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片《“春風滿巴渝”社會風氣提升行動》
社會風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重慶市突出問題導向,針對存在的婚喪陋習、欺詐失信、消極躺平、低級趣味、冷漠自私等問題,大力實施文明節儉、奮斗有我、誠實守信、健康娛樂、渝見有禮“春風滿巴渝”社會風氣提升行動,樹立新風正氣、祛除歪風邪氣。
突出宣傳“教化”,提升思想道德素養。風氣需要培育,文明需要教化。聯系群眾思想實際,找準工作載體抓手,圍繞黨的創新理論、道德禮儀、科學知識等內容,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發動黨員干部、“百姓名嘴”等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六講”活動4.8萬余場。統籌媒體宣傳資源,發布移風易俗系列公益廣告、宣傳信息等160.9萬條次,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突出實踐“轉化”,涵育時代新風新貌。文明新風,重在養成,貴在踐行。立足群眾需求,強化項目建設,持續開展易接受、入人心的活動,引導人們親幫親,鄰幫鄰,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常態化開展“鄰里守望”等活動,創新便民參與方式,合理設置活動時間、地點、形式,從“要我參與”向“我要參與”轉變,讓文明新風外化于行。
突出以文“潤化”,培育高尚精神追求。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具有正風化濁的重要功能。持續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大力開展“文化進萬家”等文化惠民活動,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自創自辦各類文化活動,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酗酒賭博、炫富斗富等低級趣味,積極踐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對婚嫁喪葬等文化習俗的正面引導,堅決反對大操大辦等陋習惡習,勸退“無事酒”2700余場,推動形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文明節儉的新習俗、新風尚。
突出示范“感化”,引領社會文明風尚。牢牢抓住黨員干部、青年、公眾人物等重點群體,行為示范、感化群眾。注重黨員干部家風建設,倡導嚴立家規、端正家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聚焦青年群體,開設“青年夜?!钡榷嘣嗄陮W習平臺,開展科普知識、文明禮儀等培訓6400余場,惠及群眾143.8萬人次,引導青年奮發向上,以青春力量引領社會風氣。探索建立網紅明星履行社會責任制度機制,健全完善“最美重慶人”等典型培育宣傳體系,推動全社會崇德向善。
突出制度“優化”,推動治理常態長效。把制度機制建設作為社會風氣治理的重要抓手,推動構建不文明、不誠信、不道德行為監督平臺,聯合公安、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坑蒙拐騙、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行為3200多起。健全社會心理服務疏導機制,構建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心理服務工作聯動機制,引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建立健全矛盾糾紛調解機制,推廣深化“老馬工作法”“鄉賢評理堂”等基層創新做法,促進形成和諧良善的社會風氣。(采訪報道組 周勝武 張群 楊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