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聚實踐之沙 成文明高塔-中國文明網
云南保山:聚實踐之沙 成文明高塔
發表時間:2024-01-09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行走在云南省保山市,街道干凈整潔,交通秩序井然,陣陣文明新風撲面而來。近年來,云南省保山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交出了一份新時代的精彩答卷。

圖片

保山中心城區全景圖。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下足“繡花功夫”,城市舊貌換新顏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保山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堅持靶向用力,聚焦市容環境改善提升、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交通秩序整治提升、農貿市場規范提升、城市管網改造等市民關心關注的重點領域,緊盯死角盲區,統籌資源力量,以看得見的惠民之舉、感受深的利民之措,不斷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山市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綜合滿意率連續多年居全省州市第一。

  “就像做夢一般,我們住了幾十年的老小區如今煥然一新,現在小區環境好,停車規范,感覺生活越來越美!”家住園丁小區的居民劉阿姨談起小區改造,抑制不住的激動和興奮?!叭缃裥^路面平坦干凈了,院子里安上了太陽能燈,還設置了電動車充電棚、健身器材,我們都點贊?!?/p>

圖片

人民路老舊小區拆除危房改造成的街心公園。李雙梅 攝

  保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就是持續優美環境、持續優良秩序、持續優化服務、持續受益市民的過程。近年來,保山市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質擴面、提檔升級;新建、改建城市主次干道、雨污管網、機動車和非機動停車泊位,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網規劃。圍繞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大力整治亂丟亂扔、亂停亂放、亂搭亂建等突出問題。

  注重文明培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

  保山市充分發揮楊善洲、梁金山等先進典型示范帶動作用,讓榜樣精神和力量入腦入心,通過典型示范感染身邊人,讓身邊人感染更多人,形成“見賢思齊”濃厚氛圍。以各類活動為契機對“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給予物質獎勵,深入開展“身邊人講身邊事”“學做模范 爭當典型”等實踐活動,讓先進典型影響力向外輻射,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在學思踐悟中重溫先進事跡、傳遞榜樣力量、提升文明素養。

圖片

保山市舉行2023年烈士紀念日祭英烈活動。李雙梅 攝

  保山市廣泛學習踐行《保山市市民公約》《保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文明保山20條》等,同時制作懸掛公益廣告5423塊、新建景觀小品72座,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2個、主題街區20條、主題社區57個;對戶外布設、懸掛、播放的公益廣告進行常態巡查維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圖片 保山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李雙梅 攝

  市民熊先生說:“小到出戶遛犬牽繩、光盤行動、文明旅游等,大到節儉辦理婚喪祭賀、節慶、厚養薄葬等,這些市民關注的問題都在公益廣告上時時見、處處見,能有效制止不文明現象?!?/p>

  闖紅燈、逆行的人少了,自覺遵守交通秩序的人多了;亂扔垃圾的人少了,主動撿拾塑料袋、煙頭的人多了;公交車上擁擠搶座的人少了,自覺讓座的人多了……在保山,市民的文明素質不斷提升,互相尊重、助人為樂、誠信包容等文明行為蔚然成風。

  文明實踐潤人心,“雷鋒”身影愈加活躍

  保山市按照“一縣一方案、一鄉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思路,在建好5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6個鄉鎮(街道)所、950個村(社區)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建管用長效機制,形成“五馬競爭”、各具特色的工作格局。

  統籌各級陣地,盤活各類資源,建設以中心、所、站三級設置為主體,以N個文明實踐點為補充的“3+N”實踐矩陣,搭建基層綜合平臺,聚合文創孵化、情景體驗、非遺傳承等15類服務功能,舉辦“黨的創新理論我來講”宣講大賽,發起隆陽區新思想進萬家、騰沖市艾思奇志愿宣講、施甸縣楊善洲志愿宣講、龍陵縣鄭坰靖志愿宣講志愿服務,使各中心(所、站)真正成為黨在基層的“紅色陣地”,成為群眾老少皆宜、各得其樂的精神家園。

  打造志愿服務特色品牌,加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庫建設,培育孵化“強支書來掌勺”“鄉村領讀人”等市級精品項目89個,縣級優秀項目275個;成立“1+8+N”志愿服務隊伍3205支,全市注冊志愿者46.5萬人;廣泛開展綠色環保、文明旅游、文明交通以及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職工、殘疾人等志愿服務活動3.2萬余場次做到了“天天有服務、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

  全域創建結碩果,城鄉處處顯文明

  2021年6月22日,云南省第五屆文明城市命名表彰名單揭曉,施甸縣榜上有名,成功晉升為省級文明城市,標志著保山市5個縣(市、區)全域成功晉級省級以上文明城市。

  保山市在文明城市全域創建過程中,注重以城帶鄉,結合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的實施,持續加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力度,深入推進城鄉文明融合發展,不斷擴大精神文明建設覆蓋面、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影響力。推動各級文明單位與“掛包幫”聯系村開展結對子、種文明幫扶活動,用好村規民約,深化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淳樸民風。

圖片  金竹林村開展2023年鄉村農耕文化活動——竹編農具“非遺”展示交流。魏茜妹 攝

  目前,全市950個村(社區)已實現村規民約100%全覆蓋,通過積分制、清單制等典型方式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縣級以上文明村、文明鄉鎮創成率分別達86.71%、86.29%,6849個自然村人居環境1檔100%達標。

  全國文明村河圖街道金竹林村的居民祝丹丹驕傲地說:“我們村現在太漂亮了,處處是網紅打卡點啊,從外邊來的很多人,都拿著手機拍抖音,拍照片的人也很多?!?/p>

  精彩畫卷徐徐鋪展,文明新風氤氳全城。保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升的不只是城市的品牌形象,更是以文明之光,溫暖著整個城市,凝聚著奮進力量,堅定地朝著建設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城市目標闊步前進。(采訪報道組:鄧純雪、楊皓)

 

【責任編輯:鄧純雪】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