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分,走進安徽省銅陵市被譽為“夢里水鄉·古韻犁橋”的犁橋村,村民們正在冬小麥、油菜田里勞作,一派忙碌景象;村內綠樹環繞,芳草如茵,農舍整齊有序,道路整潔干凈;來到中心村廣場,家風家訓長廊掛滿紅燈籠,村規民約隨處可見,好一幅幸福和諧、文明鄉風的鄉村景象。
“村里的生活環境好,鄰里關系融洽,我們的日子自然越過越舒心!”村民丁應忠感慨道。近年來,犁橋村積極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多措并舉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讓文明新風吹進老百姓的心里,真正讓鄉村“活”了起來,讓百姓生活“暖”了起來。

銅陵市犁橋村。安徽省文明辦 供圖
共建共治 移風易俗見實效
“以前大家收入高了,日子好了,免不了有些攀比之心,通過這幾年移風易俗工作的不斷推進,大家已經摒棄了很多陳規陋習,文明好習慣正在逐漸養成,”犁橋村黨委書記鐘昆侖深有感觸地說。

利用家風家訓長廊等陣地宣傳學習,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安徽省文明辦 供圖
過去在農村,婚喪嫁娶擺宴席時都會講排場、比闊氣。村民丁蘭芳說,“現在不同了,娶媳婦就比誰的祝福更有新意?!睘榱似瞥愐幝?,傳播文明新風尚,犁橋村成立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完善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紅白理事會等章程制度,嚴格規定宴席標準等事項,堅決反對天價彩禮、鋪張浪費、隨禮攀比等不正之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犁橋村組織開展理論宣講、文化文藝等豐富多彩、浸潤人心的各類志愿服務活動450余場次,讓村民真正成為了優勢資源的享有者。成立由老黨員、老教師等“五老”人員組成的村民議事會等自治組織,創新性開展家風家訓長廊建設和“傳育立行”工程,利用“庭院夜話”“支部書記課堂”等活動,組織村民學習,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產業興旺 農旅融合促增收
2023年,坐落在犁橋村境內的犁橋水鎮景區開園,119棟徽州古建,錯落有致地與石橋鐘古村落完美融合,開園6個多月以來吸引游客已達273萬人次,營收6100余萬元,直接受益者便是周邊的村民,在景區內就業者300余人?!艾F在犁橋水鎮的名氣越來越大,環境越來越好,游客越來越多,自然也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致富?!贝迕耜惤f道。

在犁橋水鎮景區,農家樂、采摘園、特色餐廳等,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安徽省文明辦 供圖
截至目前,犁橋村擁有農家樂、采摘園、特色餐廳、商超等100余家,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近年來,政府投入1300余萬元高標準推進和美鄉村和人居環境整治,犁橋村在全區率先實施了硬化、綠化、凈化、亮化、潔化工程,村莊整潔美麗,交通便捷。停車場、農民健身廣場、農民文化樂園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每當夜幕降臨,閑暇的村民在明塘邊悠閑地漫步、聊天,陪伴親人,繪出一幅動人的鄉村溫情畫卷。
多彩活動 文化藝術賦新能
“定向運動融合了體能、識圖、分析、邏輯思維等多方面能力,非常有趣,周末正好帶家人一起出來玩?!笔忻駝c在近日舉辦的“穿越犁橋·鄉野定向賽”中說到。百余名市民穿梭犁橋,打卡網紅美景,體驗人與自然相得益彰的美好靜謐……這只是近年來在犁橋舉辦的眾多活動中的一個剪影。

犁橋水鎮夜景,各種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演繹著鄉風民俗。安徽省文明辦 供圖

孩子們在犁橋村水塘邊用筆描繪荷花綻放的美麗,描繪生態環境的美好。安徽省文明辦 供圖
據悉,犁橋村依托景區優質旅游資源,實施“藝術振興鄉村”工程,成功舉辦“中國銅陵田原藝術季”、“美麗鄉村數字賦能”數字鄉村江淮行動、“古韻犁橋 荷香西聯”荷花節等多項大型活動。為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拓展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打造犁橋水鎮傳統文化文明實踐基地、電力科普文明實踐基地。各種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演繹了鄉風民俗,凝聚了鄉土人情,在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提振了鄉村振興的精氣神。
下一步,犁橋村將繼續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樹新風主題宣傳活動,突出發揮黨員示范帶頭作用,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讓文明新風深入民心,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注入新活力。(采訪報道組: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