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湖北篇|黃石:文明實踐樹新風 幸福生活入畫來-中國文明網

文明中國·湖北篇|黃石:文明實踐樹新風 幸福生活入畫來

發表時間:2024-11-22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文明風起巷陌間,春風化雨潤心田。

  近年來,為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黃石圍繞群眾生產生活實際,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不斷增強文明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推動文明實踐融入群眾生活、走進群眾心坎。

2024年黃石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展示交流活動。黃石市文明辦供圖

  建陣地 壯大服務力量

  手拿樂器,來到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黃石港區師院社區的老人們對著樂譜排練起來,場面其樂融融……隨著師院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煥然一新,吸引了轄區不少文藝團隊、體育愛好者進駐。這些曲藝愛好者因樂器而結緣,用音樂陶冶情操,共同“演奏”退休后的幸福生活。

  這是黃石近年來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積極探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一個縮影。

  澆水澆到根子上,陣地建在群眾中。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五有”全覆蓋基礎上,黃石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將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文化服務站、紅色驛站、農家書屋等各類陣地進行整合,在公園景區、公共場館、商場周邊等延伸建設了3900個文明實踐點。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在于亮麗的外表,更在于蘊含的文明程度。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一批功能發揮到位、創新亮點突出、群眾普遍認可的精彩活動常辦常新:

  ——開展理論宣講,涌現出“首單宣講”“翔鷹青年宣講”“好人好故事”“理耀黃石”等一批線上線下宣講品牌,服務力量不斷增強。

  ——深入實施“文明黃石我先行”系列行動,組建150余支文明宣導隊,常態化開展文明宣導、愛心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文明習慣逐漸融入市民生活日常。

  ——集結社區“能人”志愿者,開展“文明集市”活動,將健康義診、掃黃打非宣傳、磨刀服務、愛心義賣以及垃圾分類指導等多元化便民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

  ——組織實施“同心共創·足印萬家”活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從屋頂防水、安裝路燈、線纜整治、修停車棚、建充電樁等“小事”入手,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居住的大環境得到改善、關注的“小問題”也有人重視,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

  文明理念傳到千家萬戶,文明新風浸潤群眾心田。匯聚群眾的“小溪流”,形成的是服務基層的“大洪流”。

  創品牌 豐富活動內涵

  早上,西塞山區澄月社區老人李向梅買好菜走進單元樓電梯,她按下電梯鍵后,很快到達6樓的家門口。這得益于西塞山區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大力推進老樓房加裝電梯工作,讓居民實現一鍵回家的幸福。

  近年來,黃石市廣泛搭建“左鄰右里”“鄰里議事中心”“陽光議事廳”等一批群眾議事平臺,聚焦“舊樓房無電梯、小區充電樁短缺、照明設施缺損、健身器材不足、小區不文明養犬”等群眾切實需求作為議題,與居民共商解決了2.5萬余件身邊實事,群眾參與度幸福感不斷增強。

黃石市西塞山區石料山社區何家灣小區老謝議事角議事。黃石市文明辦供圖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為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參與,黃石市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將市民家喻戶曉的吉祥物“礦寶”確立為文明形象代言人,賦予其樹文明之風、建文明之城的新內涵,開設精神文明建設欄目“‘黃小石’說文明”,掀起了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熱潮。去年7月啟動以來,“‘黃小石’說文明”累計推出50期微信推文,10萬+爆款頻出,總閱讀量超300萬。

  在黃石港區,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學習身邊道德模范”主題宣傳活動,讓文明實踐的種子在城市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在西塞山區,結合城市更新改造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等,打造了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廣場和文化長廊,群眾在“好聽、好看、好玩”中得到了精神享受和生活實惠。

  在下陸區,詩詞楹聯協會、新星藝術團、新愛樂藝術團等一批優秀社會組織特長優勢,打造初心同行、與愛同行、邀邀鄰、合心心理志愿服務隊等具有特色優勢的志愿服務隊伍,積極提供文化傳播、文藝展示、公益視頻創作、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

  在開發區·鐵山區,文明實踐活動“有陣地更有舞臺”。通過不斷優化線上線下“四單”工作流程,全力幫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出了“翔鷹傳黨聲——紅色宣講”“我愛我樓”“礦山小導游”“家門口的養老院”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推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天天有、常常辦、時時新。

  優服務 點亮幸福生活

  走進開發區·鐵山區勝利路社區,樓棟樓道干凈整潔,空中線纜統一固定,公益廣告隨處可見,晾曬設施、智慧充電車棚便民利民,舒適的居住環境令人心曠神怡……

  而在多年前,勝利路社區居民還習慣性在樓棟內堆放雜物,樓棟衛生臟亂差問題突出。

  2014年以來,勝利路社區在全市率先提出“我愛我樓”倡議,以樓道自治為切入點,通過居民選舉設立園長;各園區內再推選出樓棟長、門棟長,成立樓棟自管小組,共同商討樓棟自管長效機制,形成樓棟自治公約,并在每個樓棟前豎立門棟自管公示牌。

  一棟樓的變化,映照出一座城的新風。

  2022年4月,“我愛我樓 共同締造”活動在全市范圍內鋪開,各城區堅持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理念,開展“我愛我樓”文明樓棟評選,發動居民共同參與小區自治。

黃石市下陸區團結社區東升小區干凈整潔的街區環境。黃石市文明辦供圖

  城市屬于每位市民,是全體市民的“大合唱”。從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到城市基層治理更加精細化,再到社會文明程度實現大提升,“我愛我樓 共同締造”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和參與熱情,推動城市發生了深刻的文明蝶變,文明已成為黃石最絢麗的幸福底色!

  揚新風 文明沁潤人心

  “哎!哎!打竹板,響連天,美麗黃石氣質顯,文明城市咱創建,人人樂呵笑臉甜……創建文明新風尚,人人爭當好榜樣,快看我們黃石市,文明和諧更興旺!”“黃石楷?!蔽讝|明,自創系列快板作品,用一副竹快板,唱黃石文明新風,傳遞滿滿正能量。

  開發區·鐵山區退休黨員組成“老鄰居”文明宣導隊,積極發揮自身的“熟人效應”,宣傳文明城市創建相關知識,勸導不文明行為,引導居民說文明話、行文明事、當文明人。

  西塞山區飛云社區“多嘴姑”姐妹團志愿服務隊伍,隊員全部為女性,平均年齡達60歲。日常生活中,她們自發擔任小區里的“宣傳員”“勸導員”“調解員”“保潔員”“服務員”,勸導不文明行為。

  在大冶,一群熱愛漢服的“80后”“90后”青年,成立大冶靈杰國風志愿服務隊,用“外在美”疊加“內涵美”,結合傳統文化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內涵,活躍在文明宣講、志愿服務、公益助農等領域,解鎖文明實踐新“玩法”。

  精神文明建設百花齊放,新時代文明實踐姹紫嫣紅。

黃石市下陸區未蘇灣風景。黃石市文明辦供圖

  如今,黃石的大街小巷中,文明的印記隨處可見,街道亮麗整潔、人車有序文明禮讓、廣場公園笑聲環繞……文明景像賞心悅目,幸福生活美如畫。(采訪報道組:榮毅 陳子才)

【責任編輯:王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