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文化傳承彰顯古城新韻 文明建設開啟幸福密碼-中國文明網

開封:文化傳承彰顯古城新韻 文明建設開啟幸福密碼

發表時間:2024-11-26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一條河,一幅畫,一座城。

  當萬里黃河在這里轉過最后一道彎,當現實版的《清明上河圖》在這里開啟畫卷,當千年宋都古城在晨曦中迎來新的一天,開封便開啟了富有宋風雅韻和人間煙火氣的生活。

  開啟千年大宋的文化IP

  作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開封人對歷史的記憶、對文化的執著,銘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

  尊重歷史、尊崇文化,是開封的使命,也是責任。如何守護好上承漢唐、下啟明清的燦爛文化和古代文明,讓傳承千年宋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開封人孜孜以求、綿綿用力。

  從2015年推出“文化+”10項行動計劃,將“開封文化”步步轉向“文化開封”;到2022年把高水平建設世界歷史文化名都作為全市“一號工程”寫進“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無不體現了這座城市決策者對文化建設、對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的深謀遠慮。堅持全域規劃、全域保護、全域管理、全域經營、全域旅游,打破過去古城保護開發一處一地、單打獨斗的“瓶頸”,以“不一樣的發展定位、不一樣的開發理念、不一樣的城市形態、不一樣的產業業態、不一樣的運營模式”,開封用實際行動打開了古城保護修繕和開發利用的創新視野。

  “十年磨一劍”。在科學理念引領下,開封相繼投入34億元實施城墻保護修繕,投入26億元實施古城街區改造,實現了貫通城墻、連通水系,形成了“城上游覽研學、城內通路行車、城外水系貫通、兩側公園環繞”的古城墻生態旅游環和文化創意產業帶。實施“六河連五湖”的宋都水系修復工程,打造“一渠六河”,實現了城內城外水系貫通,形成28.6公里的水系文化帶,再現了北方水城靈動神韻。

藍天下的魅力古城。開封市文明辦 供圖

  “畫中一座城,城中一幅畫?!碑旓柦洔嫔5乃味脊懦且詬湫伦藨B出現在人們面前,讓人們不由驚呼開封正在發生精彩蝶變,也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定的根基。

  不斷擦亮“宋韻開封”文化名片,把開封宋文化打造成與西安的漢唐文化、北京的明清文化三足鼎立的知名文化品牌,努力建設具有人文特色和文化內涵的魅力之城,開封有信心、有底氣。

  以節會為媒,吸引天下“宋粉”到開封吃“開”游“汴”。從1983年開始舉辦的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已成功舉辦40屆,以菊為媒、傳播文化、開展合作,享譽海內外,榮登“中國十大節慶品牌”。2009年,為貫徹中宣部等7部門“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部署,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應運而生,14年來逐步成為豐富群眾性精神文化的重要活動載體?!扒晁雾嵵袊骸薄伴_封四月最清明”,“金秋遍地是菊香”,文化旅游的熱潮在這座千年古城一次次掀起。

  千年文脈從未斷,一城宋韻總是春。厚重的歷史讓開封“以古聞名”,文旅的復興讓開封“以新出彩”。當人們走在城市的街頭巷尾,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從歷史深處吹來的“新宋風”。

 傳承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

  一千年前,包拯在開封府秉公執法、清廉為民,留下了“包青天”的千古美譽。一千年后,焦裕祿在蘭考縣鞠躬盡瘁、治理“三害”,樹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標桿。

  從古至今,崇德向善的城市品格、人文情懷,始終激勵著開封人,也浸潤著開封人。開封人把這些忠義仁勇的人物和事跡寫進小說、編入戲劇、排成天天上演的精彩節目,傳承好屬于開封人的道德故事。

  開封清明上河園,每晚的沉浸式大型實景演出《岳飛·郾城大捷》座無虛席,大家看的既是節目,更是英雄。當數千觀眾穿越歷史時空看到岳母刺字,穿過戰火烽煙目睹岳飛保家衛國的英雄壯舉,都會熱烈鼓掌。當“怒發沖冠憑欄處”的《滿江紅》音樂響起,全場觀眾都會一起吟誦、熱淚盈眶。愛國主義教育在這一刻得到升華,道德力量在這里得到凝聚,每個人都情不自禁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坐上木板凳,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和焦裕祿同志展開時空對話,這是開封焦裕祿干部學院打造的沉浸式課堂《你好,焦裕祿》帶給人們的靈魂洗禮。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不僅要體現在書本上、記憶里,更要讓焦裕祿穿越時空、走進現實,教育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熱血青年。僅僅一年多時間,《你好,焦裕祿》讓無數人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洗禮,汲取前行的力量。

  美德代代相傳,好人天天涌現。在先賢志士、英雄烈士的鼓舞下,開封公民道德建設快馬加鞭、砥礪奮進。2021年,以承辦“中國好人榜”發布活動為契機,開封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典型培育和好人選樹工作,要求在全市上下持續叫響“文明365 開封好人榜”活動品牌,讓好人天天有、處處見、人人學。三年下來,“開封好人”數量累計達到814人,“河南好人”達到79人,“中國好人”達到63人,涌現了全國道德模范郭建華等一大片道德領域的先進典型。

身邊好人故事巡展。開封市文明辦供圖

  為講好新時代的開封好人故事,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堅持線下線上齊發力,每年舉辦好人故事巡講、巡演、巡展300多場次,創作好人題材文藝作品《致敬開封好人》《微光》《但求正義滿乾坤》20多部,建設開封好人公園、好人廣場、好人街區30多個,讓人們出門就能看到好人風采,駐足就能學習好人事跡。通過新媒體開設“文明365 開封好人榜”話題,每天推出一個好人故事,累計閱讀量達1.1億人次,參與互動人數達到32.3萬人次,好人精神在古城蔚然成風。

  評好人、學好人,歸根到底是要讓更多人都來做好人。開封市推出幫扶禮遇好人“八項措施”,把對好人的關愛禮敬擺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催生了好人輩出的“井噴效應”。半個多世紀義務為群眾理發的退休干部王建國,開辦“老兵之家”造福家鄉的退伍老板武玉江,20多年來義務保護黃河濕地的農民范運亭,捐獻器官挽救3人生命的天使少女侯靜雯,3次倒掛枯井救出落井女孩兒的村民陳瑞杰……好人的故事幾乎天天都在這座城市發生著、傳唱著。

  好人的不斷涌現,感染了無數開封人,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行列。從2018年至今,開封注冊志愿者從36萬人增加到54萬人,“雷鋒車隊”、專業救援、關愛留守兒童、尋找走失人員、開展非遺傳承……哪里有困難、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身影,哪里就有好人在身邊。

  打造安居樂業的溫暖之城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政之所興,在順民心。

  以“百姓心為心”實施舊城改造。2019年以來,開封市實施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先后爭取和籌措專項資金近30億元,改造老舊小區693個、背街小巷332條,讓書店街、鼓樓街、馬道街、珠璣巷、雙龍巷、復興坊等一大批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街區重新煥發光彩。在改造過程中,堅持一街一策、一樓一策,統籌考慮群眾居住環境、經營環境、交通環境綜合改善,使居民可走可留可租可居可業,實現歷史建筑保護、景觀風貌提升、文化產業發展、市民生活改善“多贏”。聞名全國的美食街區鼓樓夜市、明清商圈馬道街改造前環境臟亂差、交通擁堵、經營無序,改造后成立管委會進行全方位、規范化管理,許多游客紛紛贊譽這里“白天是開封、晚上是汴京”,處處充滿人間煙火氣、萬家燈火紅。

  讓群眾成為文旅發展成果的享有者。開封市與鄭州市聯合推出鄭開旅游年票服務,市民只需100元,就能免費游玩開封、鄭州60個景區景點,入選開封好人更可免費享受8項優惠政策。推動古城墻、鐵塔景區、啟封故園、大宋御河等多個景區向市民免費開放,推出市民免費賞菊活動,受益市民達288萬人次。創新打造“歡樂周末·非遺市集”,讓數以千計的老字號、非遺項目擁有廣闊市場和展示舞臺,吸引200多萬人次參與。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免費開放院落為游客提供停車服務,提供停車位達13300余個。持續開展“汴地有愛”文明旅游、文明實踐,組織1000余名志愿者在全市火車站、高速路口、夜市、景區等35個志愿服務點,開展文明交通引導、旅游咨詢、特殊群體幫扶、應急救援等志愿服務,用熱情如火的滿城“志愿紅”歡迎四海賓朋,“花式”寵客受到游客點贊。

暑期開封旅游熱。開封市文明辦 供圖

  把便民利民、文化惠民融入日常生活。為破解居民日常購物需求和城市精細管理之間的矛盾,開封市在城市大街小巷開辟了150余個便民服務點,既不影響居民生活、又不影響交通出行,讓自主創業、進城賣菜的商販紛紛點贊。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推動40多個文博單位進景區、進基層,建設20多座古韻古香的城市書房,打造100多個城市“口袋公園”,實現了基層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活動常態化,讓市民隨時隨地都能觸摸歷史記憶、接受文化熏陶。健身熱、讀書熱、書畫熱、戲曲熱、收藏熱,越來越多市民沉浸在美好文化環境中其樂融融。一位外地網友這樣記錄他在開封的所見所聞,“公園里有休閑的爹爹婆婆,有人在城墻下打網球、打乒乓球,廣場上還有一群大學生志愿者宣讀誓詞,聲音洪亮,真的是意氣風發?!?/p>

  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文明程度提升,從不停步。在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下,新的發展藍圖正在徐徐展開。2024年,開封市委、市政府推出關于建設文化旅游強市“八大工程”,推出了一系列建設具有溫情、具有煙火氣的城市文明提升實際舉措。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文旅品質提升行動,全方位增強城市環境魅力、展現古城宋風宋韻,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全面提升城市服務水準和市民宜居程度,努力創造歷史文化傳承和城市文明建設的開封實踐。(采訪報道組 王爽 楊世欣)

【責任編輯:王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