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江西篇|從“文明實踐”到“實踐文明”——德興市推進文明實踐工作高質量發展
走進江西上饒德興市銅礦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歌聲、笑聲、歡呼聲此起彼伏,不同的活動室里坐滿了群眾,顯得格外熱鬧……多彩文明實踐活動如春風化雨,催生德興城鄉煥發出生機勃勃的新氣象。
新時代文明實踐,是時代之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近年來,德興市堅持守正創新,著力深化拓展,緊扣“陣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務延伸”目標要求,整合陣地、人才、項目等資源,打造“中心吹哨、部門動員、各方參與”的運行格局,工作機制不斷健全,整體工作高位推進,傾力書寫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生動“答卷”。
“文明中國”采訪報道組在德興市新營街道城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采訪群眾。江西省文明辦供圖
多維覆蓋 理論宣講直抵人心
德興市初步構筑起以外請專家為引領、本土骨干為核心、鄉村講師為支撐的理論宣講學習體系,黨員干部、專家學者、“百姓名嘴”、青年講師、新鄉賢……在德興,“程樟柱”宣講團、“好人”宣講團……多支理論宣講小分隊遍布城鄉,組成了理論宣講志愿服務的生力軍。他們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利用晨起暮歸、茶余飯后的時間段,以“三句半”“快板”“文藝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把理論學習課堂延伸到里弄小巷、田間地頭,理論學習傳播方式、傳播速度質效雙升,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目前,德興市整合基層陣地資源,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19個、實踐站145個,實現了各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全覆蓋。文明實踐的觸角,由點及面地延伸到了每一個基層單元。
“文明中國”采訪報道組在德興市銅礦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采訪。江西省文明辦供圖
匯聚合力 志愿服務微光成炬
一個個“紅馬甲”出現在大街小巷,拾撿煙頭、紙屑,擦洗公交站牌、景觀小品,協助交警引導文明交通,指引市民規范停車……在“周上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日子里,一抹抹亮麗的“紅”,點染了城市的溫暖底色,成為德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生動縮影。
德興市著眼群眾需求,以“專、精、特、新”隊伍建設為導向,充分吸納整合各方人才力量,持續壯大志愿服務隊伍,建優建強“1支志愿服務總隊+10支專業志愿服務隊+N支鎮村(社區)志愿服務分隊”,志愿服務隊伍體系全面建成。制定《2023年德興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安排意見》,策劃“一月一主題”志愿服務活動。
從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江西省道德模范程樟柱的“程樟柱”宣講隊,到移風易俗快板小分隊、“老娘舅”服務隊、“好媳婦”志愿服務隊等,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五老”、鄉賢帶頭,加入紅白理事會,走村入戶宣講移風易俗,倡導文明風尚,推動文明新風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群眾在文明實踐所內活動。江西省文明辦供圖
聚焦需求 豐富文明實踐內涵
“居民們可喜歡來我們這兒了,我們這建了功能齊全的文明實踐站?!笨粗宄扇呵皝砩鐓^文明實踐站休閑娛樂的居民,新營街道城南社區干部高興地說道。
德興始終堅持“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則,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以“陣地+流動”模式,把陣地拓展到居民聚集區、公共服務設施、窗口單位、農村集市等,構建點多面廣、互聯互通、便民利民的文明實踐服務圈,同時結合廣泛分布城區的公共文化陣地,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延伸點。
致力農村矛盾糾紛調解,??阪傇O立“問問室”,集中調處矛盾糾紛,形成窗口集中接待、分項轉辦、集中化解、跟蹤督辦落實的“一站式”服務平臺;致力于更好開展愛心助學、鄰里守望、關愛老人等幫扶濟困志愿服務,德興市愛心公益協會發起“銅都E家親”志愿服務項目;致力于守護生態家園,龍頭山鄉發起了“六護服務”志愿服務項目,組織志愿者定期開展護水、護漁、護路、護林、護土、護鳥等志愿服務活動……
一場場別開生面的理論宣講,一項項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一次次熱情洋溢的志愿活動……眼下,德興市“滿城盡吹文明風”,向著“全域文明創建、全域文明實踐、全域文明提升”的目標邁進,努力書寫從“文明實踐”到“實踐文明”的嶄新篇章。(采訪報道組:劉朝靈 汪增澤 任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