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匯區:建構特色街區 讓文明實踐轉化為群眾實惠-中國文明網
上海市徐匯區:建構特色街區 讓文明實踐轉化為群眾實惠
發表時間:2024-01-16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上海市徐匯區,人文底蘊深厚、社會主體多元、資源稟賦優異。既是中西文化交匯地,也是海派文化發源地??砷喿x、可漫步、可親近的特色街區鑲嵌在里弄街巷、公共空間,潤澤著徐匯文化之城、文明之區的文脈與溫度。

近年來,徐匯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全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三級陣地建設,構筑起“5—10—15分鐘”圈層式文明實踐網絡陣地。2023年以來,著力以街區為載體和抓手,積極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努力做好群眾“貼心”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初步形成了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湖南街道特色“音樂街區”、楓林街道特色“健康街區”、徐家匯街道特色“體育街區”、長橋街道特色“敬老愛幼街區”等有形、有感、有效的文明實踐綜合體。轄域內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呈現梯次化、集群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向下扎根,更向上拔節。

“將精神文明建設貫穿于城區發展、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全過程。在實踐中將銖積寸累的幸福感放大為關乎文明的獲得感?!毙靺R區相關負責人這樣注解。

● 音樂街區

根據自己的夢想設計城市布局、根據觀察融入“城市家具”、加入風鈴等音樂互動裝置……從認識、發現到落地實施,以孩子們的視角規劃街區,會有什么樣的奇思妙想。

在湖南街道,未成年人參與式規劃持續開展,通過專家引導,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沉浸式感悟人民城市建設場景,共同勾勒美好“音樂街區”。這也是音樂街區新近推出的“15分鐘思政育人實踐圈”的一部分。

音樂街區地處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小小的街區范圍內,集聚了上海音樂學院、上音歌劇院、上海交響樂團、上海越劇院等國內一流院團機構,是上海音樂氣息最濃郁的區域之一。

“音樂街區單位類型多樣、人群結構多元,何不以多元主體形成共治街區?”湖南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海英動起了腦筋。

為匯聚各方合力,街道依托黨建引領尋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約數,統籌協調區域單位、“兩新”組織、專家能人等多元主體。音樂街區共治委員會成員單位數量從0到31,再到今天的46家,音樂街區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合作質量越來越高?!疤鼋謪^看街區、站在未來看現在”成為推動音樂街區發展的重要理念。

除了共商街區發展規劃,還線上線下收集訴求、征集建議。在127條需求中,街區環境、消費體驗、公共文化排在前三。根據精準需求,街道與相關職能部門集中破題。開展31項“我為音樂街區做件事”主題實踐活動,推動街區與市民從牽手連心,到攜手共進。

以音樂為名、與城市共鳴,通過項目化合作,街道把“MISA全城古典”“音樂好鄰居”“午間音樂會”等音樂特色項目送進樓宇社區,家門口的藝術今年已惠及萬人。同時也豐富思政品牌,推出“梧桐YUE+”未成年人關愛品牌,形成五大系列26項活動,為“15分鐘思政育人實踐圈”建設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片區、街區、社區“三區”聯動共治,讓圍墻內外一起大變樣,直接提升市民生活體驗。生態優美了——以上海音樂學院淮海中路段圍墻打開為契機,打造向市民開放的3300平米上音綠地,人文特色與自然風光交融。形制精美了,依托街區精細化整治更新,加速推進汾陽路9弄等“三舊”變“三新”,完成3.6萬平方米房屋大修;完成汾陽路全要素治理,煥新街區整體面貌。音樂街區也被列入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實踐案例展。業態和美了,“音樂街區沿街商業業態新發展導則”的出臺,2023上海消費市場創新大會的承辦,都以新業態、新消費為引領,引入場景創新類首店,打造有溫度、有情懷、有文化的街區沉浸式消費體驗場景。

從特色街區到城市發展新地標,“有形”的音樂街區串聯起更好的環境、更豐富的生活和人文景觀,形成了區域資源匯聚、多元力量賦能的31個音樂街區服務陣地。

同時,“無形”的音樂街區又折射出多元、包容、開放、創新的正能量和精氣神,圍墻的打開,催生了理念之變,帶來發展之變。

● 健康街區

義診的便民大篷車進小區,在楓林街道并不稀奇,一干就是近十年。文明大能量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因此早在今年9月楓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楓尚·健康街區”啟動前,楓林街道黨工委書記蘇小超就在醞釀:如何將有品質的健康資源與接地氣的居民需求無縫對接,讓健康街區建設與片區治理雙向賦能,破解精準服務的“流量密碼”。

徐匯區楓林地區是國內臨床醫學資源和生命健康產業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創造了三甲醫院集聚度、兩院院士密度、生命健康科創濃度三個上海之最。以中山醫院、楓林生命健康產業園區、楓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為輻射支點,構成了區域內健康醫療資源最為密集的健康楓林街區,實現公共衛生服務陣地就在群眾的家門口。

“我們在日常的‘走四百’工作中進一步精準掌握了居民的各項需求,發現健康養生是居民們掛在嘴邊的重要話題?!闭衽d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洪楠坦言,在如此龐大的基數下,僅憑社區工作人員,想要成功打造一個面面俱到、健康高效的養老模式很難。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抓手,此次楓林街道整合轄區內大院大所和院士專家資源,構建起一個由59家單位組成的區域發展共同體,組建特色志愿服務隊,聚焦“四有”項目發力——有品質的健康環境提升、有人氣的健康空間營造、有意義的健康沙龍舉辦、有意思的健康快閃組織。

眼下,街道振興片區同腫瘤醫院、計生所相繼開展合作?!澳[瘤醫院每周三為振興社區的居民提供血壓測量服務,共建單位共同助力振興社區養老問題?!?/p>

文明實踐有了發力點,更有了現實產出力。譬如協商共治議事解難題。結合主題教育深化調查研究的工作要求,今年下半年,通過健康街區協商共治議事機制收集群眾反映問題21條,涉及街區環境衛生治理、上街沿機動車亂停放、公共空間運營等。進度條也很明晰:目前已順利解決19條,尚余2條正在穩步推進。

“有品質的健康環境”也在同步營造。楓林路、零陵路,正實施綠化改造、店招店牌設計等全要素景觀提升計劃,沿線將植入近10處健康街區元素景觀小品;在宛南六村,創新性地設置200余平方米的戶外智能化親子健身場地;在振興片區,破零新增150余平方米的長者健康運動之家等,為居民健康運動生活補齊場地短板。

治理共同體,也是發展共同體。街道將健康街區建設延伸到經濟發展最活躍的經絡上,匯聚街區內高校院所資源,加快形成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新格局,賦能營商環境優化。今年以來,通過舉辦健康沙龍活動、分享生命健康產業前沿技術知識、加大政策宣講力度等舉措,服務轄區企業120余家,促進醫藥和器械的成果推廣轉化11項。

下一步,楓林街道將持續推進健康街區建設,進一步擴大其影響力,推動全生命健康周期的優質公共服務共享,實現民生服務優、社會治理好、城區發展強。

● 體育街區

氣溫驟降,徐家匯體育公園仍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冰壺、飛鏢、平衡木……一場體育街區公益游園會和“紅色體育課沉浸式實踐課”吸引不少周邊居民前來,阿姨爺叔們在體驗便民體育服務之余,還參與了豐富多樣的游戲互動。

作為全國首批、上海首家“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及上海市首批“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全民運動健身模范街鎮”,徐家匯街道充分發揮“體育特長生”的資源稟賦——依托142070平方米體育總面積、1.491平方米人均體育面積、344處體育場地設施以及上海體育“三件套”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的重量級城市體育地標、徐家匯體育公園的優勢,著力豐富內涵、賦能治理、提升福祉,增加體育供給,培育全民健身團隊,優化“處處可健身”的良好環境。

體育賽事也帶來體育文化和體育消費。深厚的體育文化底蘊吸引著眾多頭部企業在此集聚,以阿迪達斯、哥倫比亞、久事體育為代表,注冊在徐家匯街道的各類體育企業、社會組織高達178家,體育資源豐富多元。

憑借獨特的歷史人文底蘊、豐富的城市公共空間和強大的體育服務功能,徐匯區和徐家匯街道積極營造五彩斑斕的“15分鐘社區體育生活圈”,也為“璀璨悅動·體育街區”奠定基礎。

“體育街區”的誕生不只是交出體育答卷,更在于孕育“發展之花”“文明之花”。圍繞“大徐家匯”商圈升級,徐匯區將在《徐家匯體育產業地圖》的基礎上,進一步編制完善體育消費產業名錄,發揮體育產業在商圈升級過程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徐家匯街道黨工委書記萬小嵐介紹,結合徐匯體育消費季等特殊節點,體育街區將定期召開成員單位聯席工作會,交流各成員單位的特色體育資源、活動賽事,形成信息互通。體育街區也將搭建場館、企業、商戶和品牌間合作交流的平臺和展示載體資源的窗口,為轄區居民和廣大體育愛好者提供更多優質場地以及參與活動賽事的機會。

徐家匯街道還聯合多元主體成立體育街區共治聯盟,為街區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力量。

再過不久,體育街區就將結合定向賽+城市游等線上線下形式開設紅色體育課;找尋契合都市潮玩風尚的白領運動新項目;結合“全面健身日”等各類體育活動節點,一年四季不間斷地開展全民賽事“體育嘉年華”品牌活動……“以體育資源帶動更多的資源,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需求?!比f小嵐這樣注解。

● 敬老愛幼街區

長橋因橋得名?!伴L橋”原名清和橋,“清和”寓意清正祥和。隨著長橋街道的發展,這一品牌又有了新延展。12月25日,“清和·敬老愛幼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新鮮出爐。長橋街道是徐匯區人口體量最大的居住型社區,實有人口12.3萬人,其中60歲戶籍老人3.9萬人,未成年人2.3萬人,呈現出一老一小基數大、服務需求多樣化等特點。

在長橋,社區老人孩子閑暇時會來到位于老滬閔路918號——長橋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那里匯集服務驛站、長者食堂、社區(老年)學校、寶寶樂等眾多服務,琳瑯滿目。這是社區“清和·敬老愛幼街區”的一個實踐點,也是近年來長橋街道不斷提升社區一老一小服務能級的縮影。長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張璘介紹,在長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引領下,有一群商戶、企事業單位爭相加入“清和敬老聯盟”中?!皬淖畛?5家擴展到現有的135家,積極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餐飲、理發、健康、文化等服務,共同探索社會化養老服務新模式,不斷營造敬老愛老的社區氛圍?!?/p>

與此同時,長橋街道還在不斷做強服務陣地,如在五大片區全面建成“生活盒子”,因地制宜解決好老人就醫、就餐和文娛需求;精心打造寶寶屋、社區青少年活動基地、青少年閱讀空間和兒童游樂園,滿足孩子們對快樂童年的追求;做強社區(老年)學校及社區文化中心,開設“清和六藝”品牌課程,提升“清和家長課堂”教育效益,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

在此基礎上,長橋街道結合轄區實際,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清和·敬老愛幼街區”特色街區建設,深化“清和長橋”品牌內涵,以羅香路為主軸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大力弘揚“清和孝敬”“清和慈愛”“清和友善”的發展理念,聯動多方力量,通過組建特色街區共治委員會及專家智庫、成立街區志愿服務隊伍、掛牌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打造家門口便民服務站等方式,努力將該街區建設成具有敬老愛幼特色的美好社區生活樣板。

民生就是最大的發展,長橋街道將以特色街區建設為契機,對羅香路進行美麗街區改造提升,同步升級周邊部分居民區內的硬件設施;發布“清和·敬老愛幼街區”資源地圖,為社會各界參與“敬老愛幼”工作搭建平臺;推出清和敬老聯盟“一家一諾”,聯動轄區愛心商家,亮出服務承諾;打造清和育人“一校一項”,通過小手牽大手,培育敬老愛幼社區氛圍;以“清和星期二”志愿服務市集為載體,形成“一月兩主題、月月有公益”的文明實踐服務機制;依托“百姓話百姓”宣講平臺,講述身邊好人故事;推出“吾老吾幼”心理關愛服務,守護老人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助力學?!?30”課后服務,優化花樣跳繩、阿卡貝拉、非遺文化等特色課程的配送服務。通過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將街區建設成既有形象又有內涵的全功能、高品質特色街區。

“每個孩子都擁有天真的童心、爛漫的童趣、快樂的童年,更多老年朋友們擁有‘踏遍青山人未老’‘如今歸來仍少年’的多彩生活,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睆埈U這樣暢想。(供稿:上海文明網)

【責任編輯:王曉寧】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