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北京篇丨“打卡”東城 走進胡同里的“小院議事廳”
停放有序的機動車、擺放整齊的電動自行車、標識清晰的垃圾分類桶、干凈整潔的胡同、錯落有致的綠植,這里是北京市東城區前門街道草廠社區,北京唯一一片南北走向的胡同群,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老胡同片區。
草廠四條胡同。(北京市東城區文明辦供圖)
前門街道草廠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改造之前是一座傳統的四合院。改造后,小院設有圖書閱覽室、志愿服務站、多功能會議室等空間,搭建起了居民、社區自組織、駐街單位等利益相關方表達意見、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議事平臺,位于草廠四條44號院的“小院議事廳”更是遠近聞名。
“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走進“小院議事廳”時,草廠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崢正在認真記錄居民關于廁所改造的需求和老年人出行方面的建議。
“小院議事廳”里議什么?
小到居民院子里晾曬,大到場地規劃、廁所改造,只要是關系街坊鄰居生活的,都可以到“小院議事廳”議一議。
草廠胡同居民與社區負責人在“小院議事廳”議事。(北京市東城區文明辦供圖)
“我們根據登記和收集的相關問題,定期開展議事活動,對社區內的大事小情和關系居民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協商?!崩顛樥f,燃氣改造、院落提升、示范街區創建、開展各類主題教育等,居民身邊的大事小情,都是在“小院議事廳”充分溝通后解決的。
老胡同里的新生活是什么樣的?
草場四條胡同周邊環境。(北京市東城區文明辦供圖)
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2012年成立的“小院議事廳”始終堅持“協商議事”原則,在基層治理探索上積累了民事民提——說事、民事民議——議事、民事民決——理事、民事民辦——曬事、民事民評——評事的“五民”群眾工作法,解決群眾訴求超過100件,這100多件事,過去件件都是老大難問題。
草廠四條在參與首都“文明街巷”的創建中制定了公共環境好、社會秩序好、道德風尚好、共同創建好、宣傳氛圍好的“五好”標準,穿行在胡同里,干凈整潔的現代人居環境與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底蘊相得益彰,現代生活和歷史文化融為一體。
既保留了老胡同的風貌和肌理,又滿足了新生活的需求和期盼,如今的草廠胡同歷史底蘊與現代氣息交相輝映,吸引著眾多中外游客前來“打卡”。(采訪報道組:荊克 李晏 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