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射洪:厚植文明之根 彰顯城鄉幸福底色-中國文明網
四川射洪:厚植文明之根 彰顯城鄉幸福底色
發表時間:2023-12-22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灑向大地,四川省射洪市開啟了嶄新的一天。射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子昂文化廣場上,文藝愛好者在初唐詩人陳子昂的雕塑前伴著歌聲起舞,居民圍坐在寫滿詩句的廊亭內聽志愿軍老戰士講起那烽火燃燒的歲月,幾名幼童正在家人的牽引下穿過“文明之路 實踐長廊”……歡聲笑語與老戰士的細語聲融為一體,一首以“文明”為主題的新樂章在這里奏響。

射洪市城市遠景。射洪市文明辦供圖

  近日,“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走進四川省射洪市開展采訪,近距離探訪射洪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亮點成效,感受射洪以建設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城市為目標,精心描繪的城鄉文明融合發展美麗畫卷。

  文明創建 城鄉治理氛圍更和美

  “地面平整了,院落環境干凈了,車輛擺放整齊了,樓棟外墻也粉刷了,空閑時還可以到文化活動室看書、打乒乓球……”當記者走進射洪市平安街道團結社區金和苑小區時,小區居民趙明應滔滔不覺地說起了老舊小區改造給小區帶來的“大變化”。

改造后的金和苑小區。射洪市文明辦供圖

  金和苑小區始建于2000年,共有9棟居民樓、256戶居民。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其他老舊小區一樣,金和苑小區被納入射洪市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對小區地面、樓棟外立面、雨污管網、停車設施等進行了改造,并加裝了19部電梯,建起了文化長廊和文化活動室。改造后的金和苑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在對金和苑小區等老舊小區進行改造的同時,射洪的農貿市場也悄然發生著變化。走進城北農貿市場,亮麗整潔的店面、規整有序的攤位、智能便捷的模式,讓前來買菜的市民紛紛贊嘆:“改造后的城北農貿市場更整潔、更有序,我們買菜也更安心、更舒心了?!苯刂聊壳?,射洪市共改造老舊小區356個、農貿市場1個、背街小巷11處,建成城市驛站6個、城市公園3個,新(改)建小游園、微綠地23處,新增綠道13公里。

改造后的城北農貿市場。射洪市文明辦供圖

  在外增“顏值”的同時,射洪也注重做實民生“里子”。推行“結對共建”“社區包聯”“文明勸導”等工作責任制,用“小舉措”服務“大民生”。通過開展“校園周邊”“牛皮癬”“空中纜線”等17項重點整治工作,不斷補齊民生短板;通過深化“互聯網+城管”管理模式和“城管+”“全域環衛”等治理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通過“診治”停車難、行車難,增設路邊(非)機動車停車位,改造公共停車場,協調小區、商場開放對外停車等,不斷暢通城市交通微循環……

  除此之外,射洪還通過開展“最美家庭”“最美道路”“最美街巷”“最美陽臺”“最美庭院”等評選,持續帶動“城市細胞”美起來;通過在小區院落、城市公園、大街小巷、景區景點等規劃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宣傳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景觀小品,刊播公益廣告等,持久濃厚文明創建氛圍;通過開展文明養犬、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文明風尚行動,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行為養成記”等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市民綜合素質。一項項民生舉措,一條條文明理念……城鄉治理氛圍日漸和美。

  典型引領 城鄉文明新風更潤心

  “媽媽,該吃午飯啦,今天打了您最愛吃的紅燒魚……”“中國好人”、射洪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四中隊中隊長包天陽幾乎每天中午都會拎著從食堂打的飯菜趕回家。在包天陽8歲那年,長期患有風濕、腿腳不便的母親由于不慎跌倒,導致尾脊骨斷裂,從此臥床不起,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包天陽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26年。26年來,包天陽帶著母親踏上了求學之路,帶著母親回到家鄉工作,如今在妻兒的幫助下,依然每天給母親端茶遞水、喂飯擦洗。他說:“是母親給了我生命,我定會陪她到老?!?/p>

  一個人影響一群人,一群人帶動一座城。在射洪市,除了“中國好人”包天陽,還有組建了鐵馬文明·愛心行動協會、始終奔走在公益一線的“中國好人”唐洋;回鄉發展洋姜產業、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四川好人”范海全;退休后十年巡回射洪全市及周邊市縣55個敬老院、養老院為老人免費洗腳、修腳的“四川好人”郭思淵……他們用行動演繹不凡,用善良和奉獻書寫愛的主旋律。

“中國好人”唐洋帶領志愿服務隊到敬老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射洪市文明辦供圖

  近年來,射洪積極發掘好人好事,常態化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定期評選“射洪好人”等先進典型。截至目前,全市共涌現出各級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130余人。一個個先進典型如同一支支閃亮的火炬,在用行動生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的同時,指引90余萬射洪兒女向著“道德燈塔”前行。

  為了在潤物無聲中讓市民認識好人、學習好人、成為好人,射洪還注重推動好人事跡融入景觀、融入環境、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子昂文化廣場“文明之路 實踐長廊”、瞿河鎮牛心村道德長廊等城鄉公共文化空間,“中國好人”包天陽、“四川好人”范海全、“射洪好人”馬雪梅等各級身邊好人事跡一一展示。在“文明之路 實踐長廊”,記者遇見了一邊散步一邊觀看好人事跡的市民陳立,他說:“我要將這些身邊好人的故事記下來,回家講給正在上小學的小孫子聽,希望小孫子以好人為榜樣,好好學習,長大做一個善良溫暖的人?!?/p>

  志愿服務 城鄉公共服務更優質

  “這是法徽,由華表、天平、麥穗等元素組成,體現了人民法院公平和正義的深刻寓意……”近日,在射洪市人民法院“法院開放日”活動中,射洪市人民法院螢火蟲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任神葉為一群學生講解法徽的含義。

射洪市人民法院螢火蟲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任神葉帶領孩子們參觀射洪市人民法院。射洪市文明辦供圖

  當日,來自射洪市第六小學校的26名學生走進法院實地開展“‘紅領巾’走進法院,零距離體會‘法潤童心,守護未來’”主題活動。孩子們參觀了法治教育基地、訴訟服務中心,體驗模擬法庭,在穿法袍、敲法槌等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到法律的神圣與莊嚴。

  任神葉告訴記者,她是射洪市人民法院的一名普通干警,也是眾多“螢火蟲”中的一點微光。螢火蟲志愿服務隊自2017年成立來,140余名志愿者長期走進鄉村社區、企業學校,廣泛開展微光照耀·普法宣傳、“螢火蟲·法暖夕陽”“螢火蟲·守望成長”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將法治精神與法律文化送到群眾身邊,不斷提高群眾法治意識,累計服務時長2500余小時。

射洪市人民法院螢火蟲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到小學開展普法宣講。射洪市文明辦供圖

  志愿于心,服務于行。近年來,射洪在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探索實施“陣地聯建、隊伍聯動、活動聯辦、信息聯通”的“四聯機制”,把文明實踐作為賦能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緊扣城鄉優勢和需求,促進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形成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合力。目前,射洪市525支志愿服務隊伍14.37萬名志愿者正依托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5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2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志愿服務站點),走進城市街巷、鄉村田野,常態化開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藝文化等志愿服務活動,“志愿紅”讓這座城市更有溫度。

射洪市“志愿服務‘大集市’ 文明‘趕’集新風尚”活動現場。射洪市文明辦供圖

  文明,浸潤一座城市的人文氣韻,衡量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行走在射洪,高聳的樓群與漸黃的山丘相依,微瀾的涪江與文明的城市相映。射洪,正不斷向著更高水平的現代文明目標奮楫揚帆。(采訪報道組:林鳳清 漆世平)

【責任編輯:王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