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古城文脈”實踐區、泉港文明實踐島、晉江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業態多樣,這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圈獨具特色;移步換景,這里的城市吸引力和城市價值與日俱增,“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走進福建泉州,走訪了解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泉州實踐”。
強化宣傳陣地建設 提升文明實踐活動參與度
“后生伓(pī)打拼,食老無名聲……”在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蘇廷玉故居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工作人員結合展板向記者演示通過“泉腔鯉音”微信小程序自主學習閩南語鄉音的有趣過程。
近年來,泉州市鯉城區不斷強化線上線下宣傳陣地建設,立足于運用方言載體助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推廣,聚集優秀閩南語人才,共同打造“福娃鄉音·泉腔鯉音”閩南語公益宣傳平臺。該平臺以“泉腔鯉音”微信小程序為載體,設置多元課程、互動體驗和語音詞典三大模塊,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居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自學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閩南語作品。為了讓大家學習起來更便捷,泉州各地還設立了“福娃鄉音·泉腔鯉音”線下方言學習角,大都集中在鯉城區文化空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常態化開展閩南語文明宣講、研學活動,讓“講文明,樹新風”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泉州市鯉城區通過打造古城文脈實踐區,推出主題文脈路線等,形成家風、書香、非遺、廉政四條文明實踐文脈,讓大家在文明實踐活動中有更高質量的體驗,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
整合陣地資源 拓展文明實踐“朋友圈”
清風長廊、黨恩廣場、黨建聯創長青林、“學習強國”惠嶼號海上體驗空間、憶鄉路、聽濤亭、登山步道……近年來,一處處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在泉州市泉港區惠嶼島落地生根,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
“我們充分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帶動黨員群眾共同學習,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戶曉、入腦入心?!被輲Z村黨支部書記肖清林說,惠嶼村黨支部書記將黨恩教育、廉政教育、科普教育、“?!蔽幕热谌牒u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完善“一館一廊一道”文化建設,打造“清風惠嶼”黨建三級聯創展覽館、清風廉政傳統文化走廊、惠嶼島憶鄉路,讓新風正氣以景育人、春風化人,滋養群眾心田。
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在泉州市豐澤區,結合轄區內東湖街兩側文明實踐元素豐富的區位優勢,以周邊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位為重要載體,“文明實踐一條街”建設起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圈”也成功打造,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的暖心路就此建成。
文明新風的傳揚,離不開陣地建設與服務供給。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晉江市因地制宜,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立在晉江文化中心,并串聯起周邊的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晉江經驗館、戲劇中心等重要場館,打造15分鐘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圈。發揮國企民企、僑資僑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旅游景點等現有資源力量,挖掘培育出109個文明實踐點。
聚資源,泉州市不遺余力。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建設覆蓋了不同層次,將觸角延伸至農村、學校、企業直到田間地頭,讓分布于城鄉大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串點成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實踐中心13個、實踐所一百余個、實踐站兩千五百余個,拓展建成實踐點一千余個,覆蓋率達100%。
健全體制機制 推動文明實踐提質增效
有陣地有資源,要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順利推進,還需要健全的體制機制。從“單打獨斗”到“多方聯動”,泉州正以更加科學的方式推動文明實踐。

“文明中國”采訪報道組在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潮樂村采訪。杜志鑫 攝
長期以來,泉州市按照縣、鄉、村三級設置,搭建理論宣講、社會宣傳、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鄉風文明建設七個平臺的思路,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2019年,《泉州市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印發,泉州市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指導組正式成立,并與省級試點市、市級試點鎮等建立起聯系制度,共同做好組織動員、政策支持、督促檢查等各項工作。其中,市級試點鎮所在地縣級黨委更積極發揮“一級指揮部”作用,從統籌協調全縣域各類資源開始,充分調動各方力量。
泉州市引入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信息化服務系統”數字化管理平臺,列入了泉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系統含管理員終端、群眾使用端、硬件點單終端、數據駕駛倉、官網顯示端等。系統建設方向可輻射到全市實踐中心、所、站,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聯動”“點單、派單、接單、評單四單暢通”的全市文明實踐網上新“矩陣”。
運行機制日趨完善、理論宣講更有活力、服務陣地持續拓展、實踐內涵不斷豐富……泉州市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泉州還將通過全域拓展、深度整合、精準實踐,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更高質量發展,讓群眾信仰信念更加堅定、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群眾精神風貌不斷提升、社會文明風尚更加濃厚,為建設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提供更強大的精神支撐。(采訪報道組:楊荃 林杰 張鈺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