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黑龍江篇丨同江市:深入挖掘赫哲族漁獵文化 煥發非遺新活力
在祖國的東北之疆,有一處邊陲明珠——黑龍江省同江市。這里是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有著民族特色濃郁的漁獵文化。
近年來,同江市不斷提升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民俗文化挖掘、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發展等工作扎實開展,以開放的姿態,迎接來自各地的游客。
航拍同江市。同江市委宣傳部供圖
挖掘歷史,非遺典藏,講好赫哲故事。同江市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作品蘊含的人文價值和精神內涵,制作魚皮、魚骨、剪紙等手工藝品,傳承民族傳統技藝,發展民族文化特色產業;組織志愿者在文明旅游實踐點發放宣傳冊,制作打卡景觀雕塑、邀請傳承人進行展演等形式,展現漁獵場景、民族記憶與赫哲族文化;依托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利用同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等地千余種民族文化與非遺傳承原創館藏書籍,通過立體空間打造、資源典藏展示、志愿講解等方式,講好漁獵文化,講好非遺傳承,講好赫哲族故事。
尤文鳳是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她學習魚皮制作技藝已經有60多年。近些年,她一方面傳授古老魚皮衣服的制作工藝,另一方面帶領學生們不斷研究魚皮加工新工藝,開發更多新產品。同時,她還在游客密集的景區內現場制作魚皮服飾,講授魚皮制作技藝流程,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這一古老的非遺技藝。
活態傳承,融入生活,彰顯非遺魅力。組建于2002年的赫哲族伊瑪堪藝術團,團員20余人,大都是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人,累計創作表演赫哲族題材非遺節目3000余場,吸引觀眾4萬余人。
同江三江口生態旅游區進行魚皮衣展示。同江市委宣傳部供圖
吳玉梅作為赫哲族婚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帶領團隊成員將赫哲族婚禮搬上表演舞臺,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親身體驗不一樣的民族文化。伊瑪堪藝術團先后參與了黑龍江冰雪非遺節、2024龍江非遺市集等展演活動,為傳承弘揚赫哲族民俗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身穿魚皮衣的赫哲族青年和兒童演唱伊瑪堪。同江市委宣傳部供圖
同江市統籌全市大型場館資源,將具有文化底蘊、展示展演功能齊全的場館提供給非遺傳承人、非遺文藝團體及相關文旅機構,作為展示展演場地。還定期在中小學校教授赫哲族語言和民族傳統手工藝,組織民族風情演出等,讓赫哲族民族文化更好融入現代生活,不斷傳揚發展。
立足當地實際,深入挖掘非遺資源,在同江,非遺傳承正煥發出新活力。(采訪報道組:朱麗晨 馮雨薇 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