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磊:宣講要讓人聽得懂 記得住 用得上-中國文明網

梁海磊:宣講要讓人聽得懂 記得住 用得上

發表時間:2024-11-19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0:00
/0:00

  “你認為鄉村振興,當前咱們最需要做的事兒是啥事兒?”“你覺得現在給孩子辦婚禮,擺幾桌酒席合適?”近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紅泥灣鎮龐莊村文化大院里,一場宣講吸引了不少村民圍坐聆聽,宣講員是宛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百姓宣講團團長、“中國好人”梁海磊,他說宣講就要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來講,這樣才能抓住老百姓的心,受到群眾的認可和歡迎。

  作為中宣部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全國最美志愿者、宛城區百姓宣講團團長,梁海磊15年來帶領宣講團隊,堅持深入一線,組織“小課堂”,利用“小陣地”,開展“小宣講”,充分發揮了“理論直通車”和“理論輕騎兵”的作用,架起了黨的創新理論直通基層的“橋梁”,形成了理論服務群眾的“紐帶”,廣受群眾歡迎。

梁海磊在宛城區紅泥灣鎮龐莊村文化大院宣講。南陽市文明辦供圖

  用接地氣的方式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0:00
/0:00

  “百姓宣講團的使命和任務,就是用接地氣的方式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绷汉@诘恼Z氣鏗鏘有力,宣講要接地氣、冒熱氣、揚正氣,這樣才讓群眾懂真理、明事理、會說理。

  在百姓宣講團,一直有著一個工作制度,即黨課標準,百姓情懷、群眾語言、志愿精神。每一位宣講員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堅定的理想信念,要帶著對群眾的關心熱愛去到群眾身邊,用通俗的語言,身邊的案例來講,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群眾在哪里,宣講員就要到哪里,群眾需要什么,宣講員就要講什么。

  為了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梁海磊帶領團隊集思廣益設計了基層宣講新方法,探索深受百姓歡迎的理論宣講新路子,用“小分隊占領大陣地”“小切口講好大時代”“小課堂講好大主題”,確保把宣講講進群眾心中。

  沒有互動就沒有打動,沒有打動就沒有感動

  “滴水之恩”和“涌泉之恩”的故事、移風易俗的故事、“一老一少”的故事……站在群眾中間,梁海磊妙語連珠,一個個飽含深意的故事信手拈來,有問有答的場面更是讓群眾“感到很親切,聽完后覺得很有方向和干勁兒?!?/p>

  在梁海磊看來,群眾身邊的宣講員要有責任心,要對黨的創新理論先學一步,學深一點,要有“儲備”,這樣才能和老百姓面對面、心貼心。在宣講方式上要學會“互動”,在“互動”中溝通、打動,然后提煉總結,再在“打動”中收獲“感動”和感動群眾,這是宣講團多年來能夠堅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并走進群眾心里的“法寶”。

  宛城區百姓宣講團成立以來,成員從最初的1個人講到8個人講,再到一群人來講,今天已有三百多位宣講員,從“紅領巾”宣講團到“宛”美銀發宣講團,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年長退休的也有年少有志者;宣講項目精益求精,由一開始的1個到現在的三十余個,小巷課堂、影前十分鐘等精心打造的品牌項目屢屢獲贊。一路走來,宣講員們說最深的體會,就是“沒有互動就沒有打動,沒有打動就沒有感動?!?/p>

  宣講要“雙向奔赴”,這是基層宣講員的底氣和動力

  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有需求,理論宣講也需要更廣泛的深入到群眾中去,要達到這樣一個“雙向奔赴”的效果,需要有更多優秀的基層宣講員。宛城區百姓宣講團選拔宣講員的要求之一就是“從群眾中來”。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宣講的質量效果,這是充分發揮好基層宣講員作用的前提。梁海磊帶領團隊采取集體學習、集體備課、一人講大家評的方式進行培訓,不斷提升宣講隊伍的水平,讓宣講員對宣講主題有更深刻的認識,掌握百姓宣講的藝術方法,用“帶露珠”的語言,“冒熱氣”的故事案例,把理性的總結轉換為群眾需要的道理,不僅讓群眾喜歡聽,還要讓群眾聽后有感。

  梁海磊說:“百姓宣講員帶來生動的宣講,群眾從宣講中學到理論政策,這就是我們宣講的底氣所在?!?/p>

  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渴求永遠在路上,所以百姓宣講團也永遠在路上?!鞍傩招v團最重要的是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千家萬戶,為此,我們需要不斷的探索新的宣講方法、宣講路子,真正實現好我們的黨課標準,百姓情懷、群眾語言、志愿精神?!绷汉@诒硎?,未來要帶領大家繼續講活、講好“身邊故事”,用鮮活的“百姓話題”詮釋好、宣講好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采訪報道組 王爽 孟得會)

【責任編輯:王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