,帶動就業1.58萬人。

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圖。(景德鎮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眼千年,瓷都新韻。如今的陶陽里,歷史與現代交織,文化與科技融合。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開發特色旅游商品,成功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和旅游服務業的聚集地。游客紛至沓來,為這座千年瓷都注入了新的活力。這里不僅見證了中國陶瓷的輝煌歷史,更在傳承中創新,煥發出新時代的璀璨光芒。(“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新華網 于珊 景德鎮市融媒體中心 程華 江西文明網 汪增澤)

 

【責任編輯:劉朝靈】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