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慶陽城鄉,基礎設施完善便捷,環境面貌干凈整潔,群眾文化精彩紛呈,處處蕩漾文明新風。近年來,慶陽市持續推動“兩個文明”協調發展,以創建生態宜居之城、人文魅力之城、創新創業之城為目標,系統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慶陽市城南綠地運動公園一角。慶陽市文明辦供圖
凝心鑄魂 價值培育揚新風
白靜紅本是平泉鎮湫池村副支書,去年以來,他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鎮原縣“百姓宣講團”成員。一年來,他和宣講團成員以“拉家?!钡姆绞?,用“上學不收費,耕地免稅費,養老靠社會,生病有醫?!钡劝傩漳苈牭枚?、坐得住、樂意聽的“家常話”,把“大道理”轉化為“小故事”,讓黨的創新理論和惠民政策飛入千家萬戶。

黨的二十大精神基層“宣講團進行微宣講”。慶陽市文明辦供圖
在慶陽像這樣的基層宣講團還有很多,“南梁精神宣講團”“板凳宣講團”“院院黨課”“鄉村微講堂”等隊伍常年活躍在理論政策第一線;在城區,以黨員干部為重點,開設“隴東大講堂”“鄉村振興大講堂”等,通過市區“大講堂”、基層“微宣講”聯動,實現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全覆蓋。
文化啟智 以文化人潤民心
慶陽是革命老區,土地革命時期,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南梁為中心建立的陜甘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兩點一存”的重要地位,留存的大量革命遺址遺跡成為開展全市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傳承形成的“南梁精神”,成為慶陽兒女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南梁精神”宣傳教育活動廣泛開展,革命故事宣講、主題展覽、紅色家書征集等實踐活動形式多樣。專題宣傳片《豐碑》、文獻紀錄片《南梁精神》、原創隴劇《南梁忠骨》等革命歷史題材優秀文藝作品,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堅定理想信念、激發奮進力量。

第十八屆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開幕式。慶陽市文明辦供圖
慶陽市還依托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實踐活動,大力推進“書香慶陽”建設,舉辦第十八屆香包民俗文化節、岐黃文化論壇等大型節會,用交相輝映的紅色文化、農耕文化、岐黃文化、民俗文化浸潤民心,打造城市獨有的文化底蘊。
選樹先進 典型引領樹標桿
從“勇救落水孩子的打工小伙”杜養富、“背著父親上學的孝心少年”李勇、“大山里的保爾”張學成,到近年來“用身體替學生擋住來車的最美老師”楊雪、“南丁格爾獎獲得者”脫亞莉、“八旬種樹愚公”杜克寬……在這片紅色熱土上,涌現出了許許多多耳熟能詳的平民英雄,先后有8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2人榮獲“中國好人”榮譽,16人被評為甘肅省道德模范,117人榮登“甘肅好人榜”。

2023年上半年“慶陽好人榜”發布儀式暨現場交流活動。慶陽市文明辦供圖
倡導慶陽市廣大干部群眾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做先進,出臺《慶陽市道德模范評選管理辦法》《“慶陽好人”選樹公布及管理辦法》《“新時代慶陽好少年”管理辦法》,連續10年評選“慶陽好人”,表彰道德模范8屆,舉辦“慶陽好人榜”“新時代慶陽好少年”發布儀式、道德模范頒獎晚會,建辦“慶陽好人”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聯盟,開展先進模范人物事跡宣講,常態化評選基層“榜樣人物”“最美人物”“身邊好人”,榜樣的力量正滋養著隴東大地勤勞樸實的人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緊貼需求 文明實踐順民意
正寧縣柳文濤和她的“愛心媽媽”志愿服務團隊長期資助孤兒和困境兒童,用愛呵護幼苗茁壯成長,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今年參加高考的陸路(化名)8歲時就失去了父母,在各位“愛心媽媽”的幫助下,已經長成了一個“大小伙”,他說“是媽媽們的愛,讓他感受到親人的溫暖和力量”。

柳文濤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獲贈送錦旗。慶陽市文明辦供圖
慶陽市積極構建實踐中心、所、站、基地(點)四級聯動模式,1個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個縣級中心、122個實踐所、1322個實踐站全面規范運行,探索地企、地校共建共管新模式,在長慶油田、北京師范大學慶陽附屬學校等培育命名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基地10個。成立教育、科技、衛生、應急救援等9支專業化志愿服務隊伍,建成了一批以鄉賢能人、典型模范牽頭,各級志愿者廣泛參與的實踐陣地,建設的“好人”工作室聯盟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有效推動了文明培育與文明實踐一體傳播。
今年7月,鐘生玉工作室收到了一面寫著“好人精神暖人心,出謀劃策負擔輕”字樣的錦旗。這面錦旗的故事得從鐘生玉說起,59歲的他是環縣公路段職工,也是一名志愿者,平時喜歡“多管閑事”,調解矛盾糾紛、“說媒”、管“紅白事”,今年3月份工作室成立后,幾名律師、鄉賢等也慕名加入,成為鄉村治理隊伍中靚麗的志愿紅,共同用自己的力量推動移風易俗。

鎮原縣推動移風易俗萬人簽名倡議暨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示范活動。慶陽市文明辦供圖
“陽光送考”“紅蜜蜂”“敲敲門”“小青蛙”等服務品牌深受群眾喜愛。正寧縣將每周星期五定為“志愿者服務日”,扎實開展“城市更新志愿先行”文明實踐活動。慶陽市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基地,遴選優秀志愿者組建“云上慶陽”直播團,通過直播帶貨助農增收。
如今,一場場豐富多彩、溫暖人心的文明實踐活動已融入廣大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文明新風正在勁吹全市的每個角落,沁入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靶向發力 全域創建惠民生
在文明單位中廣泛開展“亮牌子、樹形象、展風采”系列活動,創新開展文明單位“十個一”示范創建和文明村鎮“十個一”示范建設,重點培育文明創建示范單位15個、示范村鎮12個、文明示范街區10條。慶陽市以文明城市創建為龍頭,協同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全力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2023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推進會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慶陽市文明辦供圖
同心掬得滿庭芳。慶陽市建立市創建辦統籌協調、西峰區和8個專責組同頻共振、各職責部門協調聯動、文明單位全面參與的“一盤棋”格局,整合部門職能,構建“六級”網格治理體系。堅持惠民利民便民,新(改)建過街天橋3座,主次干道、背街小巷105條,便民市場12個;建成人工湖6個、生態綠地公園4個、城市小游園21個;新建停車場19處,增加停車泊位1.8萬個;建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餐廚垃圾處理中心,新建公廁59座。實施3個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和2個老城區成片改造項目,惠及群眾8200多戶。
慶陽市以“做文明有禮的慶陽人”為主題,深入推進文明禮儀、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上網、文明勸導等“六大文明行動”,發布《慶陽市民文明公約》《慶陽市民行為規范》,組織創建全國城市宣講團,市民文明意識和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顯著提升。

2023年“七夕”慶陽市集體婚禮暨頒證儀式。慶陽市文明辦供圖
城市文明興,鄉村新風勁。慶陽各地還圍繞鄉風文明、鄉村環境和群眾文化三個重點,引導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向鄉村延伸。通過加強村民自治組織建設、實行婚嫁彩禮登記備案、規范婚介從業人員和機構管理等舉措,扎實開展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和高額彩禮反饋問題“回頭看”,每個縣區舉辦了1場集體婚禮,移風易俗集體婚禮受到更多年輕人青睞?!昂霉拧薄昂脙合薄焙汀皶窦彝ッ赖隆け热司迎h境”等評選活動常態化開展,鄉風民風社風持續向好。(采訪報道組: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