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指引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既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思想結晶,又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習近平同志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不同崗位的長期探索實踐。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就高度重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不僅親自推動《閩東報》復刊、《福州晚報》擴版,鼓浪嶼、三坊七巷、萬壽巖保護,武夷山、福建土樓申遺,畬族歌舞劇團、芳華越劇院創新發展等一系列文化建設的開創性實踐,倡導并身體力行“四下基層”、新聞“兩會”等工作制度,還提出“我們切不可物質上脫貧了,精神上卻愚昧了”“評價一個制度、一種力量是進步還是反動,重要的一點是看它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等極具高站位和前瞻性的思想觀點。這些重要理念和生動實踐是我們深學細悟習近平文化思想最寶貴的“理論富礦”,讓我們深刻體悟到習近平總書記對堅守馬克思主義“魂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的文化自覺和歷史擔當。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傳承弘揚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開創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認真落實全國、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推動福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強省,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必須著眼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以更大作為更強擔當加快社科強省建設
福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這是我們最為重大而獨特的優勢。要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用好“理論富礦”,積極打造學習宣傳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高地、傳播高地、人才高地。
注重理論學習深化內化轉化。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學好用好《習近平著作選讀》等權威著作,精選《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等特色教材,進一步提高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質量,發揮領導干部在學習中的“頭雁效應”,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與傳承弘揚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開創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一體貫通,帶動黨員干部在循跡溯源中深學細照篤行,筑牢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
注重理論研究體系化學理化。緊扣重要時間節點,策劃舉辦高端理論研討會,深入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厚的福建省域、市域實踐基礎和鮮明的時代演進特征。加強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建設,設立“習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闡釋”等重大專項,加快推出一批在全國有引領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圍繞建設社科強省目標,高標準制定建設規劃,落實重大項目和行動方案,深入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建設具有中國氣派、福建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積極構建新時代八閩學派,不斷提升福建社科學術原創力、學科競爭力和傳播影響力。
注重理論宣傳通俗化大眾化。堅持數字賦能、文風創新,深入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工程,打響“敏言”“屏山君”“中國正在說”“理上往來”“福小宣”等理論宣傳品牌,打造多樣化多層次的理論傳播產品。組織編寫干部學習教育讀本和通俗理論讀物,開發校本特色思政課程,組織開展有生氣、接地氣的宣傳宣講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更加鮮明生動、直抵人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必須著眼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凝聚新時代新福建發展的強大合力
當前福建正處在搶抓重大國家戰略機遇、推動經濟恢復向好、推動高質量發展爬坡過坎的關鍵期,更需要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不斷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著力以正面宣傳匯聚奮進力量。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緊扣新福建建設,圍繞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等重大部署,濃墨重彩地開展主題宣傳、形勢政策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信心和底氣。深入開展“八閩行”“一線調研”等行進式蹲點式采訪,大力宣傳全省上下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火熱實踐,全面展現八閩兒女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良好精神風貌。
著力以正確輿論導向傳播主流價值。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強突發事件敏感輿情引導,有效掌握信息化條件下的輿論主動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改進話語文風,加強和改進新聞發布,用好“媒體季談會”等制度,及時準確回應社會關切,發揮“定音錘”“風向標”作用。
著力以媒體深度融合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發揮數字福建優勢,樹立互聯網思維,以信息化轉型不斷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實施媒體融合提質增效工程,著力打造頭部矩陣,加強“新福建”“海博TV”等省級重點融媒體平臺建設,分類推進設區市級媒體融合發展、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提質增效,加快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新格局。
必須著眼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激揚新時代福建精氣神
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和滋養。福建是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發源地,要聚焦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桿、育時代新人,強化教育引領、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日常生活,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提供價值引領和精神支撐。
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宣傳教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之以恒宣傳好“時代楷?!薄暗赖履7丁薄鞍碎}楷?!薄白蠲廊宋铩钡认冗M典型,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加強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利用工作,加快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福建段)建設,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
進一步弘揚新時代福建精氣神。聚焦“新福建建設需要怎樣的精氣神”,遴選一批彰顯新時代福建精氣神的標識地區、人物、事件和企業等,持續推出一系列深度文章、系列報道和融媒體產品,讓容山納海、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精神氣度充盈八閩大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討論交流,推動福建人的意志品格、胸懷境界、價值追求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進一步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精心籌備紀念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召開40周年系列活動,深入開展“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新風正氣福建名片工作,實施“城鄉精神文明融合創建”創新工程和“循跡再奮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培優工程,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讓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必須著眼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力推動文化強省建設
福建文化多元、兼容并蓄,既有中原文化的厚重博大,又有傳承閩越文化的古樸風韻,還有浸染海洋文化的絢麗斑斕,為福建文化事業產業繁榮發展提供了豐沃土壤。要大力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突出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文物資源庫和管理系統,積極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加強古街、古厝、古寺廟、古樹、古橋、古村落保護,大力推廣古建筑保護“嵩口模式”,積極培育三坊七巷、萬里茶道等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項目,以珍愛之心、尊崇之心守護好歷史文脈、文化肌理。深入實施“八閩文庫”全媒體出版工程,深化“閩人智慧”傳播計劃,大力實施海洋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精心舉辦考亭論壇、侯官論壇,推動“?!蔽幕?、朱子文化、侯官文化、船政文化等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突出閩派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深入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現實題材文學精品創作、電影精品創作、舞臺藝術精品等工程,健全用好“全省文化藝術重點項目儲備庫”“全省文藝精品項目定期調度推進制度”“省重點文化文藝項目和文藝發展專項資金完成情況督查制度”等重點文藝精品“一庫兩制”機制,推出具有鮮明特色福建標識的“閩派”文藝精品。辦好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IM兩岸青年影展,推進“有?!彪娪捌放平ㄔO。積極構建良好文藝生態,建強文藝“閩軍”,推動文藝創作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突出高品質文化供給優化。實施高品質文化供給工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等具有地標性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推廣縣域“三浦并臻”等文化聯盟機制,打造“歡樂常相逢”新時代文藝惠民八閩萬村行、“用藝術點亮鄉村”等活動品牌。深化“書香八閩”建設,支持實體書店創新發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實施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和福建文化數字化戰略,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加快推進1號濱海風景道、武夷山國家公園風景道等重大文旅項目建設,培育文娛旅游、親子旅游、國貨“潮品”等消費增長點,打造“常來常往、常來常想、常來常新”的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必須著眼兩岸文化融合和對外文化交流,不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福建是海外僑胞和臺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是“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地理位置特殊,具有僑臺、“海絲”等突出優勢。要主動服務和融入全國大局,講好中國故事、福建故事,充分展示福建文化獨特魅力,助力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努力在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傳播平臺渠道上下功夫。持續推進《擺脫貧困》多語種出版宣傳,實施“視聽福建”全球播映、“福品”全球傳播推廣等計劃??茖W把握國際傳播規律,全面加強福建國際傳播中心建設,加快構建協同高效、貫通銜接的國際傳播工作機制,進一步打造海外新媒體傳播矩陣,積極推動多元傳播主體聯動,著力傳播福建好聲音,在傳播福建精彩中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努力在拓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福建路徑上下功夫。實施“文化絲路”計劃,策劃一批世界遺產城市對話、博物館巡展、非遺交流等重點項目,著力打造福建國際文化品牌,塑造和展示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特色文化形象。深入推進海絲人文交流工程,辦好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海絲國際紀錄片大會等品牌活動,持續實施“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積極搭建聯通四海的人文橋梁。實施對外文化貿易“福船出?!毙袆佑媱?,帶動一批文化企業、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擴大“鼓嶺之友”等海外“朋友圈”,有力推動跨文化交流。
努力在促進兩岸文化領域融合發展上下功夫。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和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深入實施閩臺歷史展示溯源工程、“媽祖信俗民間交流交往”等重大項目和活動,推進兩岸影視文化創作基地建設,大力建設流行文化交流中心,持續深化閩臺社會人文交流。建設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和世界閩南文化中心,積極推進兩岸閩南紅磚建筑、媽祖文化史跡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促進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不斷推動兩岸同胞走近走親、共創美好生活。(供稿:福建省文明辦 福建省委宣傳部部務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