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br>——記云南省昆明市長春小學“我的同學是聶耳”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隊-中國文明網
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
——記云南省昆明市長春小學“我的同學是聶耳”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隊
發表時間:2023-12-26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駐足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長春小學門口,一陣悠揚的樂曲聲款款而來。這是來自聶耳母?!L春小學的小聶耳小提琴樂團的孩子們正在演奏聶耳作曲的《賣報歌》。

  聶耳生于昆明、長于昆明,曾于1918年至1921年在昆明市五華區長春小學度過四年小學啟蒙時光。作為“國之歌者”人民音樂家聶耳的母校,長春小學以“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傳國歌精神,承復興大任”為宗旨,由學生、教職、家長、社區志愿者等組成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隊,線下依托校園文化陣地和聶耳故居、聶耳紀念館等校外實踐基地,組織小聶耳宣講團、戲劇社、民樂團、小提琴樂團、書畫院、舞蹈隊等社團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線上通過學習強國、抖音號等平臺開設宣講課堂,閱讀量高達百萬,服務范圍廣泛、服務對象多樣、服務成效顯著。

圖片  “我的同學是聶耳”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團隊?!拔业耐瑢W是聶耳”宣講志愿服務隊供圖 

  多途徑認知聶耳,打牢志愿服務基礎

  志愿者走進“聶耳故居、西山聶耳墓、聶耳紀念館”等相關聶耳場所,通過多種方式深入了解聶耳,收集整理聶耳相關資料。積極參與各類講聶耳的故事、唱聶耳的歌曲、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聶耳和國歌知識競賽、征文比賽、手抄報展示交流,開展制作聶耳紀念卡、聶耳表情包、小聶耳獎章等校內特色活動。定期組織開展“小聶耳主題日活動”,利用國旗下的思政課、紅領巾廣播站等宣講宣傳聶耳的故事。積極參加“小聶耳花匠”“小聶耳解說員”“小聶耳理財師”“小聶耳廚藝師”“小聶耳足球杯”“聶耳成長路線研學旅行”“續寫聶耳日記”等實踐趣味活動。通過多種方式感受聶耳先生的愛國情懷,打牢自身對于聶耳文化的認知和掌握。

圖片  小提琴樂團在翠湖聶耳廣場,以“奏”講述聶耳和國歌的故事?!拔业耐瑢W是聶耳”宣講志愿服務隊供圖

  組建小聶耳特色社團,創新志愿服務方式

  突破傳統的語言講述,多途徑創新、活化宣講形式。組織成立“小聶耳劇社”“小聶耳民樂團”“小聶耳宣講團”“小聶耳書畫院”等特色社團,以“年代、街坊、至親、朋友圈”為內容,主要介紹聶耳生活的年代,聶耳的街坊鄰居,聶耳的家風建設,朋友圈帶給聶耳的影響等內容,融入用音樂“講”、用戲劇舞蹈“講”、用書畫“講”紅色故事,通過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讓學生志愿者對參觀者講,再對父母講,由個體延伸到家庭再輻射到社會,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位一體,讓每一位“小聶耳”用紅色理論宣講力量影響每一位身邊人,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理論宣講進基層、進人心。

圖片      民樂團在南屏街廣場以“奏”講述聶耳和國歌的故事?!拔业耐瑢W是聶耳”宣講志愿服務隊供圖

  活化志愿服務資源,豐富教育實踐內涵

  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合作打造了“我的同學是聶耳”5G+智慧互動云課堂,由志愿者參與拍攝了系列“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課程,實現5G沉浸式教學、跨校區課程共享協同。同時還將校內紅色資源轉化為“活教材”,完善“社會+課外+課堂”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研發了志愿服務隊獨有的“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紅色研學路線。以行走的思政課教育,打造紅色研學基地。通過實地參觀,聆聽理論、故事宣講,觀看沉浸式情景劇表演、欣賞民族樂器演奏等筑牢愛國情懷。

  加強社會資源聯動,促進志愿服務交流

  充分聯動資源,聯合街道社區、友鄰學校單位、聶耳故居、聶耳母校、西山聶耳墓等,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主題教育活動。同時力爭將“我的同學是聶耳”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推廣到省內外,現已將“小聶耳宣講團”的宣講旗幟插到了怒江獨龍鄉,助力五華區護國街道打造“我的街坊是聶耳”文化品牌,講述聶耳在護國街道的街街巷巷俯拾即是的故事,以“情景化”和“故事性”回溯精神譜系,以“沉浸式”和“多元性”實現精神引領,讓街區百姓能夠通過穿越歷史與這位偉大的鄰居牽手,凝聚共識,心生自豪。

圖片  戲劇社在八十八號劇場上演《聶耳家風家訓》,講述聶耳的故事?!拔业耐瑢W是聶耳”宣講志愿服務隊供圖

  堅持志愿服務活動,擴大線上下服務群體

  “我的同學是聶耳”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次數達上百余次,總接待人數達3萬余人,成果顯著。線上多條宣傳報道榮登學習強國、人民網、中國網、云南網、云南日報等各級主流媒體,閱讀量達上百萬人次。榮獲2023年云南省學雷鋒志愿服務“五個一批”先進典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云南省第三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等。

  我的同學是聶耳,志愿服務見成效

  傳國歌精神,承復興大任?!拔业耐瑢W是聶耳”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隊用心、用情、用力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服務成效顯著,服務團隊思想意識和綜合素養得到不斷提升,并能通過身份轉變,從學習者變為教學者,通過老帶新、師帶徒等形式,將紅色教育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參與率不斷提高。服務對象也從服務過程中學習關于聶耳和國歌的故事,知曉率和受教育率大幅提升,進一步提升服務對象政治素養,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深化“為社會而生”的精神追求,也帶動著越來越多的人和單位參與到講好聶耳和國歌故事的隊伍中。(采訪報道組:鄧純雪)

【責任編輯:鄧純雪】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