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社會進步發展的標志。
近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一師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以弘揚兵團精神、胡楊精神和老兵精神為內涵,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著力打造理論宣講、文化文藝、法律服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便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平臺,全師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
文明實踐植沃土
十一師始終把發動職工群眾、組織職工群眾、服務職工群眾貫穿精神文明建設過程,職工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十一師黨委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將其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高位推動,多次聽取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情況匯報,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標準化建設工作,研究制定了《十一師志愿服務工作協調小組及其辦事機構工作規則》,成立了志愿服務工作志愿服務協調小組,并開辦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培訓班。
十一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以全師為整體,分師、集團(企事業單位)、分公司(項目部)三級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體系。按照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即有場所、有隊伍、有內容、有活動、有保障“五有”標準,目前,全師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34個,形成集理論宣講、文化服務、科技與普法服務、民族團結宣傳和“民族團結一家親”聯誼活動于一體的多層次、創新型平臺,做到既“接天線”又“接地氣”,切實增強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明之花次第開
十一師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任務,著力構建整合化平臺、建設常態化隊伍、打造品牌化活動、開展精準化服務,大力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激發職工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軍墾之星”數創基地是兵團首家規模型特色數創基地,著力打造兵團紅色教育基地和現代化演播、直播、文創、商務一體化的智慧展示綜合體門戶。作為十一師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個新型綜合平臺,建咨集團融合現代企業發展規劃、文化活動以及融合媒體宣介等內容,使其成為獨具特色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政策宣傳基地。北新路橋集團以北新藝術中心為平臺,分別開展書法繪畫等文藝創作、書法繪畫展覽及職工文藝匯演活動;兵團市政軌道交通集團以史館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平臺;兵團建材集團積極打造了包涵理想信念、紅色文化、創新創業、黨風廉政教育等內容更加豐富,架構更有層次,形式更為多樣的新型平臺,成為十一師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網紅打卡點”。
新時代文明實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文化的力量惠民富民育民,讓廣大職工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也讓文化惠民成為職工群眾滿意的“暖心工程”。
十一師“文化文藝服務”志愿服務分隊從師機關及各企事業單位遴選127名文化志愿者參演大型音樂情景劇《兵團兒女》,并獲得了兵團頒發的優秀組織獎。2021年9月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疆豫劇傳承基地”在十一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十一師攜手兵團豫劇團共同普及并傳承傳統文化,踐行文化潤疆工程,讓傳統文化深入基層,豐富基層職工群眾文化生活,在實踐基地上守正創新、優質服務,共同打造區域文化發展的整體優勢。
“傳承基地的揭牌使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基層,廣大職工群眾更多地學習了解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時也加強了兵團豫劇團和十一師間寬領域、全方位、多層次的聯合與協作?!睅燑h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說。
文明新風潤心田
自十一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以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按照“8+N”模式,設置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幫扶幫困等8類常備隊伍,已有注冊志愿者1944人。
“來,叔叔阿姨的肩膀靠得再近點兒,笑一笑,非常好,保持這個姿勢不要動……”6月17日,在十一師新時代文明實踐醫療健身志愿服務隊與文化文藝志愿服務隊聯合開展的“為老健康”志愿服務活動中,烏魯木齊市攝影家協會志愿者耐心地與老人溝通,教他們如何擺好姿勢,留下最美的笑容。為持續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傳承孝老愛親優秀家風,倡導新時代美德,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加強兵地之間的文化交流交融,十一師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文藝志愿服務隊以為金婚老人拍照留念的方式,傳遞老一輩樸素真摯的感情,營造關愛老人、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圍。
十一師始終以解決問題為抓手,不斷激勵職工群眾以昂揚的精神風貌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內容滲透于企業發展、項目建設的每個角落,推動文明實踐活動在扎根基層中服務基層、在服務職工中引領職工,切實增強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在施工淡季、復工時段,十一師“法律服務”志愿服務分隊廣泛開展農民工維權法律培訓活動,保障農民工權益。分層分類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群眾進行法治培訓,增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依法誠信經營意識與合規理念,提高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師各單位開展各類法制宣傳活動526場次,受教育人數達2.63萬人次,組織法律專業人員、法治副校長為各類學校上法治課866場次。
立足企業、項目部,布局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十一師文明實踐中心還組織了由理論教師、優秀黨員、老干部、勞動模范等組成的宣講志愿服務團,通過“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等主題宣講活動,將職工群眾聚起來,擴大了宣講覆蓋面,增強了活動吸引力。
“身邊的人講更具親和力,感染力?!睅煾尚菟撠熑苏f,離退休干部通過不斷學習紛紛表示,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要繼續發揮余熱,讓紅色基因在“傳幫帶”中發揚光大。在機關、企業、校園、醫院、工地……一個個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身影隨處可見。十一師各單位從職工群眾關注的焦點、生活的難點入手,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志愿服務,開辟了多元、共享的文明實踐“新陣地”,使十一師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不斷深化、不斷發展的過程,必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十一師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鏗鏘的步伐,不斷培育文明風尚,弘揚時代新風。(潘彩蘭 逯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