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江西篇|景德鎮市:傳播文明種子 深植百姓心田——景德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深化與拓展
一次次溫情的志愿服務,一場場生動的社區活動,一堂堂催人奮進的紅色教育課,文明實踐如春風般吹拂著社會的每個角落。新時代文明實踐,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將文明的種子深植于百姓心田,成為“愛景德鎮”這張城市名片上的一大亮點。
近年來,景德鎮市立足實際,以整合資源、創新服務、培育品牌為抓手,不斷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建設向縱深發展。緊密圍繞群眾需求,積極探索志愿服務新模式,大力弘揚文明新風。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更致力于提供優質、貼心的服務,以此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實現質的飛躍,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攀升。
精準挖掘需求 打造居民精神家園
“景航社區是我家,衣食住行全靠他,各種活動暖人心,你們都是活雷鋒?!薄熬昂缴鐓^滿園春,銀發居民情誼真,放飛心靈夕陽美,桑榆非晚作清晨?!痹诰暗骆偸胁瓍^西郊街道景航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90歲高齡的趙國田大爺,熱愛各種樂器,對生活充滿熱情,見到記者,大爺激動不已,拿出了自己親手寫下的兩首小詩,來表達對社區的喜愛以及對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的感激之情。
趙國田老人(右一)展示他為景航社區做的兩首小詩。新華網發(學習強國 韓宇辰 攝)
對趙大爺來說,景航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就像是他的家,無論是日常的飲食起居,還是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都讓大爺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
趙國田老人(左一)與伙伴們組成的樂隊,在進行日常排練。新華網發(學習強國 韓宇辰 攝)
景航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坐落于昌江區西南部,這里擁有寬廣的休閑場地和完備的文化設施。居民們常常聚集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心,盡情享受著各類文化活動帶來的歡樂。在志愿者服務站里,209名注冊志愿者隨時準備為大家服務。社區的群眾說事中心,更是居民反映問題、解決矛盾的好去處。
2024年10月11日,景航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重陽節活動。(昌江區文明辦供圖)
走進社區圖書室,琳瑯滿目的書籍讓人眼前一亮,這里藏書超12000冊,為居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道德講堂、婦女兒童之家、籃球場、羽毛球場及心理咨詢室等功能室,也都在各自的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景航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整合多方力量,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及10支專業分隊。隊伍涵蓋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衛生健康、科技科普、法律服務、生態環保、孝善敬老、移風易俗等多個領域。成員由黨員干部、群眾及愛心人士組成,大家專業且富有經驗,為社區居民提供著多元化的服務。節日期間,組織“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開展“義診進小區”活動,邀請醫生現場為居民提供血糖監測、血壓測量等服務,提升居民健康意識。此外,社區還舉辦了“三八婦女節”趣味運動會,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進鄰里和諧。
傳承紅色文化 弘揚文明風尚
昌江區荷塘鄉童坊村殊源塢洪家大院,占地面積達2000㎡,建筑面積近800㎡。這里設施齊全,有展廳、藏書室、閱覽室、講堂、餐廳和戶外健身場等,是以紅色文化教育及荷塘精神研學為主題的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社科普及基地。2021年,昌江區圖書館在這里籌建了第四分館,里面收藏著珍貴紅色文獻200件,紅色普及讀物5000余冊。
荷塘紅色書院。(昌江區文明辦供圖)
屋內數件文物文獻被整齊地擺放在透明玻璃展柜內,旁邊配有詳細的文字說明,四周木墻上也掛滿發生在景德鎮地區的重要黨史事件介紹。此外,在這里舉辦的農墾文化展、景德鎮地方黨史文獻文物展、省級非遺傳統手工竹編技藝展等展覽,吸引了眾多人前來參觀。據了解,自創立以來,洪家大院已接待參觀學習達上萬人次。
群眾的需求指向哪里,文明實踐的陣地就扎根在哪里。樂平市眾埠鎮南界首村,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和紅色基因。為了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該村緊密結合實際,對黨群服務中心、文明實踐站、婦女之家、農家書屋等陣地資源進行高效整合,全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積極成立鑼鼓隊、腰鼓隊、喇叭隊、戲曲班、廣場舞隊等5支特色鮮明的文體隊伍,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站內設置了圖書閱覽區、多媒體播放區等多個功能區域,為村民提供了學習知識、娛樂休閑的好去處?!皭坌某小笔切聲r代文明實踐站人氣最旺的地方,“我的積分剛好兌換了一袋洗衣粉”,村民們經常圍在一起討論需要兌換的商品,村里也逐漸形成了“賺積分、比積分”的新風尚。
南界首村“愛心超市”。(樂平市文明辦供圖)
作為紅色名村,南界首村充分依托自身紅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和紅色研學。精心把紅軍小路、思源廣場、馬氏宗祠、紅色文化墻、萬年臺等紅色景點巧妙串珠成線,打造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紅色旅游線路。游客們漫步在紅軍小路上,仿佛能感受到當年紅軍戰士們的堅定步伐;站在思源廣場上,心中涌起對革命先輩的敬仰之情;走進馬氏宗祠,觸摸歷史的痕跡;欣賞紅色文化墻,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登上萬年臺,想象著曾經在這里上演的精彩演講。紅色發展在點亮“文明風尚”璀璨之光。旅游的過程中,讓古村落煥發出勃勃生機。
南界首村紅軍小路。(新華網 于珊 攝)
搭建文明實踐平臺 展現文明實踐新成果
走進樂平天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環境整潔宜人,車輛停放有序。廣場上,居民們載歌載舞,活力滿滿,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深入文明實踐站,天湖共享書吧內,居民們可以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品味文字的魅力;百姓休閑吧里,居民們放松身心、交流互動;職工健康小屋配備了各種健身器材和醫療設備,為居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多功能室和書畫室則為居民們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提供了場所。居民們可在閑暇時光盡情于此陶冶情操,享受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黨建服務、民政事務、便民繳費、衛生健康、志愿服務、社會保障、綜合治理等“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以貼心周到的服務,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辦事體驗,讓居民辦事輕松無憂。服務大廳內,工作人員熱情周到,耐心解答居民的各種問題,高效辦理各項業務。這里不僅有先進的辦公設備,還有溫馨的服務環境,讓居民們在辦事的過程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這些完善的社區設施,既為居民營造了便捷舒適的生活環境,又為他們構筑了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園。83歲的石秀英做社區幫幫團志愿者已經4年了,她感慨地說:“來到這里,我感覺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意義,幸福感滿滿?!?/p>
目前,景德鎮市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全覆蓋,建成“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實踐點”四級服務陣地,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5個、實踐所53個、實踐站666個,在工業園區、企業、風景旅游區、機關單位、中小學校和其他領域延伸建設文明實踐所(站)28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共2839支,其中樂平市1163支、浮梁縣852支、珠山區528支、昌江區250支,昌南新區46支,主要圍繞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難幫困等8個方面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精彩不斷,觸角還在不斷延伸,成為“愛景德鎮”文明素質提升實踐行動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新華網 于珊 景德鎮市融媒體中心 方曉毓 江西文明網 汪增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