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非遺傳承“活”起來 文化使命“擔”起來-中國文明網

滄州:非遺傳承“活”起來 文化使命“擔”起來

發表時間:2024-10-11 來源:新華網
字體:
打?。?/a>

0:00
/0:00

  千年運河水,碧波映蒼翠。滄州,這座因海而得名的城市,也因大運河的流經而興盛。在滄州市大運河畔,一座結構對稱、恢宏典雅的隋唐風格的建筑臨河而立,這就是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也是中國大運河沿線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展示地。

  制作國醫香囊、體驗非遺剪紙、欣賞傳統曲藝……市民和游客可以在展館內體驗來自大運河沿線8?。ㄊ校?000余項非遺項目,千姿百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市民和游客了解和體驗運河沿線的非遺打開一扇“全景式”窗口。

  大運河,被滄州人稱作“母親河”。近年來,滄州市依托大運河及沿線各地豐富的文化資源,建成了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園、滄州水利展示館、東光謝家壩水工智慧展示館、紀曉嵐文化園等,加快打造大運河文化保護帶、運河生態景觀帶、全域文化旅游帶、助力鄉村振興產業帶,推動構建“河為線、城為珠、線穿珠、珠帶面”的融合發展格局。以文促旅,帶動文旅融合,成為滄州文化的亮麗名片。

  非遺的魅力源于其悠久歷史,非遺的生命力則在于傳承創新。

  踢腿、彈腿、打拳、抓空……在滄州運河區麗景社區大院內,幾十名身著練功服的孩子練得熱火朝天。75歲的郭雪迎穿行其間,不時停下腳步,耐心指點。

  郭雪迎是麗景社區的一名老黨員,也是社區孩子們喜歡的郭爺爺。從7歲起,郭雪迎就開始習武。1996年,他成為了弓撐閉形門的第五代掌門人。也正是在那一年,郭雪迎作出了一個決定:義務授徒。28年來,他免費教授社區的孩子們習武強身,深受孩子們和家長的喜歡。

  郭雪迎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就會一直教下去,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從小感受武術魅力,與武結緣,把這項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

  近年來,滄州市深挖特色文化資源,積極引導非遺大師、非遺傳承人參與公共文化配送,推動非遺進學校、進社區,將優質文化服務延伸到居民家門口。多措并舉,厚積薄發,滄州非遺文化正展現時代光彩,滋養文明之風。(采訪報道組:呂翔 劉沖 蘇舟 孫月玲 初曉)

【責任編輯:賈園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