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文明風,滿目幸福景。近日,“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走進四川遂寧,進大型社區、入文明校園、訪文明單位、探美麗鄉村、看文化陣地,感受遂寧這座全國文明城市的魅力,深入了解遂寧如何外增“顏值”、內練“氣質”,建設“遂心康寧”的幸福城。
“三區共治”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感

11月1日,在遂寧市大英縣花園街社區的街頭文化展演點,居民們在打太極拳。新華網 李然 攝
“我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社區環境越來越好,文化活動越來越多,小區管理越來越規范,讓居民住得舒心又放心?!逼阉厝A今年60歲,是花園街社區的居民。打完太極拳休息的她,向記者講述著家門口的幸福生活。
“大英縣花園街社區地處大英縣城中心城區,現有小區75個,其中‘三無’小區37個;商圈5個、入駐商戶672家;常住人口2.1萬余人,是大英縣最大的城市社區?!庇浾吒S花園街社區黨委書記李正文的腳步,邊走邊看,聽他介紹社區如何實打實、心貼心地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緊迫的實際問題。
為破解社區服務能力不足、“三無”小區治理不優、街區商圈機制不暢等難題,花園街社區探索社區、小區、街區“三區共治”模式,讓社區環境不斷“蝶變”,居民們的幸福感也跟著“原地升級”。
在社區,創新實施的“今天我是書記”制度,由社區干部輪值當書記,解決非工作日群眾辦事不方便問題,讓社區服務365天“不打烊”?!笆宸昼姟狈杖M足了群眾文化需求,30家生活服務企業全面提供快捷式服務,解決居民生活中的“關鍵小事”……

遂寧市大英縣鹽井街道花園街社區水晶城小區的“樓長+積分兌換”和“紅黑榜”公示牌(11月1日攝)。新華網 李然 攝
在小區,尤其是之前沒有物業管理的“三無小區”,停車位不足、灌木叢生、光線差等問題曾一度困擾著小區居民。非營利性“紅色物業”公司的創新成立破解了“三無小區”的治理盲區和短板,也為居民提供了有效服務,實現小區治理新成效。水晶城等小區還規范建立居民公約、議事規則、自治章程等規章制度,積極引導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公共設施維護維修、宣傳教育等活動。

遂寧市大英縣花園街社區志愿服務站(11月1日攝)。新華網 李然 攝
在街區,以“黨建+商會+商戶”模式成立商圈黨支部,引導商家自行討論形成“街區公約”,進一步規范商戶行為。采取“點評+互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商戶“評星定級”,通過志愿服務方式,帶動街區開展環境治理、不文明經營整治等專項行動……如今,街區環境變好了,服務品質不斷提升,成為群眾滿意的消費街區。
李正文說:“我們將繼續以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出發點,做好家門口的服務,提升2.1萬余名社區居民的幸福感?!?/p>
文明實踐“守護”群眾幸福生活

11月2日,在射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在向大家介紹“文明射洪”小程序。新華網 李然 攝
“點開微信‘文明射洪’小程序,點擊‘發布心愿’板塊,按要求填寫信息后會有志愿者主動聯系您完成心愿。使用‘AR掃描’功能,掃描我們射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專屬IP‘洪小新’,能看到我們的城市宣傳短視頻……”記者走進射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時,志愿者吳娟正在向居民介紹射洪市研發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云平臺。
記者也拿出手機體驗,“文明射洪”小程序操作便捷、功能齊全,可以實現志愿者招募、活動項目預約、志愿活動展示、愛心商家入駐、服務積分兌換等線上運行,AR虛擬現實、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更是滿足了群眾的多元化需求。

11月2日,市民在射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閱讀書籍。新華網 李然 攝
走向一樓左側,“新時代書香文地”里,幾名市民正在座位上專心閱讀著手里的書籍,手邊是射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免費提供的茶水。不遠處的“志愿服務陣地”里準備有充電寶、醫藥箱、放大鏡等應急物資,能夠為廣大群眾提供便民服務。二樓的健身房里,幾名志愿者正在運動,他們通過志愿服務累計的時長兌換了健身時間。三樓的“魅力身影園地”里,“舞蹈家們”正在翩翩起舞……
“我特別喜歡這里的下沉式閱讀區,我們一家都是這里的‘??汀??!痹凇靶聲r代書香文地”下沉式閱讀區看書的市民毛憶告訴記者,她的兒子今年一歲,放在鋪了泡沫地墊的下沉式閱讀區里,讓她很放心。在志愿者朋友的影響下,毛憶今年也注冊成為了一名志愿者,雖然閑暇時間很少,但音樂表演專業畢業的她,也數次前往社區教居民唱歌。
毛憶只是射洪市14萬余名志愿者中的一員。素有“子昂故里,詩酒之鄉”美譽的射洪市建立了志愿服務隊伍525支,擁有注冊志愿者14.37萬名,占常住人口20.23%,志愿者參與率達72.04%,志愿服務總時長達331萬小時。

10月23日,射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初心廣場開展重陽敬老文藝表演活動。(射洪市文明辦供圖)
14萬余名志愿者正依托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5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2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志愿服務站點),著眼基層群眾多樣需求,廣泛開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化文藝、環境保護、科學普及、社會治安等志愿服務活動。一次次有溫度、有深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將文明的“種子”播撒在群眾身邊,不斷綻放美麗,裝扮著“詩酒之鄉”。
“能夠服務居民,讓更多人露出笑容,讓我很自豪,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我也收獲了很多?!敝驹刚吒冻几嬖V記者,27歲的她已經當了3年志愿者,以后也會一直堅持下去。
文化興村繪就鄉村幸福底色

11月2日,射洪市瞿河鎮中皇村滿山的菊花正在開放。新華網 李然 攝
寬闊的道路干凈整潔、別具一格的川中民居坐落在道路兩旁,村中成片的金絲皇菊開得正艷,北京菊已進入采摘階段,眼前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正徐徐展開……記者走進中皇村,很難想象,這里曾經是一個貧困村。
地處瞿河鎮的中皇村,是遂寧市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一個縮影。瞿河鎮鎮長何平感慨地說:“在國慶假期,到我們村旅游的游客就達到了6萬余人,這是以前不敢想的?!?/p>

射洪市中皇村黨群服務中心(11月2日攝)。新華網 李然 攝
孝親敬老代表彭春、脫貧戶代表寧洪春、返鄉創業代表李仁軍……走進位于中皇村黨群服務中心的村史館,記者讀到了一個個鄉賢故事。為了傳承文化,記住鄉愁、凝聚民心,該村通過村史館展示中皇村的歷史、人文景觀、奮斗歷程和鄉賢事跡,讓村民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激發大家愛國、愛家鄉的濃厚情懷。
從村黨群服務中心出發,沿著村道步行,途中“三線建設博物館”“軍裝展覽館”“三線建設光影館”等紅色主題展館訴說著當年的歲月。
何平向記者講述了中皇村鄉村振興的故事。曾經,中皇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6工廠舊址所在地,在20世紀90年代,隨著3536軍工廠的搬遷,中皇村也因為沒有產業的發展,交通閉塞,呈現出了頹廢的景象。2014年,中皇村被評定為省級貧困村。
這些年,中皇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堅持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依托3536軍工廠舊址資源,打造出“糧油成片、菊花成帶、彩林成群”的立體鄉村美景,展示出“三線記憶、菊香夢園”的靚麗標簽。中皇村以“新”連“心”,整合黨群服務中心20余項功能,構建以8支常備志愿服務隊為主、N支社會力量為補充的志愿服務體系,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位于中皇村黨群服務中心內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1月2日攝)。新華網 李然 攝
以文化興村為路線,深入挖掘鄉土文化本土人才,配優配強文化志愿者,開展文化結對幫扶,建成文體隊伍2支,編排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藝節目,開展送文藝下鄉活動。以3536三線城菊花基地為載體,發展特色香菊為媒介,以“傳承三線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布局各類業態19個,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70余場,文化“惠民、樂民、富民”效應不斷凸顯。
如今,曾經破敗的軍工廠重新煥發生機,村民腰包鼓起來了,精神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在遂寧期間,記者還走進四川省射洪中學校,深入了解該?!傲鶄€三”德育工作體系、“三雅”文化建設,以及貫徹“以德育人”理念,深入推進文明校園建設的成績和亮點;前往國網遂寧供電公司、四川宋瓷博物館,詳細了解文明單位建設、市民文化生活供給等情況;與“四川好人”陳遠芝面對面,聽她講述自費建立愛心書吧并幫助留守兒童的感人故事。
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不斷優化的城市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遂心康寧”的幸福城——遂寧,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來,遂寧市帶領全市人民常態長效推進文明城市建設,全面提高城市品質和群眾滿意度,共建人民滿意城市,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新華網 李然 四川文明網 趙青 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