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中國文明網組織的“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活動來到深圳,深入了解深圳精神文明建設情況。中國文明網、新華網等媒體記者參與活動。
報道組與中國好人、鳳凰涅槃藝術團團長郭麗英及廣東好人、深圳公益救援隊隊長石欣深入交流,了解他們的奉獻精神與先進事跡,并走訪深圳外國語學校(集團)高中部調研文明校園建設情況,還走進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了解文明實踐經驗做法。
近年來,深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鑄牢城市文明之魂,以人民為中心厚植城市文明之根,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通過文化賦能、科技賦能、法治賦能、機制賦能,推進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持續提升。
中國好人郭麗英:守信踐諾挑起創立癌癥康復者藝術團的大梁
在福田區文化館,報道組見到了中國好人、廣東省道德模范、深圳市鳳凰涅槃藝術團團長郭麗英。
2001年,郭麗英被確診為乳腺癌晚期,當時醫生預判郭麗英生存期不足一年。在家人的鼓勵下,郭麗英積極配合治療。病情穩定后,擅長小提琴演奏的她經常參加各種文藝演出和社會公益活動,結識了很多命運相似的病友。
2006年1月,郭麗英與全國道德模范、“200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叢飛代表深圳出席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首屆癌癥康復者文藝匯演”。在返回深圳的飛機上,叢飛對郭麗英說,回到深圳后一起組建一個癌癥病友藝術團。郭麗英欣然應諾。然而103天后,叢飛病重逝世。
“只要我還活著,還有口氣,就一定要把這個團隊辦起來?!睘榱送瓿膳c叢飛的約定,郭麗英四處奔走忙碌,2012年,取名為“鳳凰涅槃”的藝術團終于正式注冊成立?!傍P凰涅槃”寓意“浴火重生”,表達了團員們對生命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藝術的追求。
“叢飛的遺愿,我已經完成了。就算有一天我走了,病友們也有了一個家,這個家就是鳳凰涅槃藝術團?!惫愑⒄f。藝術團作為病友團員的大后方,給了團員們有力的支持。團員們精神面貌積極昂揚,都想著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熱,為鼓舞他人、服務社會出一份力。一旦哪位團員有病情變化,郭麗英總是傾力相助。很多年輕團員稱她為“郭媽媽”。
這些年,為了辦好藝術團,郭麗英舉全家之力全身心投入。藝術團成立初期,遇到經費透支的情況,郭麗英總是個人墊付,用自家的電腦辦公,自家的車拉物料,自家的房間當庫房。她的愛人和孩子,也自然成了團里的“義工”,跟著忙個不停。如今,在黨委政府、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藝術團越來越壯大,而郭麗英仍然親力親為,早出晚歸。
11年了,鳳凰涅槃藝術團已經從最初的7個人,發展到如今的200多人,他們用生命歌唱,用奉獻感恩,開展各類公益演出活動累計400余場,鼓勵病友樹立信心、戰勝疾病,鼓舞觀眾珍惜生命、熱愛生活。他們心懷赤誠大愛,相守相約,全心全意投入到禮贊生命的事業中。
廣東好人石欣:見義勇為投身公益救援二十年
報道組還采訪了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先進工作者、廣東好人、深圳公益救援隊隊長石欣。
從一名登山運動愛好者,到投身社會公益應急救援事業、帶領團隊救助危難群眾的救援隊長,20年來,石欣勇敢無畏、臨危不懼,隨時隨地響應和踐行見義勇為。
戶外運動風險較高,山野愛好者受困遇險事件時有發生。2003年起,石欣義務參與到山地應急救援行動中,“當年大家都覺得去山里幫忙找個人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2008年汶川發生大地震,石欣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參加救災。在災區的經歷讓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組建一支專業隊伍的必要性。2008年,深圳公益救援隊的前身,深圳山地救援隊經市體育局批復成立,石欣任隊長。2012年,深圳公益救援隊注冊成立,石欣先后擔任秘書長、會長。
自救援隊成立以來,石欣長期自費參加專業技能培訓,再將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免費傳授給隊員們,帶領隊員們堅持訓練,集體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以確保在人民群眾遇到危險的時候,有足夠的能力出手相救,同時保證自身安全?!熬仍P乎生命,如果做得不夠專業,很可能不僅無法完成救助,甚至還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笔勒f。
石欣深知應急救援是主動涉險,他在救援行動中也曾遭遇險境,在重大自然災害搶險救災期間,每天只睡2到3個小時。但他覺得,自己比別人經驗豐富一些,更專業一些,可以去做一些推動領域發展的事情,這就變成了一種責任。
多年來,石欣帶領救援隊向險而行,組織參與全國山野區域救援300余次,參與國內外重大自然災害搶險救災50余次,包括2023年京津冀地區暴雨洪澇災害、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2023年土耳其地震等,救助危難群眾千余人。
如今,深圳公益救援隊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民間應急救援力量的突出代表,是國內首支獲評社會應急力量城市搜救能力2級的隊伍。救援隊下設山地救援隊、高空救援隊等6支專業隊伍,現有在冊正式隊員636名。他們平時堅持訓練,也為市民群眾科普宣傳應急救援、防災減災知識,一有突發情況就及時響應,為救援工作持續貢獻力量。
深圳外國語學校(集團)高中部:把“為學生終生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落實到文明校園創建中
當天下午,采訪組走進位于鹽田區的深外高中部,實地走訪了解文明校園建設情況。
創辦于1990年的深圳外國語學校(集團),走出了一條“集團化辦學、書院制育人、高質量發展、創特色強?!钡陌l展之路,獲評“廣東省德育示范學?!薄叭珖拿鲉挝弧薄叭珖拿餍@”等20多項省部級以上榮譽。
深外圖書館
在文明校園創建中,深外按照市文明辦、市教育局有關工作部署,堅持價值引領,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創建活動全過程;堅持貼近師生,使每一位師生都成為創建活動的實踐者和受益者;堅持注重實效,引導創建活動穩步推進、普遍開展;堅持廣泛參與,把創建活動延伸到校園的每個角落和全體師生員工心里?!拔覀兿Mㄟ^全校師生的努力,將‘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為學生終生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落實到創建過程中?!鄙钔庀嚓P負責人介紹。
行走在環境優美、整潔干凈的校園中,各式校園活動的海報十分引人注目。這正是深外通過文體活動推進文明創建的具體呈現?!吧钔獬TO外語節、藝術節、體育節等‘六大節’,深外舞蹈團、心航合唱團、中文戲劇團、校擊劍隊等社團均在國內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鄙钔庀嚓P負責人介紹,多年來,學校扎實推進藝術教育,加強體育教育,以此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校外活動,為促進校園文明作出貢獻。
此外,深外還通過安全教育、勞動教育、志愿服務等創建文明校園。其中在志愿服務創文明方面,在校內校外,雙休日節假日,持續開展各種類型的志愿服務,每學年組織數千人次到深圳機場、深圳高鐵站、圖書館等場所做義工;勞動教育創文明方面,以“美好生活勞動創造”為主題的國旗下演講,到“南泥灣耕讀小鎮”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勞動之風吹徹校園。
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群眾愛來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
采訪組最后一站來到位于簡上體育綜合體的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館)。文明實踐廣場上,市民或鍛煉或閑談或“遛娃”;文明學習社里窗明幾凈,放學后還沒回家的孩子們正在閱讀……
據介紹,該中心(新館)于10月21日啟用,設有學習社、風尚館、聊聊吧、文明講堂、藝術工坊等功能室,以及文明影像長廊和文明實踐廣場,著力打造理論學習、典型引領、數字調度、教育科普、文化惠民、體育便民、心理輔導、志愿服務等功能平臺。
文明實踐活動現場
走進其中一個功能室,無臂青年何子龍正用嘴巴咬著毛筆寫字,桌子上鋪滿了一張張寫有繁體“愛”字的方形小紙,墨跡未干??吹讲稍L組一行,何子龍放下毛筆,興致勃勃地說起了他在實踐中心給孩子們上書法課、到社區和學校宣講的趣事:“通過這個平臺展示我的口書技藝,讓孩子們有機會接觸書法、愛上書法,從我的故事里面獲得能量,我覺得很有成就感?!?/p>
何子龍所提到的宣講,是龍華區精心打造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團“五進”宣講活動。它以“全國道德模范”張瑩瑩等模范典型為主要成員,通過模范講身邊的變化,講普通人的奮斗故事,用“小故事”闡釋“大道理”,將黨的理論、黨的政策講到群眾心坎上,讓群眾愿意聽、聽得懂。此外,龍華區還有“我是文明代言人”、公共文明大家談、傳統文化研學營、創文“啄木鳥”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重點活動品牌。
近年來,龍華區系統推進文明實踐中心矩陣建設,在6個街道掛牌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各社區掛牌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發掘納管獻血站、藝術村、藝術之家等特色文明實踐點,逐步構建覆蓋全區的“1+6+56+N”新時代文明實踐矩陣。同時不斷豐富文明實踐活動菜單,對標“五大任務”,精準設計“一月一主題,月月有文明”文明實踐十二月度系列主題活動,常態開展“理論學習微課堂”“便民服務直通車”等八大常規活動,圍繞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開展“文明主旋律”“文明鄰聚力”“文明微心愿”“文明書香氣”等主題活動,全年共開展活動6000余場,惠及群眾40余萬人次,逐步構建全域覆蓋、特色鮮明、內涵豐富、服務精準、廣泛參與的文明實踐良好生態。(記者:關煒瀛 楊少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